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我自己是学艺术的,但对于音乐却丝毫没有天赋,甚至缺乏一般性常识。若非茨威格,我可能永远不会怀着敬畏之心,去认真欣赏《弥赛亚》,也无法体会到那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

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有一个篇章令我读后久久不能平静。茨威格在这一章里抒写了亨德尔凭借强大的意志力战胜病魔后创作《弥赛亚》的全过程。

为什么我用“抒写”而非“书写”?没错,茨威格既不是历史研究者,也不是理性的历史记录者。因而他的文字全部都是主观情感的抒发,而非冷冰冰地陈述。

茨威格被誉为“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我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便在于他作品中浓烈的情感因素。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用尼采的话:

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

在我看来,《人类群星闪耀时》中的十四篇历史特写,篇篇都是“以血书就”、饱含深情。每读一次都能涤荡心灵,给人以无穷的、奋发向上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剪裁的艺术

剪裁的艺术

茨威格对于史料的剪裁可谓匠心独具,书中十四个历史决定性瞬间,无一不是精心撷取。他既让我们看到天才和英雄们是如何在关键时刻闪电般撕裂茫茫暗夜,决定了人类的历史及命运走向;同时又为那些因犹豫不决、错误判断而导致的失败和遗憾谱写挽歌。

这些篇章从内容上大体可分作三类,即“影响世界格局的瞬间”、“发现未知世界的瞬间”和“人类思想闪光的瞬间”。

茨威格认为,一个民族,总是在几百万人中才涌现出一个天才,而天才一生的高光时刻,也可能只有一瞬间;同理,世界总是在经历漫长的等待后,才迎来历史上的决定性瞬间,出现群星闪耀的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茨威格将这些瞬间放大、特写,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和感染力。而剪裁典型史料的目的之一,我觉得是为凸显人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例如关于东罗马帝国覆灭的篇章,茨威格的写作从奥斯曼土耳其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入手,最终也将拜占庭的沦陷归结为这位暴君不可捉摸的性格所致。

再如拿破仑兵败滑铁卢,茨威格认为上天在这一刻将命运之手交给了平庸之辈——那个没能在关键时刻及时驰援的格鲁希元帅。因而是格鲁希的平庸、不作为,不敢违背命令做出正确的决断,才导致了拿破仑的失败,影响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命运。茨威格因而感叹道:

尘世间,这样的瞬间极少光顾。而当它降临到一个并不懂得如何利用它的人身上时,这一伟大的瞬间进行了可怕的复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茨威格的英雄史观,由此可见一斑。阅读马克思,我们在校园里很早便接受了唯物史观,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作用。但我要说,英雄史观或许不算客观,而在茨威格笔下,真的很壮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崇高与壮美

崇高与壮美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美学特征表现为崇高与壮美,这也是茨威格在选择史料时有意为之。崇高和壮美是比优美更复杂也更耐人寻味的审美形态。因而在书中,茨威格不仅赞美辉煌,也谱写悲歌。

比较特别的一篇是《征战南极》,他没有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的胜利者——挪威人阿蒙森作传,而是用生动的语言,记述了第二个到达的人——英国人斯科特的失败。人类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第一意味着全部,第二则意味着全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仅仅第二还不算,真正的悲剧是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全部5名成员,最终因为饥寒交迫、缺少物资,永远地长眠在了茫茫的冰雪之中。在茨威格的记述中,尤为悲壮的是他特别强调了斯科特的临终遗愿:

“请将这本日记交给我的妻子!”随后他又残忍而坚决地把“妻子”二字划去,改成了“遗孀。

可见茨威格眼中的英雄,不单是那种光鲜闪亮到被全人类顶礼膜拜的类型,还有宛若流星般瞬间划过天际的“失败者”与毁灭者——这是壮丽的毁灭,虽死犹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出一辙的还有太平洋的发现者巴尔沃亚,在他走上断头台,刽子手手起刀落之际,茨威格写道:

人类第一双同时见过环绕我们地球两片大洋的双眼永远地熄灭了神采。

这些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悲剧,而悲剧美学的特质往往表现为壮美与崇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理想的寄托

理想的寄托

在《西塞罗》一篇里,茨威格不仅创造了这种超乎寻常的美,并且还寄托了自己的心声。西塞罗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政治家、哲学家。他反对一切残暴与杀戮,以及对国家法律的践踏行为。然而这个自由、博爱精神的捍卫者,最终却因不肯与强权妥协而惨遭杀害。他原本是可以逃走的,却又总是在最后关头犹豫、止步。茨威格于书中写道:

谁要是品尝过流亡生活中的绝望,谁就能体会到故土的温存,即便身陷险境,也能预知永恒的逃亡中生命的狼狈不堪!

若不了解作家本人的经历,很容易忽略这段文字。茨威格是奥地利犹太人,他在很大程度上视欧洲为自己的国家和故乡。同时,他的思想如其歌颂的西塞罗一样,拥有一颗博爱的心。他因谴责战争、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而被纳粹驱逐到国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茨威格对西塞罗以肉体的悲剧谢幕,换来精神上的不朽给予高度褒扬。同时又对罗马的独裁者恺撒遇刺后,西塞罗没能把握住机会改写历史而心怀遗憾。

表达了同样情感的篇章还有《威尔逊的失败》。茨威格认为,1919年的巴黎和会,美国总统威尔逊若能扛住被所有人反对和指责的压力,坚持心中的和平理想,不作出妥协与让步,二战就可能避免,此后几十年的历史,乃至人类的今天,将会大不一样!为此他不无惋惜地写道:

人只要让步一次,就会不断让步。一次妥协势必导致一连串新的妥协。

这些篇章体现的都是一个反对暴力、热爱和平、崇尚文明的理想主义者的价值观。茨威格出身于奥地利上流社会的资产阶级家庭,他那高雅绝俗的气质同样也体现在自己的文字里。所以茨威格的书是不可以快速阅读的,因为精髓全在一字一句,字里行间浸润着丰富的情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情感甚至带有可怕而强烈的煽动性。作为读者,我能感受到其中巨大的能量。因此在前文,我说茨威格不是在记录历史,他只是借助历史题材抒发主观感受。然后让读者跟随他的情绪起伏,或激昂、或沉雄、或悲壮、或深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伟大的虚构

伟大的虚构

但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历史究竟可不可以如此主观、甚至以抒情的方式写作?首先应该承认,《人类群星闪耀时》在文学成就方面是毋庸置疑的。而关乎历史,或许有人会怀疑它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对此我说说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茨威格撷取典型事件、放大历史瞬间进行特写,不仅仅是在记录历史本身。因为那些重要的时刻早已被铭记,茨威格只是将镜头再次对准他们,从中提取感性因素,给人以全新的启发。或者说他的出发点本身就是感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而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难免会涉及到虚构。再次以我在本文开篇提到的《亨德尔的复活》为例,茨威格在此篇记述了亨德尔两次流泪的细节。一次是他的身体从中风中恢复后灵感枯竭时,茨威格写道:

他愤怒地吹灭蜡烛,踉跄着摸到卧室,栽倒在床上:泪水突然夺眶而出,整个身体在愤怒和软弱中颤抖。

第二次则是他决定创作《弥赛亚》时,灵感再次迸发。茨威格说亨德尔虔诚地认为这是上主赐予他的力量,让他思如泉涌,让他重获新生。原文写道:

泪水模糊了亨德尔的双眼,巨大的激情充满他的身心。

《弥赛亚》是亨德尔献给他信仰的上主的赞美诗,而《亨德尔的复活》这一篇章则是茨威格给亨德尔的赞美诗。但很显然,这其中情节更像小说,未必真实,多出自于茨威格的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的确,在茨威格笔下,历史人物被重新塑造了,变得更加立体、鲜活、有血有肉。因为他的想象符合情理,也符合人物性格。所以那不是苍白无力的臆想,而是伟大的虚构!

事实上,优秀的历史著作,从来就无法避免也并不避讳合理的想象。例如司马迁写《史记》,在《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中分别记述了二人看见秦始皇出巡时的表现。关于刘邦,司马迁写道:

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而项羽则是充满不屑的一句“彼可取而代也”。太史公不可能在现场看见二人的不同表现,也不可能亲耳听见他们说了什么,因此这都是合理的想象与虚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的本质

历史的本质

那么历史到底是什么?我们了解历史有什么用?发生过的事还会再次发生吗?答案是可能会,也可能不会。所以历史没有必然性,但它却揭示了可能性。这便是历史对于后人的价值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对于事件,茨威格关注更多的是人!十四个篇章,突出的是真正大写的人。所以我不会将这本书当做正式的历史学专著阅读,而是更倾向于文学层面的人物传记。

历史的本质,又何尝不是人的本质呢?历史之所以对我们有意义,就是因为时间在变,空间在变,人的群体也在一代代地改变,但人性的基本特征却是永恒的。因而以史为鉴,人类才能趋利避害,对当下和未来的选择不至盲目。

再谈唯物史观,历史事件本身客观存在,这个逻辑或许没错,但历史的传承却一定是主观的!不论是茨威格的特写,还是被世界公认的正史、信使本身。充满争议,没有定论,是历史研究的常态。而之所以争议,除去史料缺失外,更多的就是历史记录者的主观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我认为历史事件不论是否真实发生,其当下的形态,都只能在你我心中。这不是唯心史观,而是历史的事实存在方式。

因此我认为,以人的尺度分析可能性,比追溯历史的真实性更具备现实意义。茨威格在历史事件中投入极大的主观情感、自我因素,这令他笔下的历史瞬间不单是冷冰冰的史实,更是赤裸裸的人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字的力量

文字的力量

因为茨威格不是历史学家,他通过作品传播的是自己的思想,承载的是自己的灵魂,一个热爱和平的理想主义者的灵魂。

透过这些人物的命运,以及关键性的历史瞬间,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茨威格文字的温度,和他那强烈的自我意识。

那些关键时刻和闪光瞬间,读之仿若身临其境,也是因为茨威格在写作中投入了真情实感。亨德尔灵感枯竭时的痛苦,茨威格必有深刻体会;而灵感再次迸发,就像穿越黎明前的黑暗,茨威格必定也曾感同身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结尾处,茨威格也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当欧美穿越大西洋的两条海缆被同时接通后,书中原文写道:

人类以自身的创造力,变得像神一样无处不在。多么美好!倘若征服时间和空间的胜利,只为人类永久的结合效力!但愿人类不会一再被致命的妄想迷惑,去摧毁这宏伟的统一,以他战胜自然的力量和同样的手段毁灭自身。

然而,看着精神故乡欧洲被纳粹摧残、蹂躏,这位了不起的传记作家、诗人斯蒂芬·茨威格,他的人文主义理想破灭了。1942年,写完自传《昨天的世界》后的2月22日,茨威格同第二任夫人绿蒂·阿尔特曼在流亡地里约热内卢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其实只需再等三年,他就能看到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茨威格的一生,通过他的作品,充分彰显了文字的力量。他为闪光的人类作传,殊不知自己也是一颗无比闪耀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