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也是为老百姓提供便利的金融机构。老百姓把钱存到银行里面,可以随时拿着银行卡或者是存折去取钱,即使银行卡或是存折丢了,也能利用自己的身份证去补办一份,其个人财产不会有什么损失。这样的存储功能,确实给老百姓提供了很多便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有不少人认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放钱地点就是银行,不过事实却并非如此,银行其实也会出现问题,严重的甚至有可能倒闭。比如我国首家破产的海南发展银行,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反面教材,当年央行出手也没有挽救其命运,银行倒闭后存钱多的人吃了大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8月,总部在海口市。最开始的时候,海南发展银行的注册资本,大概是16.77亿,该银行由海南省政府控股,旗下有43个大股东。不仅如此,这个银行还兼并了5家信托投资公司。从整体的角度来看,海南发展银行有一定的政府背景,也有很多资本,其发展状况应该相当良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海南发展银行最终是如何倒闭的呢?在经营的过程中,海南发展银行错误的判断形势,拿出了大量的资产,支持房地产企业,结果房地产泡沫崩塌后,资产无法回收出现烂账。因为不良资产的逐渐增加,海南发展银行身上的负担越来越重,可以动用的资金越来越少。除此之外,海南发展银行的管理体制也非常混乱,当地百姓曾用非常骄傲的口吻说道,海口的银行密度是全国最大,银行的数量甚至多过了米铺的数量。正因如此,那些银行为了获取更多的存款,开始恶性竞争,有时候银行甚至会拿出25%的年利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银行虽然靠着高利率,获得了一定的存款,但是却没有办法及时创造经济效益,其情况越来越糟糕。其中,尤其是海南发展银行的状况最为恶劣,最后甚至已经到了资不抵债的程度。按照相关规定,银行破产之后,储户只能得到一部分赔偿,没有办法拿回属于自己的全部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