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国品智慧,看水浒品人性,看西游品官场,看红楼品女人!四大名著流传了这么多年,仍然被热捧,各种故事我们都能如数家珍,耳熟能详。今天给大家讲讲《水浒传》中一个并不出众的英雄好汉——打虎将李忠。水浒108好汉,凑数的占了一多半,但这“凑数”并不代表一定很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态从来都是很势利的。如果一个人有本事,哪怕德行有亏,也会被尊重和赞叹。反过来,一个人品行不错,本事不大,倒容易被嘲讽和蔑视。

大文学家金圣叹在点评水浒人物的时候,对打虎将李忠曾有过这样一句评价:李忠认得鲁达,鲁达却不记得李忠者,所谓卿自难记,非鲁达过也。或许,鲁达只记得他所仰慕的好汉,对李忠之辈并不会过多留意。

书中写到李忠的部分,是有两种描述手法的。一种通过李忠的生活状态的描写,即在街边刷枪弄棒买药谋生,可见李忠的生活并不宽裕。难怪鲁提辖会说他“不爽利”!在鲁达遇到史进,互通姓名后,去吃酒时,刚好碰到李忠在卖药。史进就说道,这是教我开手的师父。于是鲁达一并邀请去吃酒。

这里面体现三重意思。一重是体现李忠曾教过史进,但相对于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王进,水平还是有差距的;二重暗含李忠处境并不好,不然怎会在街边刷枪弄棒,甚至要求告一圈,让看客给个赏钱;三重点出鲁提辖对李忠的不尊重。看老师的面子,请弟子吃饭,倒还可以。看弟子的面子,请老师吃饭,就是对老师的莫大侮辱了。

鲁达让李忠同去吃酒,并不见得是真心邀请,因为我们的鲁提辖貌似只倾慕名声在外的好汉,看官细品是不是这样。李忠是走江湖的人,是能看出眉眼高低的,所以托词说,“待小子卖了膏药,讨了回钱,一同和提辖去。”这句话其实说的很好,即表明了自己的窘迫,也抬高了鲁提辖的身份。细想来,穷人往往不愿意同有钱人一块吃饭喝酒,容易伤自尊。

李忠这样说,可能也是一种托辞,毕竟与你不熟,毕竟街上偶遇。可是鲁达是如何回应的那?说实话让李忠有些难堪。他说:“谁耐烦等你,去便同去。”这话放到今天,差不多的意思就是,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你自己看着办。

但凡换做其他的梁山头领,像武松这般有脾气的,估计就顶牛了。赤裸裸的打脸,任谁都不能答应。后果比遇到东北人问一句“你瞅啥”还要严重。但李忠毕竟是走江湖的,底层人的隐忍他最熟练。被鲁提辖驱散了围观的人,失了买卖,他也不恼,陪笑着同去吃酒了。当然一般人心里多少是会不舒服的。

李忠属于混的不太好的,当过武师,教过史进,但可能功夫不好,不然不会依然走街串巷。但是他是个厚道的人,为什么这样说那?因为第二天鲁达打死镇关西逃跑后,李忠没有窃喜反倒去找史进商议,如果李忠真对鲁达有意见,就袖手不管了。

鲁达、史进、李忠三人在酒楼上遇到金氏父女的时候,是鲁达要帮助他俩,这个时候鲁达又要史进和李忠两个人一起捐款,客观的说这是一种道德绑架。金氏父女的遭遇固然值得同情,鲁达自己愿意帮助可以,但不应该道德绑架史进和李忠。史进还是有钱的人,但当时李忠确实是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无论情愿与否他毕竟还是拿出了二两银子,客观的说李忠应该也是仁至义尽了。

平心而论,单位有捐款的时候,有几个人内心世界是愿意捐款的?如果说至少捐款两百元,有几个人会捐款两百以上呢?当时鲁达嫌弃李忠拿出的银子太少,把银子退还给了李忠,这实际上是一种羞辱,但李忠忍了,他收回了那二两银子。对于李忠而言,他的确是丢了很大的面子,但一个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又能要求他多少?

三人中,史进的十两不算多,李忠的二两不算少,但鲁达仅从数量上判断是否爽快小气,并说李忠不爽利,这是有失公允的,可见鲁达不智。李忠身价岂可同鲁达、史进相比?二两银子不知道要耍多少天武艺,卖多少药丸才能赚到。可见李忠的忠厚是完全的,不打折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忠的再次出现,已经是桃花山的小寨主了。周通霸占山下刘太公的独女,要跟她成亲。恰巧被鲁智深撞到,把他修理了一顿。周通跑回山上求救,当时是在夜晚,李忠二话不说,备马下山了。从这一细节就能看出,李忠是忠厚的人,并不是“不爽利”。周通被打,说明对方很厉害,李忠不是没有头脑的人,但是却于此不问,可见李忠是非常讲义气的人。

李忠很忠厚,又很讲义气,那么从哪里能看出他有头脑的?这话要接着从上面说,李忠下山找到了和尚,正要开打,但是李忠停住了,并出声询问,:“和尚且休要动手,你的声音好厮熟,你且通个姓名。”万一是认识的人那,可能就制止了一场打斗,减少伤亡。可见,李忠是个很谨慎并且机警的人。

知道是鲁智深后,李忠立马拜倒。之前没有拜,这里却拜了。以前是鲁提辖,现在是杀人犯。但李忠完全没有前倨后恭,依然尊重鲁智深,且并不计较鲁智深曾经对自己的轻视。可见李忠是一个忠厚本分的人,而且是具有侠义心肠的一位好汉,就凭这一点,就羞煞梁山众多好汉。或许也是因为如此,周通才愿意把桃花山寨主的位置让出来,给李忠坐。

鲁智深要周通放过刘太公的女儿。李忠当即应允,直接替周通做了主,但这并不是容易的事儿。李忠所处的位置,难免会得罪一头,但李忠是个做事有智慧的人,几个步骤就将这麻烦事儿给处理了。鲁智深上了山,周通也不好不答应了。

这里面有一个环节,就是鲁智深坏了周通的好事儿,并且打了周通,所以他是不可能待在山上的。况且桃花山原本就是周通的,是周通让给李忠的,把鲁智深留下,就太坑周通了。因此李忠要想办法让鲁智深走,所以盘桓几日后,鲁智深感觉李忠、周通不是爽快人,所以想要离去。这未尝不是李忠故意而为之。

如果李忠真的小气,在送别鲁智深的宴席上,就不会摆放众多的金银酒器,而后让鲁智深给包圆了。所以,把这些金银送给鲁智深,本来就是李忠的主意,但是要照顾到周通的心情,他不能明说,只能让鲁智深强盗一般的带走。这样对自己人也能有个交代,同时也让鲁智深欠了他们的人情。行走江湖,这人情总是要还的。

二人返回山上时,鲁智深早已卷了金银跑了,周通为此还狠狠的骂了一通。从这里可以看出,周通对鲁智深是相当有意见的,只是他在这里不好表现罢了。而后李忠说:“是我不合引他上山,折了你许多东西。我的这一分都与了你。”从他主动给鲁智深金银盘缠,到弥补周通的财产损失,都能看出李忠不是个小气的人,还相当的会处理事情。

在鲁智深、周通、刘太公三者之间,有着强烈的利益冲突,而李忠斡旋其中,从没有厚此薄彼,不能说李忠没有智慧。鲁智深因为偷走了金银,欠了人情,所以后来呼延灼攻打桃花山时,李忠还能提出向鲁智深求救的建议,并料定鲁智深一定会来救。如果当初在桃花山赶走了鲁智深,那一定是江湖陌路,所以对于鲁智深这样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欠下人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纵观水浒好汉,也不都是除暴安良之辈,行事作风也不都是替天行道。就李忠初次出场与鲁达、史进的对比,鲁达是喜欢结交有名望有本事的人,而史进比较自负喜欢意气相投的人,但在人群中能认出开手师父,并且相认,就能看出李忠的忠厚本分。就是在当今社会中,忠厚的人也不至于让人讨厌。

水浒传是强人的世界,要能拳打镇关西,醉打蒋门神,劫得了生辰纲,能攻下朱家庄。像李忠这样的厚道之人,只能碌碌无为,刷枪弄棒,没办法,谁叫你的本事不够豪横那。在强人的世界里,忠厚老实,只能是无用的包装。李忠之辈并不是无用,只是能给与的出场机会并不多。但他的为人,在梁山中都是佼佼者,他有处事能力,能顾全大局,能察言观色,也能仗义救人。

记得赵新楣评价方鸿渐说:“你是个好人,可是全无用处”。在水浒的江湖里,李忠或许就是这样的人吧,他有很高的品质,值得信任托付,却没有过人的本事,最终也不被瞧得起。李忠好像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一样,为了生活,每天刷枪弄棒,赚得几两银钱,上有老下有小,有一家子要养活那。

我们都梦想成为鲁提辖,我们却活成了漂泊异乡的李忠。但好在,忠厚的人不会被赶尽杀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