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中国城市报:王淮

来源:香港商報

7月初,採風團抵達武陟縣產業新城,美麗的龍澤湖、鳳儀湖公園讓我們眼前一亮。

透過水系生態,感受城市的溫潤與靈動

陽光照耀下湖面如鏡,湖水清澈見底,時見魚兒成群遊動,偶有水鳥劃水而翔,叢叢蘆葦曼舞青紗,鬱郁水草隨風搖曳。湖岸邊坪草鋪茵,綠樹掩映,公園四周高樓林立,美不勝收。真是:「城在林中修,水在城中流;路在綠中臥,人在景中游。」微風過處,龍澤湖和鳳儀湖眨着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顧盼生輝,風情萬種,為武陟這座古老的河防重地平添了幾份靈動和神韻。

兩湖公園佔地約450畝,其中水域面積約120畝。每天早晨和晚上,公園裡遊人如織,這裡已經成市民休閑和鍛煉的好去處。周邊的小區樓房一經開盤,就被搶購一空,大部分購買者來自鄭州和焦作,因為鄭州市高新區到這裡走高速只需要20分鐘車程,這說明武陟縣「為人造城,以城留人」的戰略目標實現了。

如果只有產業落地而沒有人才導入,產業新城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為了讓人才進得來、留得住、生活好,武陟產業新城運營商華夏幸福公司在建設伊始,就秉持「產城融合」的發展理念,在充分發揮自身產業聚合優勢的前提下,對標一線城市,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配套,按照「中國城市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優化」的「三生」標準,為企業入駐和居民生活營造宜居宜業的怡人環境,從環境、交通、安全等各方面提供堅實保障。

焦作市委副書記、市長徐衣顯(中)在武陟調研「兩山兩拳」文化旅遊走廊建設编辑

為了營造「三生環境」,華夏幸福公司在「水」與「綠」上大做文章,因為這兩點是生態建設的關鍵,也是城市發展的亮點。華夏幸福公司將城市生活廢水處理過的中水,通過全過程生態修復提升,並將提質後的清水「補充」到自然水系中,為龍澤湖、鳳儀湖注入了豐沛的水源,與公園景觀組成產業新城核心區的生態底板,構築起了產業新城的中軸水系景觀帶,實現了自然和社會之間的二元水循環,為城市水環境治理提供了寶貴經驗。產業新城水系建設和城市中水再利用技術得到國家水利部、國家生態評估調研組和河南省委主要領導的稱讚。

武陟產業新城以科學合理的布局、良好和諧的生態、功能齊備的服務贏得了各方人士的喜愛和歡迎,逐步呈現內聯外通、水道引領、綠水與城市融合的新形態,成為了武陟乃至焦作的城市「封面」,是宜居宜業宜游的魅力新地標,成為「鄭、焦、洛一體化」和大鄭州經濟圈的「橋頭堡」。

高品質的新城環境,自然引發眾多企業和個體紛紛入駐,掀起學子歸鄉創業熱潮。40多家中小科技企業慕名而來,進駐智能硬件產業園,阿里雲在武陟的首個縣域雙創基地也正式啟動。

「武陟產業新城的水系處理系統是對黃河治水文化的繼承和發揚,」焦作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宮松奇認為,其在打造水系生態的過程中,使用的沉水植被構建技術和水生動物構建工程,都是國內最先進的水處理技術,這充分說明人類在治水和利用水資源的道路上永無止境。透過兩個湖泊,觸摸到一座城的溫度,我們徹頭徹尾地愛上她。

走進展館,讀懂城市的現在和未來

寬闊通暢的鄭北大道、覃懷大道,清新別緻的嘉應觀門戶公園坡地景觀,碧波蕩漾的雙湖,拔地而起的樓群,靜謐的阿里雲創新中心,繁忙的物流港,窗明几淨的現代化車間……

在武陟規劃展覽館寬大的電子屏幕上,現場適時傳送的一幅幅生動鮮活的圖片影像、詳實有力的數據以及極具感染力的宣傳片,讓我們深切感受了產業新城的高端、大氣和勃勃生機,在過去和現在影像資料的對比中,我們見證了武陟這座小城在短短三年多時間裏發生的華麗蝶變。

武陟產業新城兩湖公園遠眺 雒長雨/攝影 编辑

走進武陟規劃展覽館,我們更是眼前一亮,展覽館佔地面積約39.75畝,總投資約1.4億元,是集展覽展示、辦公會議、商務接待等為一體的綜合型服務中心。展館兩層,建築高度約24米,建築面積約10300平方米,其中展陳面積約3200平方米,分七大篇章從文化、歷史、產業、生態、規劃、民生等方面全方位的介紹武陟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在這裡不僅可以了解武陟縣的空間格局演變、發展戰略、總體規劃及規劃編製,還可以清晰的看到武陟的前世、今生和未來。

展覽館的設計匠心獨具,體現了厚重的黃河文化。展館建築方案由「中國館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先生主創,以武陟濃厚的中原文化背景為切入點,從鼎的形象提取意向,總體上形成圍繞中心展廳的布局,造型簡潔明了,空間豐富多變,館內構圖參考中原傳統建築特點,形成豐富層次,展現中原文化的厚重感。同時,在立面融入仰韶文化陶器上的紋理,進一步加強中原文化在建築形象上的表現。

展館內的燈光、音響、影線傳輸都採用了最先進的技術,整個產業新城的每一個地點、每一個變化都會適時傳送在會議中心,這裡是智慧產業新城的中心控制機關。展覽館成為產業新城眾多建築群的組成部分,是武陟新的標誌性建築。通過展覽館的規劃設計和先進技術的運用,我們可以感受到發展產業新城的定位之高、決心之大和運作之工。

武陟縣委書記秦迎軍向記者介紹了發展產業新城的初衷和決策過程。秦迎軍說,武陟縣地理位置極其優越,距鄭州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僅20多公里;距新鄭國際機場直線距離約66公里;乘坐城際高鐵20分鐘即達鄭州火車站,屬於鄭州「一刻鐘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鄭州大都市自然形成的經濟圈將挾裹着武陟跟隨向前。「鄭焦一體化融合發展」需要武陟這樣區位位置優越、經濟基礎良好、交通運輸發達的節點城市來充當產業鏈和價值鏈的鏈接環節,武陟處於二城中間,承接作用非常凸顯,可以說是雙方融合的橋頭堡,是兩地功能互補的衛星城。

武陟產業新城兩湖公園遠眺 雒長雨/攝影 编辑

秦迎軍說,是國家的政策和中原城市群建設給武陟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發展機遇,我們牢牢把握這個機遇,決定打造武陟產業新城,定位打造「中原智造,北岸水鄉」,高標準編製完成「戰略規劃、產業規劃、城市設計」等三大城市綜合發展規劃,通過3——5年發展,使其成為中原地區以創新智造為核心的先進制造業增長引擎,率先成為鄭州都市圈的科技製造新高地和中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助推器。

2016年6月,武陟縣人民政府與華夏幸福集團公司簽署PPP合作協議,委託中國產業新城運營商-----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建設運營武陟產業新城,作為華夏幸福深耕中原城市群的首個項目。從此,武陟以產業新城為載體搭上了「鄭焦洛一體化」融合和鄭州大都市經濟圈發展的「順風車」。

通過一座展覽館,邂逅了一座城,我們徹頭徹尾的讀懂她。

產城融合, 「武陟速度」樹立了新標杆

2016年開始,武陟產業新城貫徹「以人為本」的主線,從「造城引人」到「為人造城」,充分考慮產業、生活、生態、生產需求,規劃先行,科學布局,智慧築城,三年多來,已累計完成投資59.2億元,簽約項目69個,累計簽約額201.61億元,創造了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產業落地的「武陟速度」,一個「產業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的產業新城雛形初步顯現。昔日黃河北岸的價值窪地,一舉成長為構築鄭州大都市區的新興增長中心,走出來一條高質量又快速發展的新城市建設與運營之路。

三年多來,按照「北岸水鄉」的定位,新城建設以水為脈,以綠文魂,累計建設綠化道路超30萬平方米,公園綠地面積超30萬平方米,人工水系面積8萬平方米。佔地1600畝的生態濕地公園即將啟動,始終堅持把綠色生態作為產業新城的底板。

三年多來,陸續建成了鄭北大道、覃懷大道、蔡茂路、站前廣場、園區服務中心等一批公基建項目及城市配套項目,創業大廈、原焦高速千村開口、幸福學校、星級酒店、縣委黨校等重大項目也正加速推進。城市運營管理面積近200萬平方米,智慧城市管理指揮中心全天候監測管理新城每個角落,1000多名城市運維人員營造和保障着新城的「綠美亮凈序」,實現了城鄉環衛、物業服務一體化,累計開展各類城市活動、產業論壇、公益志願活動等50多場,參與超30000人次。

武陟產業新城無人機產業園一角 雒長雨/攝影编辑

三年多來,圍繞「中原智造」定位,持續為武陟產業新城導入智能製造裝備、都市食品、現代物流、科技服務四大產業集群,立足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搶抓政策紅利,主動承接鄭州產業外溢,助推產業轉型升級。截至目前,已累計簽約產業項目69家,其中已開工和投入運營企業30餘家。

三年多來,為鼓勵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及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激發返鄉創業人士的熱情,新城初步形成以創業大廈(在建)、智能硬件產業港和智能製造產業港為依託的雙創孵化載體,導入阿里雲創新孵化中心內和城市物聯網平台,不斷加強與鄭州及周邊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為創新發展領域不斷導入高端人才,進而實現區域人才良性循環。其中,智能硬件產業港作為焦作市「三新一高」產業發展的典型代表,被評為全省7個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雙創」基地之一,簽約高新企業代表蘭旗航空、華探檢測入駐。阿里雲創新中心(武陟)基地,作為阿里巴巴在河南省設立的首家,也是全國範圍內唯一設在縣域的雙創基地,該基地已簽約引進40餘家中小科技企業入駐孵化。

三年多來,產業新城依託華夏幸福雄厚的招商力量和產業服務能力,借鑒閑置廠房再利用先進經驗,對原寶爾門業廠房進行租賃再改造,綜合提升園區廠房,緊盯高精尖行業,導入機械人本體及研發組裝企業。截至目前,已快速聚集引進大智、伯淼、豐宏、中航北工等一批機械人企業簽約入園,加速百億級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集群的形成,點亮「智能製造」新名片。

「產城融合」 提高了武陟的區域發展價值,三年多來,產業新城建設累計為縣新增財政收入12億元,推動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在河南省排名從2017年的第68位大幅提升至2018年的第11位,產業新城城市核心起步區(武陟縣特色商業區)居河南省第4位,城市競爭力顯著提升。為武陟本地居民新增就業崗位超過5000個,推動建設安置房民生工程約10萬平方米,為350多戶居民提供新居所,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升。

據介紹,武陟產業新城現已成為「鄭焦一體化首位節點城市的主平台」,得到各方的高度重視與肯定,前來參觀取經的累計超近三萬人次,成為河南產城融合的新標杆。

高質量發展,孕育黃河生態文化長廊上的明珠新城

採訪中,焦作市委副書記、市長徐衣顯,就如何弘揚和發展黃河文化與我們進行了交流和座談。

徐衣顯認為,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焦作不應該缺席。焦作在鄭焦實現經濟融合的同時,也要加強文化的融合。焦作境內沿黃河共有青龍宮、妙樂寺等省級以上文化遺存50處,沿南太行有雲台山、陳家溝等精品旅遊線路,黃河文化資源沉澱豐厚。焦作應該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以及鄭州大都市區一體化發展戰略疊加的戰略機遇期,創新思路,主動作為,將黃河南岸的嵩山、少林拳和北岸的雲台山、太極拳整合起來,強強聯動發展,以此為基礎建好焦作黃河百里生態文化長廊,打造「兩山兩拳」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帶,書寫新時代焦作文旅產業發展新篇章。

徐衣顯強調,這既是對黃河文化的保護和開發,也是對黃河文化的一種繼承和發揚。黃河胸襟萬里,不拒細流,納故吐新,作為新時代的共產黨人,就要敢於發揚黃河的這種開放精神,大整合、大手筆、大運作,創造出弘揚黃河文化的黃鐘大呂,讓黃河文化在造福人民的同時,也向全世界綻放光彩。

「顯而易見,『兩山兩拳』戰略實施和『鄭焦一體化融合發展』的節點落在了武陟縣。」武陟縣縣長申琳說:「武陟處於『兩山兩拳』南北中心點,處於鄭州和焦作的東西交匯點,正好處於十字架的中心,為了強化這種十字支撐作用,武陟縣通過科學分析,量體裁衣,制定實施了『一體兩翼,雙跨融合』的發展戰略,以此拓展城市發展格局,打通融合瓶頸,實現鄭焦一體化的無縫隙對接。」

武陟產業新城兩湖公園遠眺 雒長雨/攝影 编辑

申琳介紹說,「一體」是指中心城區(包括老城區、產業集聚區和產業新城木欒片區),通過提質「雙修」,補齊功能短板,打造生態宜居、充滿活力的現代城市;「兩翼」分別是:東部產業組團,也就是華夏幸福產業新城;西部產業組團,作為帶動縣域東部和西部發展的兩個戰略支點,和焦作南部產業新城相互銜接呼應。

「雙跨融合」是指通過謀劃推進東海大道黃河大橋、詹店黃河大橋,推動武陟跨黃河與鄭州融合發展步伐;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跨沁河城鄉融合發展步伐,構建全域城鎮化發展新格局。產業新城建設就是「一體兩翼,雙跨融合」的引擎器和助推器。

實踐證明,好決策就是好的生產力。產業新城建設不僅促進了武陟經濟社會發展,為武陟帶來了大量的招商引資、城市建設、發展規劃、產業謀劃和創新創業等方面專業人才,還帶來了發展理念的變化,開闊了發展視野,讓武陟實現了與更大的發展平台、更高層次的發展人才、更加專業的團隊合作對接,提升了發展站位,促進了思想的解放提升。

如果說時間是最好的記錄者,那麼城市就是最好的見證者;如果說鋼筋和水是城市的骨血,那麼文化和精神就是城市的靈魂。武陟產業新城已經在鄭焦融合和鄭州大都市區空間格局中找準了定位、劃定了坐標、尋好了路徑,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加速奔跑,一幅幅高質量發展的秀美畫卷正徐徐展開。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個嶄新的武陟,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武陟,會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在古老的黃河岸邊熠熠生輝!(郭軍勝 劉同偉 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