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出分啦,填报志愿成了考生们高考九九八十一难的最后一难。这时的考生和家长神经都处在紧张状态。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蹭着高考热点在蠢蠢欲动。由于骗子往往非常精准地掌握考生信息,所以像各种推销上大学的电话、信件,这些诈骗活动更加具有迷惑性,如果警惕性不高,就容易“中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份防范指南

记得转给身边有需要的人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查分阶段:“一骗一篡改”

一、提前查询考分

高考结束后,骗子会利用家长和考生急于知晓成绩的心理,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不少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便会迫不及待点开网址链接,手机中的网银等信息就会被链接中的木马病毒窃取。还有的骗子会直接开价,要求家长支付数百元至上千元的价格查询分数,价格不贵,上当的人还不在少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提醒,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中来历不明的链接。如不慎点击,要立即卸载手机上的支付宝等支付工具,确保资金安全,并在备份手机通讯录等重要信息后,将手机重置或恢复出厂设置,或向专业技术人员求助清除病毒。

二、篡改考生志愿

对于寒窗苦读多年的考生来说,自己原本慎重填写的志愿被他人篡改,让人心痛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提醒广大考生,要提高防范意识,妥善保管个人准考证、密码等信息,不要委托他人进行网上信息查询或信息登记操作;志愿必须由本人填报,任何部门、学校、个人无权要求考生提供登录密码或代替考生填报志愿

02

录取阶段:“补录”骗局最易发生

一、伪造录取通知书诈骗

骗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类似此类骗局的手法还有制造虚假的钓鱼网站,骗子的目的就是骗取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提醒,此类骗局中,骗子的准备工作都会非常专业。不仅会使用和原学校相似的校徽、logo,还配备招生简章等资料,填写的大学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样。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应登录教育考试部门网站或主动拨打教育考试部门电话核查,也可到所在地区招生办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切勿相信自己没有报考的院校投递来的录取通知书,更不要轻易转账汇款。

二、分数不够花钱可“补录

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未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还有一些骗局中,骗子谎称有特殊关系,可以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提醒,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一律不能相信。

三、谎称帮忙申请助学金、补贴等

骗子利用一些考生家中经济困难,上大学需要通过助学金交齐学费的情况,冒充高校工作人员、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可以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考生及家长信以为真,汇款给对方,后来发现根本没有这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提醒,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03

假期阶段:谨防三类诈骗

一、机票退改签诈骗

很多考生高考结束后,父母都会支持孩子出去旅游放松一下。一旦收到“飞机故障、行程延误或取消,需要拨打退票电话进行改签或退票”时,就要小心了,这很可能是诈骗分子设下的“圈套”,一旦按照短信中的联系方式退改签,很可能被骗输入“验证码”,将自己卡内的钱转给骗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刷单兼职诈骗

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动动手指,一天的饭钱就赚出来啦?!高考结束后,不少考生会选择在暑期兼职勤工俭学。“网上刷单”足不出户月入过万?往往能吸引到不少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提醒,“刷单兼职”都是骗局,诈骗分子一开始往往给一些报酬,待事主深信不疑后,诱骗其不断刷单,不再返还本金和报酬。因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所有刷单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透露考生个人信息和银行账号

不轻信 不点不明链接 不转账

大家都记好防骗秘诀了吗?

淄川电视台与您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