林徽因是一代传奇,也是现代许多人尊崇的偶像。她是教师,是作家,是学者,更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

林徽因在少女时代立志要学建筑学,在美国留学归来后,便与丈夫一起在东北大学创建了建筑系,任教的同时,还与丈夫一起去全国各地考察古建筑,后来一起编撰了《中国建筑史》外,同时还有她自己的研究的成果,在《林徽因讲建筑》一书中,就收录了她十四篇关于讲建筑的随笔,文笔颇好。很多人都说她是一个学者型的散文家,同时,又是一个作家型的学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林徽因讲建筑》中,有一个篇章讲解北京城近千年来的四次大改建,很是详细,没有实际的考察与研究,是万万写不出来的。那北京城到底经过了哪四次大改建呢?下面就一一道来。

一、金朝大改建

在《林徽因讲建筑》中,有这样一段话“金朝在北京曾不断地营建,规模宏大,最重要的还有当时的离宫,今天的中海北海。辽以后,金在旧城基础上扩充建设,便是北京第一次的大改建,但它的东面城墙还在现在的琉璃厂以西。”一些小细节的改建,作品中也有详细的讲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元朝大改建

在《林徽因讲建筑》中,也有一段总结性的介绍:“元时建的尚是土城,没有砖面,东、西、南,每面三门:唯有北面只有两门,街道引直,部署井然。当时分全市为五十坊,鼓励官吏人民从旧城迁来。这便是辽以后北京第二次的大改变。它的中心宫城基本上就是今天北京的故宫与北海中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明朝的大改建

在《林徽因讲建筑》中也有明确详细的解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因衙署不足,又没有地址兴修,1419年便将南面城墙向南展拓,由长安街线上移到现在的位置。南北两墙改建的工程使整个北京城约略向南移动四分之一……这50年间陆续完成的三次大工程便是北京在辽以后的第三次改建。这时的北京城就是今天北京的内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明朝中叶的大改建

在《林徽因讲建筑中》还讲解了有关明朝中叶对北京城的一次大改建:“在明中叶以后,东北的军事威胁逐渐强大,所以要在城的四面再筑一圈外城……这是在唐幽州基础上辽以后北京第四次的大改建。北京今天的凸字形状的城墙就是这样在1553年完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承认,林徽因对北京城历史的发展,真的是了如指掌的,不然不可能介绍得这么清晰。想了解的小伙伴,不妨一起看看,希望给大家带去一点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