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农村趣事,交流农业知识,做幸福农民!欢迎关注家乡守村人

蒲公英俗称婆婆丁,在很多电影/电视中,我们都会看到漫花海,浪漫的景色让很多人向往。其实在早年间,蒲公英并没有被人们广泛认可,只有人们在填不饱肚子时,才会选择用来充饥。蒲公英由于其生命力顽强,还常被农民视作杂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近些年来,由于人们对蒲公英的进一步发掘,发觉除了蒲公英的各种功效很好,而且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各种山珍海味吃腻了,就总思念家乡的味道,蒲公英作为一种蔬菜,清脆可口又略带苦味,想起童年。无论是从美食领域还是药用价值,蒲公英都得到人们广泛认可,所以逐渐地在市场开始占领一席之地。

曾经的杂草在人们大量需要时,却不见了踪影。因为除草剂的靶向精准,导致田间地头的山野菜,几乎很难看见了。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为了满足人们对蒲公英的需要,很多人将蒲公英种植发展成为一种产业。

难以想象吧?曾经的杂草当蔬菜来种植。普通的蔬菜是论斤来卖的,但是新鲜的蒲公英按两来卖,行情好的时候达到15元至20元一两,可见蒲公英的种植让很多人尝到了甜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蒲公英如何种植才能高产呢?

一、土地如何处理?

蒲公英虽然生命力强,在大部分环境条件下都能生存,但是种植蒲公英是用来卖钱的,那么就要让产量充分地发挥出来,所以得给蒲公英寻找一个舒适的家。最好是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排灌良好的砂壤地块。

二、如何收集蒲公英种子?

蒲公英种子成熟以后的状态,相信每个人都知道,白色的一小团,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中都有用嘴巴,将蒲公英种子吹飞的经历吧。每一个蒲公英种子上都有一把小降落伞,一碰就会到处乱飞,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收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蒲公英种子一般在五、六月份成熟,蒲公英的个体之间,生长状态会有一些差异,所以在选择蒲公英种子时,要选择基因优良、生长健壮的植株。

当蒲公英开花15天左右时,花盘外呈现黄绿色,种子由乳白色逐渐变成黄褐色,到这个时候就可以进行采摘了,此时的蒲公英种子还没有完全成熟,将整个花盘摘下来后,种子不会造出乱飞,将摘下的花盘放在室内后,花径中的营养会让种子继续成熟。

一般一天的时间花盘就会全部散开,当花盘散开后,再阴干两天左右,就可以将种子上的小茸片搓掉了,这样种子就不会到处乱飞了,将搓掉茸片的蒲公英种子,再继续风干一下,以防发生霉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播种

野生的蒲公英一年四季都可以发芽,但是我们种植蒲公英,一般选择在春季播种。播种时蒲公英种子的行距,大概保持在20至22厘米左右,蒲公英的播种不需要太深,先划沟然后再均匀播种,播种后覆盖一层0.5厘米厚的细土就可以了,注意细土要压实。

四、种植蒲公英时的田间管理

1.种植蒲公英时,如果杂草过多,一般出苗后十天左右开始除草,在除草的过程中,顺便去除弱苗,若密度过大相应间苗,株距保持在四厘米左右。等一个月之后,就开始定苗,蒲公英的定苗株距为九厘米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如果种植蒲公英的地块墒情不好,在播种前和出苗前,要保证土壤湿润,给地块补水时要注意方式,不能大水漫灌。如果条件可以的话,最好采取滴灌的方式。如果处理不当,造成土壤板结,会影响蒲公英的出苗率。

当蒲公英已经出苗后,土壤含水量不宜过高,若遇见多雨天气注意排涝。为了保证蒲公英的品质,一般不用速效化肥,而是选择一些发酵菌液,来给蒲公英增加养分。

3.根腐病对蒲公英的产量影响很大,一旦发现蒲公英患有根腐病时,要及时将这些带病的植株拔除,而且要与其他未感染的区域隔离。如果要想防治根腐病,可以在发病前选择一个晴天,当蒲公英经过太阳暴晒后缺水,此时在水中放入木霉菌后,给蒲公英灌水,会得到很好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蒲公英如何采收以及如何贮藏?

蒲公英如何采收和贮藏,要看它的用途,如果是用来入药,那么蒲公英的生长周期就要长一些,所以它的采摘时间一般是,种植后第二年的五六月份,只有足够的生长周期,蒲公英的根系才能足够发达,采摘时需要挖起全株,把根须内的泥土去掉,然后晒干放在通风干燥处保存。

如果蒲公英是用来做食物,那么为了保证鲜嫩可口的品质,蒲公英的生长周期不宜过长,一般当叶片长到足够长度,就可以采摘了,为了提高产量,一般采摘时保留根茎,因为只收取上部叶片的话,一年可以收四五茬,产量很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么样?这些蒲公英的种植技术是否帮到了您呢?这里总结了一些常见的、重要的注意事项,如果你是种植蒲公英的从业者,或者是想要成为种植蒲公英的农民,在具体操作之前,一定要充分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