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汽通用五菱组织研发的宝骏基地兆瓦级大型光伏风能一体化梯次利用储能电站正式投入使用,其蓄电量高达1000kWh,具备250kW的额定功率。而最为关键的是,该电站是由宝骏E100、宝骏E200车型研发阶段的退役动力电池所搭建,这也将新能源汽车之前一直较为敏感的话题——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成果直接展现在大家的面前。那么,对于发展异常火爆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其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到底是如何进行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市场背景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2.6亿辆。在这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381万辆。而与此同时,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配套量超过131GWh,磷酸铁锂、三元锂电池占比分别在54%、40%左右。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让该领域的市场前景看起来一片光明,但对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如何有效回收、利用的问题,似乎还充满着未知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13年新能源汽车开始进行大规模推广之后,按照市面上大多数整车生产厂商对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5年或8万公里的质保期,在2018年开始就将有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进入回收、利用的环节。根据相关统计,在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回收利用量将达到20万吨(约25GWh);而到了2025年,动力电池累计回收利用量将达到78万吨(约116GWh)。在这其中,约有55万吨(占总回收利用量的70%)动力电池可以进入梯次利用环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些动力电池处理得当将成为变废为宝的佳话,而如果无法得到有效处理,或将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新弊端。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当动力电池容量下降到80%以下时,将不能继续用于新能源汽车,梯次利用则可以有效延长动力电池的生命周期和使用寿命,目前梯次利用的主要应用方向包括:通信基站、电力储能、低速电动车以及光储能等领域。

我国关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相关举措

在2018年2月26日,多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这标志着我国对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规范管理工作正式展开。在该通知当中明确指出:“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应采用标准化、通用性及易拆解的产品结构设计,协商开放动力蓄电池控制系统接口和通讯协议等利于回收利用的相关信息,对动力蓄电池固定部件进行可拆卸、易回收利用设计。材料有害物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尽可能使用再生材料。新能源汽车设计开发应遵循易拆卸原则,以利于动力蓄电池安全、环保拆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该通知中还针对电池生产企业特别强调:“电池生产企业应及时向汽车生产企业等提供动力蓄电池拆解及贮存技术信息,必要时提供技术培训。汽车生产企业应符合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相关规定,主动公开动力蓄电池拆卸、拆解及贮存技术信息说明以及动力蓄电池的种类、所含有毒有害成分含量、回收措施等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于汽车生产企业,该通知当中则明确规定:“汽车生产企业应委托新能源汽车销售商等通过溯源信息系统记录新能源汽车及所有人溯源信息,并在汽车用户手册中明确动力蓄电池回收要求与程序等相关信息。汽车生产企业应建立维修服务网络,满足新能源汽车所有人的维修需求,并依法向社会公开动力蓄电池维修、更换等技术信息。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机构、电池租赁等运营企业应在动力蓄电池维修、拆卸和更换时核实新能源汽车所有人信息,按照维修手册及贮存等技术信息要求对动力蓄电池进行维修、拆卸和更换,规范贮存,将废旧动力蓄电池移交至回收服务网点,不得移交其他单位或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2018年7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召开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启动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作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一环,事关重大,要统筹谋划、扎实推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制度先行、规范管理、试点示范、有序推进的思路,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加快推进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实施动力蓄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是推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重要措施,通过信息采集与管理等功能,实现动力蓄电池产品全生命周期监管,达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节点可控、责任可究的目的,从而有效监管电池各环节责任主体的回收利用责任落实。国家平台启动运行是实施溯源管理走出的关键一步,对有效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19年1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公告,该公告中指出:“为适应行业发展新形势,引导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将《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和《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19年本)》予以公告。”

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当中强调:“本规范条件中的综合利用企业是指开展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或再生利用业务的企业。其中,梯次利用是指对废旧动力蓄电池进行必要的检测、分类、拆分、电池修复或重组为梯次利用电池产品,使其可应用至其他领域的过程;再生利用是指对废旧动力蓄电池进行拆解、破碎、分选、材料修复或冶炼等处理,进行资源化利用的过程。”

而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19年本)》当中指出:“申请符合《规范条件》公告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经营范围涵盖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相关业务;符合《规范条件》中有关规定的要求。符合所列条件的现有企业可向所在地的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提出公告申请,如实填报《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申请书》。”

我国关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具体实施

在相关政策的大力规范和各家企业的积极支持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逐步走上了规范的道路。比亚迪汽车、上汽集团、吉利汽车、北汽新能源、威马汽车、天际汽车以及长安新能源等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宁德时代、比克电池以及格林美等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厂商都相继进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2020年5月,根据相关部门对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的统计,共有112家汽车生产企业在全国31个省(市)设立了8741个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这些网点建设主要依托汽车生产企业现有售后服务机构升级改造,但是这其中也有与车企合作的报废拆解企业建立的网点。此外,全国还有6家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的企业成为了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根据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此前发布的内容显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初具规模,总体上回收利用技术相对成熟。但有价金属高效提取等关键技术和装备还有待升级,废旧动力电池拆解处理污染防治水平有待提升,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面临经济性较差的问题。

编辑点评:

其实,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并不是一件复杂、困难的事情,只要相关企业主动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一定可以将我国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事业发展得有声有色。而在动力电池产业不断发展、创新,开发出续航能力更强、产品性能更加安全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同时,希望也可以形成健康、有序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真正由大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