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塔尔寺藏餐

塔尔寺的藏餐制作技艺与藏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

藏餐的发展变化形成特色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发展阶段从公元6世纪开始。当时吐蕃与中原内地、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而随后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入藏、丝绸之路的开通都大大地丰富和提高了西藏烹调原料的内容和烹调技术的发展。第二,公元13世纪。这时,西藏基本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除了与元朝中央在政治方面的关系更加密切之外,以藏传佛教为纽带,藏族与蒙古族的民间交往也日趋频繁,丰富了藏餐的内涵。第三,从公元18世纪开始,随着与清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内地饮食文化传到青藏高原,内地的各种瓜果、蔬菜、厨具器具,以及烹饪技术都流传到藏区,促进了藏餐烹饪技术的发展。第四,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旅游业的兴起,藏餐饮食文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前提下,新的原料不断增加,烹调技术不断成熟,出现了藏餐、中餐、西餐多种餐饮文化相互融合、优势互补的新格局。塔尔寺僧人的饮食生活也经过汉、蒙古等民族的相互交往积累了丰富的饮食知识和历史沉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塔尔寺藏餐:包子

塔尔寺藏餐:包子的制作

塔尔寺藏餐制作技艺,2017年12月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藏民族的游牧生活,孕育了独具风格的餐饮文化。

由于塔尔寺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条件,塔尔寺藏餐制作在保留藏族餐饮习俗的基础上,融汇周边汉族、蒙古族、土族等民族餐饮特点,无论是从种类上,还是从营养价值上都受到世人瞩目。

塔尔寺藏餐:哲色

由于藏民族、宗教文化背景的影响,寺院僧众饮食的方方面面,诸如礼仪、习俗、禁忌等都带有藏民族的生活特点。塔尔寺饮食文化既独具宗教特色,又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僧众根据三净肉规定(三净肉指非我杀、非为我杀、非亲见杀之),膳食中包括肉食品、素食品。阿卡包子、头巴、哲色米饭、辛、糌粑、酥油、曲拉、锅盔馍馍、翻跟头、牛羊肉等,历来是寺院僧众的传统食品。

塔尔寺藏餐-翻跟头馍馍

塔尔寺饮食文化既具宗教特色,又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塔尔寺僧人的饮食生活,因受藏族、蒙古族游牧生活方式的影响,阿卡包子、糌粑、酥油、曲拉、牛羊肉等历来是寺院僧众的传统食品。寺院僧众的生活离不开茶,因此把始建于公元1689年的大厨房称为大茶坊,尤以五口口径为2.65米、深1.3米大铜锅而闻名藏区。膳食以羊肉手抓、头巴(八宝米饭)、阿卡包子最为著名。

塔尔寺藏餐-大厨房大铜锅(最大的一口直径2.6米,深1.3米)

塔尔寺藏餐主要有:

1、芒嘉(斋茶饭——供养僧众的斋茶饭),一般有三道茶,第一道清茶,第二、三道奶茶,有时还有第四道“头巴”(米饭,八宝饭)。头巴分两种,一种是嘎头(甜米饭),一种是夏头(肉米饭)。

2、藏宴席,一般分为走马席和正宴,在佛事、僧职换任、活佛庆生、接待贵宾(包括大喇嘛、达官贵人)时举办,僧宴一般分六道,依次为:酥油奶茶(糌粑)、哲色(蕨麻米饭)、什样锦(烩菜)、手抓羊肉、阿卡包子、酸奶,有时特加“夏巴列”(馅饼),还有粉汤、熬饭、大烩茶等。

3、塔尔寺僧人多来自寺属六部族,即今青海湟中、平安两地农业区,受青海农民饮食文化的影响,也常做面条、面片、拉面等西北地方饮食。蒸馍(馒头、花卷、月饼)、油炸果、油饼、嘉娄玛等汉藏皆食用的饮食。

奶茶

十样锦大烩菜

塔洋寺藏餐的技艺特色:

1、藏宴席座次:基本按佛位高低和僧官职级大小有序排列。大法台、活佛、大小僧官分排依次盘膝而坐。前面布置小方桌和小条桌,桌上摆有茶果珍馐。根据参加宴会者地位的高低,分10样(干果)至3样(干果)不等。

2、主要饮食:僧众平时主要以面食品、奶类、肉类、阿卡包子和糌粑为主,基本为一日三餐。主要饮料为奶茶,饭后多饮酸奶。塔尔寺主要是农区或半农半牧区饮食风味,有各种农作物,因此荤素搭配得当,工于火候,清鲜,淡爽。

3、特色食品:哲色、头巴、辛、阿卡包子,大多在宴会、芒嘉时做,其特色是: 材料都取之本土,选料严谨,制作精细,是餐中的精品。

4、注重“绿色”和“保健”。藏餐的主要原料大都来自无污染的高原地区,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食品。(陈生龙编辑)

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

酥油糌粑

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