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了激励对象进入激励范畴时拥有的权利外,企业家就要开始着手确定,设定什么样的条件来准入激励对象。激励对象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进入激励范畴。目的决定条件,前期已经设定好的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将决定准入条件。企业打算通过股权激励达成什么样的目的,就把准入条件设定成什么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条件怎么定?还是那句话,目的决定条件。假设你想留住某个高管,你可以跟他约定:只要在企业内部工作满多少年,并取得什么业绩,就可以给他对应的多少股份,但是在给他股份的当年,无论什么原因,只要他离开公司,公司就可以收回全部的股份。

比如,企业家打算给CEO分配5%的股权,就要事先跟CEO约定:双方认可,这个岗位可以有分配5%股权的资格,要想拿到这5%的分红,前提是这个岗位的总体目标完成率不得低于80%;如果CEO连80%都完不成,只完成了60%,那么就只能依约,提供5%股权的60%,也就是3%的激励;如果CEO连60%都完不成,对不起,今年针对CEO岗位股权激励的资格将被取消,这就叫定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高管或许会担心,如果自己的能力很强,拿的股份越来越多,功高震主,企业家会不会因此感觉受到威胁,怕被有能力的人吃空了企业,找茬把高管开掉呢?这时候,企业家的领袖智慧就起到作用了。企业家如果让下属高管们有这份顾虑,只能说明自己的管理能力还有所欠缺,心胸还不够宽广。企业家不能总是一味地要求高管要怎样,约束有时候是相互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作为企业家,在遇到真正值得花大力气维护的人才时,不要计较自己名下一城一地的得失,而要考虑到企业整体的前景。当企业可以坐拥行业,成为翘楚时,相信企业家的格局、核心高管的格局,甚至一线员工的格局,都会变得不一样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常来说,被激励对象想要成功获取股份,需要通过企业对其个人和所在部门的考核才可以。考核的标准千变万化,每个岗位都有不同的考核模式。综合这些年来的经验,我们会给出企业一个建议,那就是整体按照“六星标准”来考核,每个标准的分支部分根据部门特点细化。达到考核标准,并通过考核的激励对象,可以依照之前股权激励制度的约定,顺利拿到股份。

“六星标准”是指人才考核中具体到每个项目,共有六个考核的内容模块,分别为思想意识、绩效目标、行为表现、道德表率、学习成长、人才培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星标准”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从这六个方面为激励对象设置科学的考核条件,为企业家们制定自己的“六星标准”提供一点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