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是食物在体内被消化吸收营养成分后剩余的产物。因而粪便检验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对临床患者的疾病方向做初步诊断。所以我们来对粪便颜色的相关知识做一个总结。

我们首先要对正常的粪便成分有简单的了解,以帮助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其出现颜色变化的原因。粪便的主要成分有:①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②已被消化但未被吸收的食糜。③消化道分泌物。④食物分解产物。⑤肠道脱落的上皮细胞。⑥细菌等。

想要更好的通过颜色来判断异常,就要知道正常的颜色是什么样子的。健康成人的粪便颜色呈黄褐色,而婴儿粪便由于其中的胆绿素未转变成胆红素而呈黄绿色或是金黄色的糊状。这时就可以根据正常颜色来判断患者粪便是否出现异常。常见粪便异常颜色及产生原因如下:

1.淡黄色。乳儿便会出现淡黄色,此外若服用大黄或者山道年也会出现淡黄色的粪便。

2.绿色。若食用大量绿色蔬菜,或者是乳儿出现肠炎则会排出绿色粪便。

3.彩色、灰白色。患有胆道阻塞、阻塞性黄疸或者胰腺病时以及服用过硫酸钡和金霉素等药物会使粪便出现此类颜色。

4.红色。患者如有直肠癌、肛裂、痔疮出血等情况或是食用过大量番茄和西瓜时则会出现红色粪便。

5.果酱色。患者患有阿米巴痢疾或是肠套叠,又或是食用大量咖啡以及巧克力则会出现果酱色的粪便。

6.黑色(柏油色)。出现黑色便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一般上消化道出血 50~75mL即可有柏油样便。要注意的是服用活性炭、铋、铁剂等之后也可排黑便,但无光泽且隐血试验阴性。

总的来看,当粪便颜色出现异常时,大部分原因是由于疾病以及疾病导致的上下消化道出血或是由于食用一些带有特殊颜色的食物和药物。当我们能够对临床患者的粪便进行颜色的初步鉴别,就能够方便我们进行后续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