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标题:海陀山下 冬奥小镇扣开致富大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民赵金花在民宿院做保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引入资本,老宅变民宿冬奥小镇7号院成为吸引游客的高颜值小院儿。 通讯员 康文摄

复式小楼、木制庭院,孩子在湛蓝的泳池里尽情撒欢儿,大人躺在伞椅里小酌,抬头是满天星空,出门是葡萄园、苹果树、乡间小路和无尽的田园风光。在海陀山下的大隐于世冬奥小镇2号院,白领西西和心中的乡愁撞了个满怀。

小院位于延庆区张山营镇后黑龙庙村,背靠2022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所在地海陀山,面朝碧波荡漾的官厅水库,一入夏,小村里的19个高端民宿院爆满,来村里拍摄、直播的明星、网红络绎不绝。

曾经,后黑龙庙村是个典型的低收入村,192户村民中有68户戴上了“低收入”帽。2016年以来,借着冬奥会的筹办东风,这个籍籍无名的小村发展起了高端民宿和有机葡萄产业,低收入户纷纷依着民宿和葡萄园就了业、脱了低,打开了致富门,去年,后黑龙庙村一举摘下了低收入村的帽子。近日,记者探访这里,记录这座冬奥小村的蝶变。

周末中午,冬奥小镇2号院的客人刚刚退房,保洁员赵金花利落地整理好短袖、围裙,忙碌起来,为迎接下午新一拨儿客人做准备。

赵金花今年50岁,前两年,她家还是人均年收入不足一万的低收入户。“家里三口人,总共种5亩玉米地,辛苦一年,最多打七八千斤粮食,年头好也就赚个五六千。”赵金花说,额外的,也就是丈夫出去打打零工贴补家用,可一年下来还是“兜里没钱,日子没盼”。

2016年,被青山绿水吸引来的社会资本,盘活了暮气沉沉的老村,流转村民闲置院子,重新翻建修缮,打造成为现代时尚的民宿院。这些院落保持着乡居本色,又被赋予时尚宜居的新元素,或是融合古典与现代的乡村红砖艺术,或是拥有浪漫星空的北欧风,或是新中式的娴静,总有一款击中久在樊笼中的城里人。在国贸工作的白领西西就是这里的常客,“夏天游泳、轰趴、采摘,冬天开车奔几公里外的石京龙滑雪场滑雪,夜晚憩息乡间,满满幸福感。”她说。更有综艺节目将录制地选在这里,演艺明星、网红主播一拨儿接一拨儿,让这籍籍无名的小村越来越火。

种了一辈子地的赵金花应聘上岗,当起了民宿保洁员。正是疫情防控期间,民宿的卫生保洁标准比平时高了不少。一楼的卫生间里,赵金花戴着口罩,拿起比例壶,兑好消毒液和水,将马桶边、拖鞋、门把手等挨个消毒。客房里,她换下旧床品,站在床外将新床单用力一抖,拉平、弯腰、抬起床垫,依次将床单角掖入,整个动作一气呵成,俨然是星级酒店专业服务员。“现在家门口上班,还能照顾家里,一个月交完五险装兜里2500元,对我们农村人来说很不错了。”赵金花说着,脸上是知足的笑容。

漫步后黑龙庙,红砖、灰瓦、绿树、鸟语,绘成一幅山村田园的慢生活画卷。这幅画里,环村浓绿成荫的葡萄树,是村民致富的另一个希望。

后黑龙庙村地处延怀盆地,天然自带葡萄生长的良好环境。前些年,一大半村民都以种植红提葡萄为生,可是红提收购价低、没有固定客源,收入总是差强人意。去年初,来自北京建筑大学的教师刘猛上任后黑龙庙村第一书记,细致调研后发现,本村的葡萄存在品种结构单一、种植成本高、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在他的建议下,村里请来农业专家把脉、引智引资,新建100亩葡萄园,更新改造老旧葡萄园500亩,示范推广架式栽培和抗寒节水等新技术,实现标准化生产,打造有机果园。

眼下,首批阳光玫瑰、早夏黑等新品种已经在试验田挂果,前来采摘尝鲜的游客络绎不绝。“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尼格买提来村里拍摄节目,采摘了试验田的葡萄直夸不错,小尼还替我们在他朋友圈带货了呢!”一位村民兴冲冲向记者介绍。

去年,后黑龙庙村68户低收入户全部“脱低摘帽”。从籍籍无名的深山小村到冬奥小镇明星村,后黑龙庙村再迎蝶变,结合高端民宿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集葡萄观光、采摘、休闲等为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的田园综合体,在2022北京冬奥会举办之时向八方来客尽情展示首都田园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