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封面图片来源花瓣网)

1

记得有一次买牛奶,因为看到某品牌一直在打广告,也想买一箱试试看。于是我上网看了一下,刚好商家在搞活动:(24盒装)买一箱89元,买两箱129元。

我心想:买一箱是89元,买两箱只要129元,这相当于第二箱只要40元,就是白赚了49元呀。于是我果断下单买了两箱。

搞活动的牛奶很多保质期都不是最新的,我也并不是那种每天都要喝牛奶的人,都是断断续续的喝,刚开始也没太注意保质期。结果第一箱喝完了,第二箱有一大半都过了保质期,只能很可惜的扔掉了。

大家是否也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刚开始只是想花一些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结果一不小心掉入商家设置的“陷阱”,让我们比预想的要花更多的钱,却还感觉自己赚到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2

著名经济学家Dan Ariely 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列出《经济学人》杂志订阅的三种选项:电子版59美元,印刷版125美元,印刷版电子版套餐125美元。

然后他邀请100名学生参与实验,让他们从中做出自己心仪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实验的结果是:选择电子版(16人),选择印刷版(0人),选择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84人)。

咋一看是不是以为自己看错了?单独印刷版和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都是125美元,那么单独印刷版根本就不会有人选择,为什么还要把它加入到选择方案里面呢?这难道不是多此一举吗?

为了印证这一想法是否正确,Dan Ariely决定把单独印刷版这一无人问津的选项去掉,再进行一次实验。

这次实验只剩两种选择:电子版59美元,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125美元。参与实验的100名学生还会做出跟上次一样的选择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验结果出乎意料!在这一次的实验中:选择电子版(68人),选择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32人)。

我们来分析一下实验结果:当把单独印刷版这一选项去掉后,选择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的人数从原先的84人,下降到只有32人;而选择单独电子版的人数从原先的16人,增加到68人。

是不是有点惊讶?单独印刷版看似一个多余的、可有可无的选项,但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它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单独印刷版这一选项就像一个“诱饵”,让我们无形中默默将它与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做对比,心里不知不觉就被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的优势占据了。

我们也许并不知道59美元的电子版是否比125美元的印刷版划算,但我们清楚地知道125美元的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肯定比125美元的印刷版要划算。这就相当于电子版是不要钱的,那岂不是白赚了59美元嘛。

单独印刷版这一“诱饵”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最终选择。为什么会这样呢?

通常情况下,我们是很少做不加对比的选择的,因为我们心里没有一个价值计量器来告诉我们某种物品真正的价值是多少,我们关注的是这种物品与其他物品的相对优劣,以此来估算其价值,并作出选择。

在单独购买电子版和单独购买印刷版之间做选择有些费脑筋,往往难以抉择。于是,那些聪明的营销者们便给了我们一个不费脑筋的选择,加入一个“诱饵”,让我们可以更清晰更明显地看到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的优势,从而做出选择。

3

大家回想一下上边的例子:我刚开始明明只是想买一箱牛奶,可是在对比了价格后发现买两箱更划算,于是花更多的钱买了两箱牛奶;在没有单独印刷版这个选项时,大多数学生明明更愿意选择单独电子版,可是当加入了单独印刷版后,大多数人却选择了价格更贵的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

事实上,多数人只有到了具体情境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例如,你想买一台冰箱,一直纠结买哪一款,直到看到其中有一款正在打折促销,你才终于确定下来;你想买一支口红,对比了很多色号都没有定下来,直到有一天你看到李佳琪涂了某个色号,看起来很惊艳,你才最终做了决定。

那些聪明的营销者们实在是太了解消费者了!他们知道让消费者自己做决定很难,于是巧妙地加入“诱饵”,表面上是消费者做了一个更优质的选择,实际上相当于是营销者在暗中替消费者做了决定,这种通过“诱饵”的方式引导消费,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都能遇到的。

好的一面是,如果我们刚好需要而且也在能力范围内,那不失为一种省钱的方案!但如果我们并不需要或者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那千万不要犹豫,果断放弃掉吧!

所以大家明白了吗,要打破价格“诱饵”的怪圈,关键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拒绝盲从!

我是南七格,关注我:与你一起,努力做个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