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鳞其骨】

箱鲀 boxfish

制作:@咸鱼咸鱼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你在海边见到这个东西时,肯定一脸问号,这是个啥?不用疑惑,这不是谁扔的旧储蓄罐,而是一种外形另类的鱼类————箱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箱魨不像首图一样低调灰,而是挺花里胡哨的。大部分箱魨在幼年时期身体的长宽高比例基本接近,就像一块积木,越长大身体越纵向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箱鲀是一类高度特化的鱼,当其他鱼都在考虑怎么游得更快更灵活时,它们却反其道而行之。它们全身除了鳍、口和眼睛可以动之外,其他地方都被厚厚的硬鳞覆盖着,鳞片是不规则六角形,硬鳞之间相互愈合,把自己的“肉身”放进了“箱子”里,导致它们在水中游动非常缓慢、笨拙。

游得慢不怕,我!有!毒!不过箱鲀肉是无毒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些沿海地区,箱魨被用来食用,它方方正正的外壳也正好用来盛肉。笔者解剖之后发现,其实并没有多少肉,可能就图个尝鲜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箱鲀制作骨骼标本时可以把“箱子”给保留下来。当然了,鳞片之间还是互相独立的,一不小心就会碎成一地。

制作过程分3步,“小箱子”单独处理、漂白、定型、粘合,然后把处理好的骨骼放进去,盖上“箱子”,然后粘上鱼鳍

做完后还能从缝隙里看内部的结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斑箱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斑箱鲀(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斑箱鲀(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角箱鲀(拆解标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非标本图均来自网络 见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