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出身名门,奶奶李菊藕是晚清名臣李鸿章之女,母亲黄逸梵的爷爷黄翼升是清廷长江三省的水师提督。

张爱玲的父母虽然郎才女貌、门当户对,但每日生活里充斥的却是无止境的争吵,随后母亲远走异国他乡,自己则跟着整天抽大烟的父亲生活。

要知道,张爱玲出生在五四运动后的第二年,又是在中西文化冲突最为显著的上海这个大都市。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既流淌着浓烈的中国传统血液,又渗透着新鲜的西方文化,旧式与新式的思想不断在其中发生碰撞,张爱玲成了这样矛盾冲突的“产物”,也锻造了日后自己独特的文字和语言风格。

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虽然名义上是贵族家的子弟,但与其夫张佩纶相比,二者的仕途成就可谓天差地别,如果不是有张爱玲这个女儿,恐怕人们还不知道世上有张志沂这号人物。

贵族遗少张志沂的日子没有翻起多大浪花,抽大烟、嫖C,真是一样都不落下,在当时的战乱情况下,他也只能蹲在家里坐吃山空,哪怕张爱玲的母亲从国外回来 ,也没能把这恶习彻底改过来。

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是位自由女性,她与张志沂的思想格格不入,这也直接影响了两人的感情生活,最后她只能选择远离故土来摆脱自己这段自己憎恨的婚姻。

母亲黄逸梵第一次出国时,张爱玲和她的弟弟只有三四岁的样子,幼时母爱的缺失让她渴望异常。

在张爱玲心中,自己的母亲是美丽的,也是陌生的,更是神秘的。黄逸梵也没有在回国后特别表达自己对女儿的爱,这导致张爱玲对其母的爱渐渐消磨了。

于是,在日后对“母亲形象”写作的小说中,有许多冷漠形象的母亲角色,这些“母亲”不是正常地爱护、关心儿女,而是通过利用、虐待他们,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

有着这样的父亲和母亲,对张爱玲的直接伤害无疑是巨大的,但也在间接中影响了她将来对人物形象的创作与写作风格。

写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句话放在张爱玲身上最合适不过。

因此,无论是写知识男性双重人格的《红玫瑰与白玫瑰》,还是描写被物质和感情欲望奴役的心理变态的《金锁记》,这些代表性小说作品在张爱玲的笔下,写得极为生动和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