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班里的一个同学。我们有个共同的朋友,他告诉我说:“G不喜欢你。如果你能减掉5公斤肥肉,没准你们俩还有希望。”5公斤。我就是5公斤?我就是减掉5公斤?

BM的格子裙so so cute,可惜我穿不下,明天开始我要减肥了!

昨天那几个高年级的男生又拦住我,叫我把零花钱交出来,我很害怕!

我不想做奥数,我想拍小视频当网红。

说不清楚具体什么时候,好像突然从某一刻开始,Elsa再也不是妈妈的小棉袄了。她跟妈妈说的每一句话几乎只有两个字:好的。是的。有吗?行吧。

大多数人以为,孩子们要等到12、13岁才进入青春期。

事实上,每个人进入青春期的时间很不相同,一小部分孩子在8、9岁时已经出现青春期的“症状”,从外表看他们依然稚气未脱,事实上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

我是谁?

我要做什么?

我很奇怪吗?

要怎样才能与众不同?

……

在荷尔蒙的作用下,青春期孩子的内心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暴风雨。

虽然表现得犹如狂风暴雨,让老父亲老母亲们手足无措,但是青春期孩子的小心思其实并不难猜,最容易引起他们内心波澜的有几个方面:

自己的外貌和身材

少男少女们常常会因为一些外貌的小缺陷感到自卑:长痘痘、皮肤不够白、牙齿不够白、个子不够高、自我感觉太胖……

异性的评价

女生凑在一起议论男生,男生凑在一起议论女生。异性的评价,尤其是负面评价,会引起少男少女们强烈的情绪波动。

前所未有的网络社交压力

对于这一届青少年来说,社交网络是绕不开的,某种程度上说,网络形象是他们最为在意的一部分。如果朋友圈的点赞数达不到期待,青少年普遍会倍感压力。

美国的一项社会调查结果显示,43%的青少年甚至会因为点赞数太少而删除推文。

也许是网络社交带来的满足感更多,很多青春期孩子在现实人际交往中表现得更“社恐”、更宅、更丧。

在孩子身体和心理都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老母亲老父亲说什么都显得很苍白,批评的话语更有可能导致孩子做出过激反应。

那么,到底怎么做才妥当呢?

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们

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这项工作最好在孩子还没有进入青春期时就开始做!不过,强行说教往往是无效的,说不定还会让孩子更加反感。

试试更有幽默感、更能引起孩子共情的方式。

比如,德国艺术家安克·库尔就想出了一个游戏:在一张纸上画27个小人,代表全班同学,然后列出20个条件(耳朵会不会动,是否戴眼镜,是否会说外语,是否喜欢踢足球,是否撒过谎,是否有自己的爱豆,是否撒过谎……)。

请参与游戏的孩子把符合相同条件的人用同一种颜色的笔圈起来。最后那张纸变成了下面的样子:

看到这个结果,孩子便会意识到,每个人是多么不同,而自己就是独一无二的那一个。

再举个例子。怎么跟孩子解释“不要事事随大流,要做自己”?

德国漫画家亚历山德拉·马克塞纳创作了一幅“便便帽子兴衰图”,虽然有点恶趣味,但是在哈哈大笑中孩子也就对追潮流这件事释然了。

让孩子看到更多同龄人的生活

一个小圈子里的青少年,他们的生活轨迹有很多重合之处。

不过,假如有机会看看另一个世界、另一个环境下的同龄人,或许他们会重新定义“幸福”、“烦恼”和“理想生活”。

让孩子在艺术作品里找到情绪出口

一首歌、一部电影,有的时候会改变一个人的全部人生。

《四百击》

《死亡诗社》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在暗处默默观察

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出手

孩子不希望被看得死死的,但需要被看见,尤其是他们遇到麻烦的时候。

如果朱朝阳的妈妈能在班主任找她谈话的时候用心想一想孩子遇到的麻烦,那么朱朝阳依然会成为未来可期的阳光少年……

尽管如此,向内的自我探索是一件复杂和充满未知的事。虽然多数成年人都经历过,却未必能说得明白。

今天推荐,来自德国法兰克福的10位艺术家,在采访了数十位世界各地的青少年之后,结合自己的私人经历,用充满幽默和艺术感的画面及文字做成了一本献给孩子们的成长之书——《我就是我》

这本书在2018年入选“德国最美的书”,并荣获德国最高童书奖“德意志青少年文学奖”(通识类)提名。

01

内容贴合青少年生活

直击他们的痛点和笑点

怎样达到父母的期待?

如何应对网络社交压力?

如何克服自卑?

怎样才能“坚持自我”?

每一个问题都能与孩子高度共情

02

60余个真实案例

告诉孩子如何看待世界和自己

10位作者

满怀诚意地剖白自己的成长过程

分享困惑和迷茫

数十位世界各地的青少年接受采访

讲述自己的生活

带给同龄人不一样的问题视角

03

表达形式多样

符合青少年的认知和审美

摄影、拼贴、漫画、涂鸦……

各种元素混搭,极具风格

04

悉心打磨细节

完美展现原版神韵

设计师逐字手写书中的所有标题

既保留原版的韵味,又富有新的创造

(德文原版)

(中文版)

德国的各大媒体都对它不吝赞美之词。

这本书用漫画、图表、摄影、拼贴等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诉说青春期孩子的困扰和想法,向孩子们解释什么是尊重、平等、自省和自信。

通过问卷、游戏和故事等方式告诉他们,再渺小的人也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有勇气成为与众不同的那一个!

《我就是我》

2018年入选“德国最美的书”

获得“德意志青少年文学奖”提名

内容贴合青少年生活

表达形式多样

60余个真实案例告诉孩子

如何看待世界和自己

适合年龄:8-1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