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名”明朝皇帝

明穆宗朱载坖(jì),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在位年仅六年,终年三十六岁。很多史书都将明穆宗的名字搞错,起源于《明史·穆宗本纪》将明穆宗朱载坖的名字认定为“载垕”,其实“载垕”是明宗室齐东王的名讳。这真是“不知名”啊,连史书都能写错名字。《明实录》明确记载,“上命皇第三子名载坖,第四子名载圳”。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不知名”皇帝,在位年仅六年的明穆宗做了“隆庆和议”和“隆庆开关”两件大事,为后代明朝的张居正改革,万历新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明朝的中兴做出了巨大的不应该泯灭的贡献。

明穆宗

从小不受待见

隆庆从小就不受待见,理由也很荒唐。嘉靖皇帝听信道士陶仲文 “二龙不能见面”的言论,不肯明确储君,害怕“老龙克小龙”,短自己的阳寿。嘉靖皇帝不仅仅至死都没有立朱载坖为太子,更是对朱载坖非常冷淡,极少与朱载坖相见。隆庆皇帝就是处在一种压抑的环境中长大的,时时需要小心,处处求人,形成了一种求人的心态, 所以等到隆庆登上帝位时,皇帝的权力使用并不是很得心应手,导致他听到张居正要强势地推出改革,隆庆皇帝犹豫不决不敢轻举妄动。但是这完全不妨碍他对明朝做出巨大贡献。

嘉靖皇帝

即位不久,试图革除嘉靖弊政

朱载坖即位之初,一心想着收拾不待见他的父亲嘉靖皇帝时期的弊政。对方士乱国,蒙蔽皇帝,浪费钱财的恶行早已恨之入骨。明穆宗即位之后,将嘉靖皇帝宠信的那些方士王今,刘文斌等人一并逮捕,下狱处死。随后,平反嘉靖皇帝时期的冤假错案。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明代名臣海瑞,朱载坖下令释放因大不敬之罪获狱的海瑞,并且官复原职,海瑞之后还不断高升至大理寺丞。

解决边患问题

嘉靖时期面临蒙古的侵扰和倭寇的的骚扰。朱载坖还在藩邸时,便非常关注国家的边疆。上位之后的明穆宗针对倭寇和蒙古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法。

  • 起用戚继光,抵御倭寇。他一上台,就启用抗倭名将戚继光总管京城门户防卫与东北边防,戚继光的车马阵就是在这时发明的;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想必家喻户晓,戚家军一次又一次的将倭寇打的动弹不得。

戚家军

  • 防御和议和并用。刚刚继位之初,任用曹邦辅为兵部侍郎,与将军王陵都督宣府、大同,总管西北边防。防御蒙古的侵袭。隆庆元年(1567年)九月四日,俺答侵犯大同,朱载坖下诏严格战事守备。十二日,俺答攻陷石州,杀石州知州王亮采,夺取交城、文水。二十一日,土蛮侵犯蓟镇,掳掠昌黎、卢龙,直到滦河。命令宣府、大同总督侍郎王之诰回驻怀来,巡抚都御史曹亨驻兵通州。二十四日,总兵官李世忠救援永平,与俺答激战于抚宁,京师戒严。同年,下令宁夏总兵官雷龙出塞拦击河套诸部,大败河套各部。战略上基本抵御了蒙古的入侵。朱载坖采纳高拱、张居正的建议,与俺答议和。隆庆五年(1570年)三月初八,朱载坖亲自下令执行和蒙古的通贡互市协议,允许册封俺答为顺义王 。同年,边境市场正式开放,各地客商陆续赶到这里,开展贸易活动。同时开展互市贸易,互通有无,缓解与北方蒙古族的矛盾,使北方汉、蒙人民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加强了汉蒙两族人民的团结。北部边境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和平安宁景象,自此以后再也没有爆发蒙古族大规模入侵的事件。史称“隆庆议和”。

解除海禁,促进贸易发展。

朱元璋出于抵御倭寇,维护统治的需要,颁布海禁令。

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涂泽民上书曰“请打开对外贸易,变私下贩卖为公开贩卖”。不久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今福建海澄),并以月港为治所设立海澄县,设立督饷馆,负责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并征税。 同年,朱载坖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隆庆开关促进了民间海外贸易的发展,明朝经济呈现活跃局面。从1567年到1644年这段时间,海外流入明朝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

隆庆开关

死于沉迷女色,春药过度服用

明穆宗朱载垕贪于女色,最后也是死于女色。由于纵欲过度,加上长期服食春药,他的身体每况日下,难以支撑。隆庆六年(1572年)闰三月,宫中传出了朱载垕病危的消息。在休养了两个月之后,他又上朝视事,却又突然头晕目眩,支持不住而回宫。他自知病情不轻,急召高拱、张居正及高仪三人接受顾命,吩咐由太子继位,后病逝于乾清宫。就这样,被女色掏空了身体的朱载垕,匆匆走完了六年的帝王生涯。

写在最后:明穆宗朱载垕在个人上的确存在一定问题。但是在其当政的六年当中,载坖用人不疑,信任大臣。为万历年间的张居正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隆庆时期和万历前期社会稳定,经济比嘉靖朝有重大的改观,使明王朝向一个繁荣时期发展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过渡作用。这位不知名的皇帝值得我们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