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刚把地上的玩具收进箱子里,后脚娃就会“哗啦”给倒出来铺满一地;
早晨上班时整齐的客厅,下班回家时一片狼藉,走路都没个地方下脚;
引导了无数遍让孩子学着睡觉前将玩具收起来,他却从来没有学会过……

很多家长恐怕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收拾卫生没有孩子破坏的速度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要休班在家,我几乎天天有想揍孩子的冲动,因为家里的桌子、地面被孩子扔得到处都是玩具,不小心踩到一个硌得脚疼,但想想孩子还小,只能强行压抑住冲上头的火气。

时间久了,面对那个“屡教不改”的熊孩子,我们只能默默地收拾残局,不再指望他能自己收拾。或者不再强求孩子学会收拾,自己也不收拾了,默默地在心里安慰自己:家里有孩子哪能不乱七八糟呢?等孩子长大自然就会好了。

其实,孩子完全有能力学会自己整理物品,即使是蹒跚学步的小孩子也能学会如何维持整洁,因为每个小孩子都是带着天然的秩序感来到这个世界的。

《教孩子学整理:从收拾玩具到管理自己》这本书是中国规划整理塾上门服务导师、课程讲师及亲子规划整理师蚂小蚁专门针对家长如何指导孩子学会整理的一本著作。初拿到这本书,我以为这是一本理论方法指导书,打开一看,却不是我想象中那样枯燥,而是非常简单有趣的观念和方法,吸引了我不停地读下去,书中所述的整理方法有科学的育儿理念支撑,并结合了儿童的身心发育规律,语言通俗,叙述流畅,从理念到实际操作,让家长轻松引导孩子学会整理物品,打造一个整洁的居家环境,同时引导孩子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格局——学会管理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我们要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

为什么我们要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

一、孩子天生就有秩序感

我们知道孩子有秩序敏感期。秩序敏感期到来后,孩子会特别执拗于物品放置的位置、做事的顺序。比如我们平时坐在餐桌的哪个位置,有一天换了地方,孩子就会立刻指出来,并让我们调整;每次出门的时候都是妈妈打开门,这次爸爸打开了,孩子会哭闹着要求再来一遍。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整理师”,管理好自己的物品,应该像吃饭、喝水、穿衣服一样是属于自我功能的一部分,是孩子们只要稍加练习就能获得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会整理家务能够提升孩子一生的幸福度

哈佛大学对400多名少年儿童进行了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从小就善于做家务的孩子和不做家务的孩子相比,就业率是15:1,收入高出20%,家庭更美满,心理疾病患病率更低。

一个能够管理好自己的物品和空间的人,无论将来周围的环境如何改变,他都能够把握住自己的生活节奏;他会分辨事物的好坏并加以取舍;他会有较强的执行力;他会理解家人在家务劳动中的付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这是一项必备的生活技能,也是对孩子的生活教育

现在的父母比较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些父母不惜倾家荡产为孩子买学区房,却不舍得让孩子做一点家务,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你只要学好习就行了,其他的事不用你管。”

他们可能考上了顶尖的大学,可能有高薪的工作,却天天点着外卖,缺少生活自理的能力,不知道感恩父母,到那时父母发现孩子缺少了生活教育这一项,却为时已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方神童魏永康13岁考上重点大学,17岁考上中科院硕博连读研究生,他却在20岁时被中科院退学,主要原因是他的生活不能自理。他母亲认为孩子只有一心一意读书才会有出息,于是包揽全部家务,包括帮他洗衣、洗澡,直到高中还喂饭。

孩子拥有再高的智商,再好的学习成绩,如果缺少生活自理能力,也是失败的教育。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一切人生日用的事,都是他们的教育。”

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影响的,并不只是学习成绩和考上名校,孩子在参与家务、学会管理自己物品的过程中,可以锻炼的能力甚至比学习文化知识更多:动手能力、执行力、观察能力、条理性、独立性、自律能力、决断力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孩子学整理物品前要先来了解孩子的思维和行为特点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中提出,儿童就是儿童,是成长中的个体,有其特有的心理运转规律和心智发展规律。

孩子的思维方式跟大人不一样,所以教孩子学整理不能按照大人的思维方式来。我们需要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然后创造和孩子成长特点相匹配的环境,再根据孩子的特点去教导孩子行动。

0-1岁的孩子,不会走路之前,孩子所有的空间都是和大人共享的,他们没有建立起自我意识,这个时期,家长不需要对孩子有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3岁,孩子到了空间敏感期,可能会到处扔玩具,体验空间感。这个时期家长不要太强调家里的整洁,让他们适当体验对世界的探索。

3-5岁,孩子到了秩序敏感期,对环境和物品的要求进化为一种完美主义的执着,如果秩序被破坏,他们会执拗地要求重来。这个时候,大人可以开始让他们按照颜色、形状对玩具进行分类了。

6岁以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持续发展,方向感和空间感 持续增强。这时候,可以将引导孩子“学会整理”当作一项生活教育来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如何引导孩子成为整理小达人呢?

父母如何引导孩子成为整理小达人呢?

首先,父母要给孩子打造有秩序的外部环境。

蒙台梭利说过:孩子会无意识地吸收环境中的一切,并加以适应以形成自己最终的人格。孩子的吸收性心智决定孩子会不自觉地吸收周围环境中的东西。

如果我们家里平常总是乱糟糟的,我们却去教孩子如何保持整洁,恐怕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吧?

其次,建立属于孩子自己的私人空间。

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他才会有归属感,会对自己的地盘产生责任感。而这个独立的空间也要由他自己来管理,大人不要将自己的物品放置进去,也不要随便动孩子的物品。

家里空间足够大,可以给孩子一间单独的儿童房;家里如果空间有点小,也要想办法给孩子一块独立的区域。

第三,保证孩子安全、适合孩子身材的家具

孩子的家具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还要适合孩子的身材,最好选择圆角、矮小的家具,可以参照幼儿园的布置。

第四,20个引导法则,让孩子爱上整理。

孩子将家里搞得乱七八糟,大概没有家长会不上火。

“赶紧收拾好,说过多少遍了不好乱放玩具。”

这样的硬招家长用过吗?好像人家根本不理这荏。

“最乖了,玩具不玩了要让它回自己的家哦!”

这招软的好像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如何让孩子喜欢上整理并主动整理物品呢?这大概是个让家长很头疼的问题。作者通过自己多年的实战经验给我们总结了20个引导法则,可以引导孩子喜欢上整理。

  • 比如,父母的角色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变化。

光用嘴巴说“你快整理一下吧”,年纪小的孩子听不懂,父母要先示范,让孩子看到大人是如何去做的;然后跟孩子一起做,哪怕最后仍是父母完成了大部分工作也没有关系;随着孩子能力的增强,父母慢慢地减少协助的比例,直到孩子能够独立完成。

  • 比如,阶梯式增加难度。

孩子刚开始学习整理,是不可能完全达到要求的。父母可以先提一个最简单的要求:“睡觉前不要让玩具留在地上哦!”只要孩子在睡觉前能够将地上的玩具收起来就算达到目的。这样一个简单的要求孩子可能也不一定会完成,但不要放弃,关键是给孩子形成玩具归位的意识。

等孩子能够完成较好的时候,再提再高一点的要求。每次增加一点点的难度,让孩子能够完成目标,还不能打击他的信心。

读完《教孩子学整理:从收拾玩具到管理自己》,真心为作者的智慧而折服!她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家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也让我意识到:教会孩子学习整理,不仅可以让家庭变得更整洁,还关乎到孩子未来对自己的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