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30日。

66岁的英国女记者,林恩·巴伦,在《荒岛》电台上,曝出一段惊人往事。

20岁那年,她考上了牛津大学。

那是她从小的梦想。

但进入了大学后,她却开启了一段混乱的生活。

她回忆道,当时她在两个学期内,和50个男生发生了关系。

按她的话说:“基本是2天换一个床伴。”

那是在六十年代的英国。

人们的性观念还非常保守,她也因此一直被骂“easy girl”,受尽歧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采访,引起英国媒体热议。

因为,就在2009年10月30日,以林恩为原型的电影《成长教育》爆红全球。

人们这才知道,这部电影,其实根据真事改编。

讲的就是她的成长和挣扎。

女主在16岁那年,被一个跟父亲差不多年龄的老男人,骗去童真,失去学业。

最后在订婚当晚,发现老男人有妻有子。

结局很正面。

通过多次哀求校方,女主得以再次回归校园。

次年,顺利考上牛津大学

优秀的男友、美好的前途,随之向她招手。

但在电影之外,林恩却过着截然不同的人生。

16岁那段经历,改变了她的三观。

并且,将她捏碎重塑,再也回不到原来的轨道。

那是1960年。

午后。

一场大雨,来势汹汹。

林恩在里士满小剧场练习完大提琴后,因没带伞,只能冒雨回家。

等红绿灯时,她看见一辆棕红色的豪车在礼让行人。

她从没见过这样的车。

一下就被吸引了。

凑巧的是,车主也注意到了她,竟在她窥探之际,向她开了过来。

不出所料。

不出所料。

车主摇下车窗,向她搭讪。

这对林恩来说,不是稀奇事。

但这个男人口音优雅、语调温和、说辞幽默,她竟不觉厌恶。

“如果你懂事,你不会上陌生男人的车。但作为音乐爱好者,我担心着你的大提琴。”

男人建议,让大提琴上车,巴贝尔可以跟着车走。

林恩同意了。

大提琴上了车,她在边上走。

男人和她聊着音乐、演奏和排练。她渐渐确信,这是一个同好。

雨越下越大,林恩服软了。

她提出:“我能和我的大提琴一起坐车吗?”

男人边打开车门,边答:“上来吧。”

不紧不慢的语调,任谁都看不穿这其中的意图。

如梦似幻的邂逅。

注定了,接下来会有故事。

后来,林恩知道了男人的名字。

他叫西蒙·戈德曼

一个毕生难忘的名字。带着恨意、羞耻与青春的无知。

没有女人逃得过情场老手的掌心。

他们太懂技巧。

看遍世界的,给她纯真的初心。

没见过世面的,带她走入繁华。

征服林恩,对西蒙来说不过小菜一碟。

家境普通。

喜爱艺术。

林恩对上流社会,有着天然的憧憬。

西蒙投其所好,带她看音乐会。

吃高级昂贵的餐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加拍卖会。

带她进名流圈。

在全是成人的桌上,

原本是焦点的她,竟变得黯淡无光。

他们谈论的全是她的盲区,但都十分高级。

林恩沉沦了。

她开始认真地看待,眼前这个中年男人。

在一次旅行中,西蒙故意只开了一间房。

昏暗的房间,

暧昧的灯光,

男人和少女躺在床上。

他们都明白,今晚会发生些特别的事。

林恩明白,

她已经享受西蒙太多次恩惠,必须给予回报。

她能给的,只有处子之身。

于是,她站了起来。

慢慢地,轻轻地,脱下身上的睡衣。

她心有不愿。

但又不知如何抗拒。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借口:“我希望第一次在17岁生日。”

这是一个试探。

也是她最后的挣扎。

如果是一般男人,肯定把持不住汹涌的欲望。

但西蒙完全看穿林恩的小心思。

他走上前,

帮林恩把衣服一件件穿回去。

他知道,给予女孩尊重,就是获得她芳心的最佳法宝。

林恩果然上套了。

她的眼里,被蒙上了心动的色彩。

彼时,

少女还不理解,成人世界的复杂。

她以为遇到了真爱,甚至窃喜,通往上流社会的未来已经唾手可及。

好逸恶劳。

从来都是最真实的人性。

林恩见过繁华。

再回到原本的生活,不屑的心态悄然生起。

看见夜里刷锅的母亲。

从前,她是心疼。

如今,只觉厌倦。

她辱骂曾经对她最有期望的女老师。

并表示:“如果继续待在学校,就只能像你那样,过上无聊枯燥的生活。”

她甚至指责女校长。

在校长室里,大谈读书无用论。

她原本是学校的重点栽培对象。

每个人都认可,她一定能顺利考上牛津大学。

但在高考前一年。

上帝似乎有意给她一个考验,派了一个“完美男人”出现在她身边。

过早地,轻易地,走进上流社会的林恩,发现曾经埋头苦读是多么浪费时间。

与靠自己对比,找一个有钱男人简单多了。

是呀。

在虚荣面前,有多少人能抵抗得住?

有时,自尊在欲望面前,就是一文不值。

休学后,林恩成了西蒙的女人。

她仿佛真的过上了好日子。

在西蒙的安排下,她来到了牛津。

坐着豪车,路过了曾经遥不可及的牛津大学。

她甚至去了巴黎。

穿着昂贵的连衣裙,和西蒙肆意游玩。

看起来,和真的名媛毫无区别。

她好像从来就生在此处。

西蒙成了她唯一的依靠。

她的信仰。

她的神明。

1961年。

林恩17岁生日那天。

她在那辆棕红色的豪车,主动奉献了初吻。

她随西蒙去了宾馆。

主动脱下了衣服,躺进了床里,和西蒙缠绵在一起。

初夜并不愉快。

西蒙总是喊她“米妮”,即便她一再说不喜欢。

他甚至拿来了一根香蕉,调侃道:“我想我们可以用这玩意先来联系一下。”

林恩第一次感觉到了被羞辱。

她曾经以为的翩翩君子,似乎并不是西蒙的真面目。

但她已经没有退路。

为了西蒙,她已经放弃了所有。

林恩和西蒙一起了2年。

从16岁到18岁。

一个少女最好的年龄。

18岁那年,

在一次聚会结束后,西蒙忽然向林恩求了婚。

林恩高兴极了。

她等这一刻,已经等了2年。

然而,她并不知道,前方等待她的,将是足以摧毁一生的重击。

那是在订婚宴。

西蒙载着林恩一家,

前往餐厅。

途中,西蒙下车去加油。

林恩漫不经心的打开了车里的储藏格。

里面装满了信。

她细看,上面每一封的收件人都写着:“先生和太太。”

林恩脑袋瞬间白了。

耳朵嗡嗡作响。

西蒙原来是有妇之夫?!

更荒唐的是,

林恩发现,原来西蒙一家就住在自己家附近。

她家在街尾。

西蒙家在街头。

相遇是蓄谋已久。

相恋是风花雪月。

所谓“真爱”,不过是一场婚外情。

林恩疯狂质问西蒙:“你有妻子,怎么还敢跟我求婚?”

西蒙低下头:“你给我一点时间处理……”

但现实是,西蒙压根没想过,处理任何事情。

林恩要求西蒙和她父母解释。

西蒙让林恩先进屋,自己稍后就进去。

然而,当林恩刚在家里坐下时,屋外就传来了一阵打火声。

车光一闪而过。

照亮了林恩哭花的脸。

西蒙就这样不告而别了。

林恩越想越不甘心。

她跑到西蒙家门前,想要告诉西蒙太太真相。

但结局却是再一次自取其辱。

原来,西蒙是惯性出轨,西蒙太太早知晓丈夫在外四处风流。

她看着眼前这个十几岁的小女孩。

连连叹息:“你没怀孕吧?因为之前发生过。”

林恩彻底绝望了。

一切都是一个骗局。

奢华的生活、甜言蜜语、山盟海誓,都不过是谎言。

林恩真的没察觉西蒙不对劲吗?

不可能。

在林恩的自传《An Education》,她清楚指出,2年里发现的各种蛛丝马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自传《An Education》

她不知道西蒙住哪。

不知道西蒙的具体工作。

就连西蒙的年龄,她都不大清楚。

但她选择不闻不问。

因为,她害怕问了之后,她就会失去握在手中的“幸福”。

2年里,她见过西蒙许多黑暗面。

有一次,她陪着西蒙工作。

她发现,西蒙和朋友竟利用职务之便,偷窃一个老太太家中的名画。

还有一次,

她被书店职员拦了下来。

那个人问:“你怎么没和西蒙·普雷瓦尔斯基一起过来?”

她愣住了。

因为,她根本不认识这个名字。

那个职员抱怨道:“你告诉他,我不会再接受他的空头支票,我已经报警了。”

如今想来,

西蒙连名字可能都是假的。

西蒙曾对林恩说:“高级的餐点、奢华的生活都不是白来的,一切都有代价。”

林恩接受了这个所谓的“代价”。

从此不再过问。

她不愿再回到那个落后的小镇。

不愿再面对父母无止尽的苛求。

为了摆脱这一切,她选择盲从,即便知道有巨大风险。

很多人说,林恩活该。

多年后,林恩也认可了这个说法。

但在她的爱慕虚荣背后,推波助澜的其实是她的父母。

林恩父母是新移民。

她的家庭,是非常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移民家庭。

这对夫妻对女儿只有一个期望——

考入牛津大学。

牛津大学在他们的生活里,充当着“跨越阶级”的媒介。

而林恩则是他们摆脱贫困的工具。

从小,林恩就展现出极高的艺术天赋。

她喜爱音乐。

对大提琴很有兴趣。

但是,林恩父母却硬生生剥夺了这个兴趣。

她的生活只有学习。

枯燥。

乏味。

机械化。

任何兴趣,都必须对考上牛津大学有帮助,才能存在。

否则,一切都是不划算的。

林恩的爱情也是受控的。

她曾有过几个不错的追求对象。

但都一一被父亲赶走。

因为,这些男生对林恩年龄相仿,家境普通,压根给不了他们家任何好处。

所以,当西蒙出现时,林恩父母看到希望。

身穿昂贵的西装。

有着优雅的口音。

说着成熟的话语。

这在林恩父母看来,就是「有钱人」的象征。

他们破例让西蒙一再带走林恩。

先是约会。

后是过夜。

最后,甚至连去巴黎旅游都准许了。

他们默许了西蒙的行为。

甚至,鼓励林恩努力留住西蒙的心。

一个心碎的真相是:

林恩父母早就察觉,西蒙有所不妥。

但他们被欲望蒙蔽了。

他们自欺欺人:“是我多心了。”

西蒙求婚当晚,她没有马上答应,而是回家和父母商量。

但父母却彻底击碎了她的信仰。

父母极力赞成,林恩和西蒙结婚。

他们认为,

费尽心思去牛津大学,最后也是为了找一个有钱人。

而现在,一个现成的有钱人就在面前,牛津大学已经成了不必要的选项。

这是她第一次知道,她的存在价值是「嫁给有钱人」。

她的自尊不重要。

她的爱情不重要。

唯有名利,才是父母的最终目的。

电影结尾,林恩非常幸运。

她还是考上了牛津,甚至找到了一个不错的男友。

男友还邀约她去巴黎。

但现实不是那样的。

进了牛津大学的林恩,一改过去的保守,开始和许多男生发生关系。

她被嘲讽是“easy girl”。

从没有男生,邀约过她去巴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学毕业后,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著名成人杂志《阁楼》当记者。

她出版过3本书籍。

都与性有关。

其中,最为人熟悉的,叫《如何在床上搞定你的男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一生都在与自我怀疑作斗争。

她的父母,视她为工具。

一直嫌弃她,贬低她,利用她。

即便她拥有了高学历。

成了名记者和名作家。

她的价值观,早在出生时,就被父母扭曲。

她从未被看见。

所以,当西蒙出现时,她几乎不可能抵抗得了。

他几近完美。

给她爱,给她荣华富贵,给她主宰人生的权力。

她即便知道,

西蒙是一个骗子,她依旧无法离开。

在自传《An Education》里,她提到最多的词,是“背叛”。

西蒙是背叛。

父母是背叛。

最后,连她也选择了背叛自我。

她疯狂与他人发生关系,不过是一种逃避。

她的世界已经没了光。

所以,她也就需要更深的伤痛,合理化一个道理:

原来世界,真的是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