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曼生对坐论道
----著名画家孔宪华国画写意“曼生十八式”
(文/诗/画/孔宪华)
爱因斯坦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最终在于业余时间如何利用。掌控了业余时间,你就掌控了人生。
二百年沧桑变换,曼生壶流传至今早已凤毛麟角,屈指可数,而完整的全套曼生十八式,因其几乎不可求而成为一个神话。庚子以来,著名画家孔宪华先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查阅资料,研究曼生,研究“曼生十八式”,与曼生先生对坐论道,大胆构思,用国画的形式表现“曼生十八式”之妙处和意趣,并感怀撰诗一首,怀念曼生先生,弘扬壶文化、茶文化与书画艺术。
赞曼生十八式
泥源丁蜀老沙坑
铁质云母斑点正
茶沏腹中香气出
曼生十八最称雄
透气吸水真货色
常养把玩玉浆成
春茗悠远壶传世
紫韵文化恬怡情
陈曼生,本名陈鸿寿(1768-1822),字子恭,号曼生,老曼、曼寿、曼公、别称夹谷亭长、胥溪渔隐、种榆仙客、种榆道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活在乾隆、嘉庆年间。为“西泠八家”之一,著有《种榆仙馆摹印》、《种榆仙馆集》、《种榆仙馆印谱》、《桑连理馆集》等,艺名昭显。擅长古文辞,精于雕琢,以书法篆刻成名,其文学、书画篆刻样样精通,才气过人。也颇具文人的多愁与敏感,其“桑连理馆”的来历就是因为他在厅事西侧发现了一株连理桑,众皆认为是大吉之兆,由想“”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之句,乃改其斋为“桑连理馆”,由此曼生之风情可见一斑。
曼生是一位在书画、金石、文学上有相当影响力的人物,他的篆刻被后世尊为“西冷八家”之一,在艺术创作上,主张“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乃时见天趣”,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艺术审美观。在溧阳为官期间(嘉庆二十一年前后),当时文坛名流麋鹿集,他结识了宜兴的制壶名手杨彭年、杨宝年、杨风年兄妹,对紫砂壶产生浓厚兴趣,创制茗壶造型十八式,每式都撰拟题铭,分别书写,由杨氏兄妹加制,曼生在壶上题铭书刻,这些加工制作的茗壶正契合了中国文人雅士在美学上追求幽野之趣的理念,在当时极受文人雅士的喜爱,故称之为“曼生壶”,这就是“曼生十八式”的由来。
当年陈曼生确实有手绘一批紫砂壶样式,但数字一定不是十八式,可能超过十八,后世人之所以用十八这个数字,仅仅是习惯而已,也许是人到十八岁就表示进入了成年,也许是中国受佛教影响比较大,人们就常用十八来象征完善,成熟或极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宪华,字:秋实,号:圣衍居主、阙里一民、莲堂主人。山东曲阜人,孔子世家第72代裔孙。诗人、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师从著名画家陈大章、郭怡孮,后又受教于邢少臣、张立辰、郭志光、韩玮、沈光伟等。
现为:山东大学所属美术研究室副主任,中国金融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艺术家协会(香港)荣誉会长,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画学会会员,山东省农发行书画家协会副秘书长,山东金融美术家协会理事,滨州市美术家协会顾问、花鸟委员会委员,博兴县政协书画联谊会副秘书长,博兴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锦秋书院院长。
发表诗歌、文章等百篇(首),国画作品在《人民政协报》、《美术报》、《中国收藏》、《世界知识画报》、《中国书画界》、《艺术主流》、《农村与发展金融》等40多家全国发行的报刊上刊登;60余幅国画作品在全国、省、市展览、赛事中获奖,被德国、菲律宾、新加坡、荷兰、韩国、日本等国及友人收藏。
被授予“中华书画艺术精英”、“献爱心优秀人民艺术家”、“终身成就奖”、“世界华人艺术先锋人物”等荣誉称号。被录入《当代书画家名录》、《当代艺术家名录》、《中国书画信息档案》等丛书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