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形容美国现在的疫情会说什么?自由落体,脱缰的野马,放弃治疗……

即便如此,特朗普一直对公开场合戴口罩非常抗拒,他觉得戴上口罩会让他觉得很可笑,会被CNN这样的媒体耻笑和大做文章,破坏硬汉形象。

拜托,总统是多少人仿效的对象,就算觉得戴口罩没那么帅,为了自己国民想想,也别太自恋了。不戴口罩,支持者们会认为美国就是安全的,无需戴口罩,上行下效。

这是特朗普最新公开行程,他视察马里兰州一家军医院,罕见地戴了口罩,也是他从疫情爆发以来,第一次戴着口罩公开亮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看神情,显然情绪不高,勉为其难的样子。和拍照、录像的媒体零互动,一个招手都没有。

心里一万个不乐意,大概心里认为,自己输给了天天骂他的媒体,输给了反对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戴口罩就是装装样子,心里根本不认可。所以,出行路途中,在有媒体拍摄的地方,照样不戴口罩,维持强硬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几天,美国新增确诊数屡创新高,每天都在6万到7万之间,是整个欧洲总数的5倍以上。

不过,也可以看到,死亡率在大幅下降,特朗普也注意到这个趋势,才会说出那句,“99%的新冠病毒都没有杀伤力”。

他还发推特庆祝:“新冠肺炎死亡率下降了10倍!

但是美国“抗疫队长”公共卫生专家福奇第一时间警告,民众不能因为死亡率下降就感到欣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奇曾经指出,确诊到死亡往往会经过一段时间,死亡案例永远会晚于确诊案例。因此每当确诊大爆发,人们也要隔一阵子才会发现死亡人数激增,因为从登记的技术细节上说,患者死亡到开出死亡证明、病亡上报到各地方和联邦政府之间,都有时间差,这就造成数据上的不同步。

感染者从开始接触病毒,到官方证实死亡,一般要花上一个月时间。现在,美国南部和西部已经成为高危地区,第二个纽约、第三个纽约正在出现,像亚利桑那、佛罗里达与德克萨斯这些地方,死亡数字正在飙升。确诊数创新高,迎来的必然是死亡人数节节高升,只不过晚一个月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一个月以来,美国检测病毒呈阳性的机率也在不断上升,这代表疫情加大扩散。3月、4月时,美国检测率不高,医护人员只能把有限的检测机会,留给重症患者。

现在,检测力度加大后,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也能测出来,中招的人能更早发现。但是对于测得越多,确诊数越大的做法,特朗普又不乐意了,说:“你们能不能少测一点儿,测那么多干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的另外一个不幸消息是,典型患者的年龄层在下降。比如在佛罗里达,患者年龄中位数从3月的65岁,到6月已经骤降到35岁。

“年轻化”趋势相当不妙,比如他们大大咧咧、行乐及时,拼死也要去酒吧、海滩happy,本来能避免的都没有避免。

但是关键原因在于,各地政府急于重启经济,那些重新去上班的年轻人一个个被病毒捕获。很多年轻人从事服务业和与零售业,这些都没办法在家远程办公或线上办公,线下接触机会就越高,中招概率就越大。

有些州长批评年轻人只顾吃喝玩乐,但真正不负责任的不就是那些决定重开经济的州长们,那些政策制定者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年轻患者的死亡率比老年人确实是要低的,但年轻化趋势绝对不是好事,因为年轻人好动,活动范围更大,也就更容易传染给家里体质更脆弱的人,病毒扩散后,可能再度逼停经济。这就是在没有控制疫情前,急急忙忙重开经济的代价。

明明知道后果很严重,还要这么去冒险,州长们、总统,不要负责吗?

试图用更靓丽的经济数据换选票,不仅是无知,更是不道德和草菅人命。

美国离“拉平曲线”还有很远的距离,只有不再挤兑医疗资源,医院不瘫痪,医疗资源相对宽裕的时候,患者才能有更好照顾。

美国特别是南方几个州,医院渐渐爆满,医院即将超负荷运转,甚至有瘫痪的可能,后果就是住院死亡率再度飙升。

从几个方面分析,美国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我们中国人所在的一些城市,成功控制住第三波疫情的时候,美国连第一波都还没有走出来!

加州监狱已经不堪重负,8000名服刑人员要提前获释。

佛罗里达侥幸心理又发作,重开了迪斯尼乐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宫还在逼学校秋季必须开学……

矛盾和对冲的政策一波又一波,应对手忙脚乱,代价越来越惨重。

啊,多么痛的领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