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明朝最伟大的开国皇帝当属于开天辟地的朱元璋,不过继承他的事业并且发扬光大的就是后面夺位登基的明成祖朱棣。因此他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太好,存在感也比较低。明明功绩不输汉武唐宗,这个污点伴随着其一生无法抹去。
登基当皇帝之后,朱棣同样要面临一个选择。自己有三个儿子,究竟立哪一个为太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每个人的本事都不一样,朱高炽比较仁义,朱高煦比较勇武,靖难之役屡立战功,深得朱棣喜欢。朱棣打天下之前承诺把太子位交给朱高煦,最终还是立了长子朱高炽为太子,我分析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长子朱高炽守卫北平有功,废掉太子位让朱棣于心不忍
当年朱棣带领朱高煦等人南下直取南京的时候,北平老家就是朱高炽在守卫。这时候他表现出了异常的冷静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当时李景隆亲率50万大军想要一举攻克北平,遭到了北平守军顽强抵抗。最终和朱棣军队一起击垮朝廷军队,为最后胜利打下基础。
第二:洪武皇帝在世时,对永乐大帝长子朱高炽印象很好
早在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那时候正好是洪武晚期。朝廷规定每年藩王都要派他的一些儿子前往京城学习,当时老朱正好安排这些公子爷视察军队,其他人表现都不怎么出色。朱高炽是最晚一个到的,跟祖父朱元璋报告说:“当时有一个士兵摔倒了,于是扶他起来并关心伤情”。再加上朱高炽身体比较肥胖等种种因素,朱元璋听到后大喜,对老四说你这个长子以后不得了!
第三:朱高炽是徐皇后的长子,朱棣很爱徐皇后
朱棣和徐皇后的关系有点类似于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关系,他们一辈子相濡以沫携手同行。但徐皇后从来不干预朝政,这是皇明祖训明文规定的,再者说前车之鉴的例子有很多。所以明朝没有后宫外戚干预朝政的例子,徐皇后是开国功臣徐达的大女儿,在洪武初年朱元璋安排了这一场婚事。徐皇后在永乐初年病故之后,朱棣再也没有立过皇后,和其父亲朱元璋一样比较深情。碍于徐皇后的面子,朱棣就算再不喜欢老大,还得立他为太子。
第四:当时内阁大臣解缙说的一句话,“好圣孙”
要知道皇帝立太子要符合民心所向的,全部大臣反对皇帝立太子,皇帝虽然是九五之尊,但也要考虑朝中大臣的面子问题。朱棣当时和皇长孙朱瞻基玩闹,有人传内阁大臣解缙等人前来商谈国事。这些大臣解决不了赈灾的问题,没想到被朱瞻基三言两语给解决。那时候他才十岁不到,解缙直接来了一句“好圣孙”。这句话给了朱棣很大震动,就算自己再不喜欢太子,等到太子百年后皇太孙登基,依然可以把自己的事业发扬光大!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以上四点原因,导致了朱棣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放弃了让次子朱高煦承继大统的想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