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书我看过两本《生死疲劳》、《四十一炮》。我是40年人,中国从49年建国到现在,祖国的发展及各种运动亲自参加和目睹的见证人。莫言在这两本书里所讲的中国故事的素材或者是原形都是取于当时社会的反面。这些负面在当时社会确实存在,但在莫言的笔下有点失真实,对中华民族的抹黑的嫌疑很大。我是个知识不多的老百姓,看了莫言的作品,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当然我也看了几个专家学者对莫言作品的评价,因为我是老百姓,我的水平实在达不到你们的水平呀,就没有话说了。不过我这里也有个想法,一本作品总是传递作者爱什么,反对什么,也就是说你的作品告诉读者什么,达到作者与读者共鸣,这恐怕就是作者的目的吗?。也有人说鲁迅也写过这样的文章,莫言为啥不能写?这个观点我也不能苟同,大家去理解。莫言的其他作品我没看过,就是我看过的这两本,我相信我们普通老百姓看了后,不会有什么好感。

这是我个人的体会,不一定对,我愿和大家交流。

国人自古就有“人怕出名猪怕壮”的警示,看来莫言老兄此番是趟上了这趟浑水。

莫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一篇《红高粱》登上文坛,技惊四座名声大噪,获得好评无数、奖项无数,也从此开启了这位仁兄波澜壮阔的文学里程。

莫言,原名管谟业,来自最具风骨和特色的山东齐鲁大地,他生活的那个高密乡也成了他文学出发的光荣起点。无论是《红高粱》系列还是其他文学作品,甚而是获得国际大奖的精锐读物,都几乎没走出高密那块民风淳朴的风土人情,这块土地也给了他丰厚的人文回报,让他这个农家穷小子一下子鱼跃龙门,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大作家,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