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只会对孩子发脾气?是无能的父母

02合理表达怎样做?

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都说发脾气是最无能、最无用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长应该也发现了,这样不仅不能帮孩子解决问题,反而会招致更大的反叛。

“我是为了你好,你怎么还不知道呢?”

“赶紧去做……”

语气当中透露着不耐烦,可你知道吗?有时孩子其实已经开始想做了,但一听到这样负面的话,就会自动调成静音模式,不再积极应对,反倒在心中积累了逆反情绪。

你以为这样做是在引导孩子做出正确行为,但实际上最无效,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是否也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教育问题上,针对于孩子最没有用的三个办法是,讲道理,发脾气,以及刻意感动。

如果硬要在这三个当中选出一个最差的,那估计是发脾气吧,对孩子伤害最大,而且价值最少,否则要小心孩子“情绪静音”。

之前看到一位妈妈在群里分享,说这几天孩子变得不愿意说话了。

她回忆说,前几天孩子做幼儿园手工作业时遇到了难题,想请她帮忙,可当时忙着别的家务,没时间理,就跟他说“你都这么大了,难道不会自己做吗?”

孩子委屈巴巴地就走开了,可没想到过一会儿又过来了,不说话,就眼睁睁地看着她。妈妈又问:“这么简单你都不会?你是怎么上幼儿园的?”

最后孩子干脆把做了一点的手工撕掉了一个小角,这下她就更生气了,之后就变成了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在意的真的是手工作业的事吗?不是,只是家长的关注和态度而已,他希望得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可家长经常不耐烦或者直接敷衍打发,于是只能隐藏自我,觉得家长不够爱自己。

当然啦,家长也是人,是人就会有脾气,尤其孩子烦人的时候,火气上来了真是下不去。其实家长真的不用压制情绪,尤其是愤怒时,愤怒本身是正确的,只是要正确表达。

这样孩子也会感受到家长情绪的变化,只有你接纳了自己的愤怒情绪,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发了脾气也别怕,你还可以这样补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正确说出愤怒

家长生气时,很容易直接用“我”字开头,看似处在主导的地位,但已经对孩子造成了威胁。比如“看你怎么办!”或者“我就说你做不好,我现在很生气。”

经常用这样的语气说话,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正向语言表达愤怒,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比如“我看见玩具就在地上”,“我看见你把本子给撕坏了”,说出自己真实看到的事情,不要对其进行评价,孩子自己就会去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攻击孩子的人品和性格,比如你怎么这么没有用?别人拿了你的玩具,怎么就不知道往回抢?

对人格的抨击,会让孩子更加不自信。

2、找相对温和的方式发泄

家长如果真的非常生气,可以直接告诉孩子“现在我要去冷静一下”。

在家里面设置一个冷静角,远离生气源,能让自己慢慢冷静下来,告诉孩子你要去做什么,这样他才能够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家长群或者朋友吐吐槽,说说心事,这样能缓解自己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和孩子换位思考

家长很容易想,为什么孩子不能理解自己现在非常生气的心理呢?实际上,你也没有试着去理解孩子,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亲子之间相处,也是要以心比心的,如果总是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很容易变得片面,这样于任何事情都无益。

其实家长可以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进行身份互换,让孩子当一次妈妈,妈妈当孩子。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模拟,让孩子感受到当妈妈的不容易,也真正体会到妈妈对他的爱。

与此同时,还引导孩子去做一些正确的事情,并在这个过程当中让孩子建立同理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也是一个有自尊心的人,而且通常还很强,家长一定要用体验的方式,带他一起感受成长的快乐,被鼓励和重视的孩子,才会成长得阳光积极。

有效的沟通,合理的表达,高效的陪伴,就是让孩子更好表达情绪的方式,智慧的家长一定要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