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醮清虚观”发生了很多故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个说话滴水不漏,对贾母不卑不亢的张道士。此人只在第二十九回出场。但出场就给了贾母下马威,令贾母在宝黛姻缘和金玉良姻的对抗中失了先机,不得已一拖再拖,失去宝黛姻缘的主动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道士八十多岁,年纪要比贾母大。他本是荣国公替身,出身贾家。得了贾家的扶持一步步成为道家名流。如今身份更不简单,“曾经先皇御口亲呼为‘大幻仙人’,如今现掌‘道录司’印,又是当今封为‘终了真人’,现今王公藩镇都称他为‘神仙’……”

这么一个人,上到皇亲国戚,下到黎民百姓都尊敬的存在,早已经不需要贾家扶持,与之平起平坐了。贾家也就贾母与他辈分相当。其他人都要称之一声真人或者张爷爷。

有人可能会疑惑张道士只说是荣国公的替身,到底是贾源、贾代善父子两代荣国公谁的替身?关于这点还真有的一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说“替身”。张道士是荣国公的“替身”,代替荣国公“献身”神佛。

“替身”在古代是指替代别人的人。常指代人受罪、受过。

(第十七回)林之孝家的介绍妙玉:“因自幼多病,买了许多替身,皆不中用,到底这姑娘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

妙玉自小身体不好买了替身代她舍身去神佛前伺候,是古人祛病常用的办法。张道士作为荣国公替身,也是这个作用。

明代陆采《明珠记·激乱》:“贴我十万贯,雇我做替身去了罢。”

所以,做替身之人,要么是图财,要么是家生子替主人出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回张道士到底是谁的替身。从贾宝玉、王熙凤等称呼他张爷爷,按照辈分似乎是贾代善的替身才对。殊不知,张道士的替身身份决定他不可能与荣国公贾源平辈。原因有二。

(第二十九回)贾珍知道这张道士虽然是当日荣国府国公的替身,曾经先皇御口亲呼为“大幻仙人”,如今现掌“道录司”印,又是当今封为“终了真人”,现今王公藩镇都称他为“神仙”,所以不敢轻慢。二则他又常往两个府里去,凡夫人小姐都是见的。

一,贾珍认识的张道士,是“当日荣国府国公的替身”,在别人心中荣国公有两代,是贾源与贾代善。但贾家人心中的荣国公,其实只会是荣国公贾源。

且先皇一定不是贾代善时代的太上皇(死了才叫先皇),而是荣国公时代的那个皇帝。

二,贾家“玉”字辈是第四代,称呼张道士为“张爷爷”。说明张道士与贾代善贾母平辈。

古代替身没有资格与主人平辈,要自降一辈,与奴才一样。细看《红楼梦》就知道这个规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赖嬷嬷与贾母平辈,就在于她像鸳鸯一样伺候宁荣二公母亲。本意是替宁荣二公两对夫妻尽孝,但辈分上却自落一辈,与贾母平辈。

赖嬷嬷如此,他儿子赖大就与贾赦、贾政一辈。所以贾蓉、贾蔷称呼他为赖爷爷。

张道士也是如此。他是荣国公替身,降一辈与贾代善同辈。有“子替父”的意思。贾宝玉、王熙凤都称呼他张爷爷,是辈分使然。而非张道士是贾代善的替身之故。

如果张道士是贾代善的替身。首先贾珍绝不会用“当日荣国府国公的替身”称呼他。他的年纪也不会比贾母大那么多。关键他没资格和贾母平辈而论。贾母更不可能尊称他为老神仙。

关于张道士的人物原型,曹雪芹借鉴了龙虎山天师府的张天师。无论是其姓氏为“张”,执掌“道录司”,还是先皇尊称“大幻仙人”,当今皇帝封为“终了真人”,被当世权贵尊称为神仙,都证明其原型是张天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意思是第一代正式册立张天师的皇帝是唐明皇。而脂砚斋批语[长生殿伏贾元春之死],包括贾家抄家的原因是因为“双悬日月照乾坤”的父党与儿党之争,都是指唐明皇。以上为曹雪芹借鉴唐明皇后期安史之乱和马嵬驿之变的史料所写的故事。

宋朝第一个册封张天师的是宋徽宗。他儿时有个封号是宁国公。他一手将北宋灭亡,“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的故事,多有借鉴其荒唐败家之故。

南宋第一个册封张天师的是宋理宗。此人也与宋徽宗一样,一手将南宋宋推向毁灭。他属于宋太祖赵匡胤一脉,按皇位继承,与宋孝宗同属太祖一脉。而宋孝宗的亲孙子赵挺的封号是荣国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理宗继承人是个弱智,再往下都是亡国之君小孩子皇帝。南宋之亡实亡于宋理宗。他还有个非常有名的侄儿叫赵孟頫,与祖宗宋徽宗一起,被鸳鸯大骂:“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言外之意是画好人不好,都是汉奸没骨气的孬种。

言归正传,曹雪芹写《红楼梦》借鉴了很多宋朝的典故,包括无处不在的苏东坡的影子。张道士的原型张天师,也是作者参考了宁荣二公与南北两宋的关系而设置的一个人物。不为影射历史,只为借古喻今,方便理解人物。倒省却了许多考据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