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又出新招了,在和中国商业脱钩的路上,印度可能是跑得最快,跟美国跟得最紧的国家之一。

同样,这次印度继续在中国背景的手机应用上做文章,一个月前禁用59款应用远远不够,继续加码。印度这次宣布再禁用47款中国应用程序,对这些被印度网民喜欢、非常好用的应用,要斩尽杀绝。因为这些应有都带有原罪:中国背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政府还没有正式发布关于这项禁令的官方声明,但印度媒体已经铺天盖地开始报道。

中国驻印度使馆发言人在7月28号迅速作出回应,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回答这么一个问题,就是微信被迫限制其在印度用户中,发送和接收消息,中方怎么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言人说中国政府一贯要求中国企业,在遵守国际规则和当地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开展对外合作。印度政府有责任根据市场原则,维护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国际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印合作受到人为损害,不符合印方自己的利益。中方也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这其实不仅仅是针对微信被限制的回应,大使馆方面已经嗅到了印度凶险的气息,59款之外新增47款,印度还在针对另外275款中国手机应用进行审核,总共接近400款应用在印度前景堪忧

中国互联网公司在印度的用户大概有3亿,印度近三分之二的智能手机用户,都下载了中国的应用程序。被禁用、被卸载这些应用之后,用户的感受,不是印度政府需要考虑的事。

相信印度对这些中国背景应用已经“禁意已决”,不会有太多回旋空间。所有的审查和禁用,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所谓的“危害国家安全和用户隐私”。

套路跟美国一模一样,就是泛化所谓“国家安全”概念,然后要拿这个说事的话,一查一个准。

因为只要有一丁点儿文字、图片、视频信息,都可以拿来做文章,上纲上线,也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加罪比自证清白容易太多了。

悲观预期,这个事不会有什么好转的可能,因为对方的目的就是在配合美国的大脱钩,科技脱钩、商业脱钩、资金脱钩、合作脱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对在外企业要求很明确,也很严格,就是必须遵守国际规则和当地法律法规,因为如果被对方抓住把柄的话,对不起,大使馆、外交官根本帮不到你,就算吃官司也没辙。相信这些企业都是非常谨小慎微的在国外生存着。

山雨欲来的时候,哪里有什么真正避风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之前的59款和现在的47款,以及另外在查的275款是动用行政令的话,印度方面还在脱钩的路上憋大招。就是要通过立法,来禁止这些中国货、中国服务,制定法规当然会花一些时间,但这么做就一劳永逸,将“禁用”制度化。

就算以后印度上来一个更开明、更懂商业逻辑的领导人上台,他也无力纠正和改变什么,因为有法律禁止在印度市场使用中国产品,除非这个印度领导人特立独行,有足够胆魄,有能量修改法律,这个难度超高。

所以,印度的动向已经不是高度警惕这么简单了,是在和中国大脱钩的路上一骑绝尘。中方说要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等中国亮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