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脂肪肝已超过乙肝成为中国第一大肝病。 1994 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中明确指出,脂肪肝是一种疾病名称。

因此,脂肪肝是一种切切实实的肝脏疾病,而不是所谓的亚健康状态,更不是一种身体出现的正常现象。

那么,

为什么还会有许多人认为脂肪肝不是一种病,只是亚健康?

有一则被媒体广为传播的“暴走妈妈”为儿捐肝的事迹,也许大家还记得。

2009年,湖北武汉一位平凡的母亲,为了能为儿子肝脏活体移植,在本人患有重度的脂肪肝情况下,用了7个月的时间,坚持每天暴走10公里,总计走了两千多公里路,体重减轻了10公斤,最终重度脂肪肝奇迹般地完全消失了,肝脂肪恢复正常,肝移植成功完成。

当这则新闻传遍大江南北时,人们除了由衷地佩服母亲的坚强毅力外,部分人对脂肪肝有了重新的认识,开始怀疑脂肪肝真的像医生说那样危险吗?

另一则是,网络媒体中流传至今的武警某医院病理科主任的观点:“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即:脂肪肝不是病。

其基本依据:

1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所有医学书籍中没有”脂肪肝”这个病名;

2 人体肝内脂肪的多少是动态可变的,脂肪肝是可逆性的;

3导致肝硬化不只是脂肪肝的问题,必须还有别的因素。 据他对认识的病人30年的临床关注,没有发现脂肪肝对肝脏、肌体损害的证据;

4 超声检查被广泛应用后,脂肪肝这个名词才普遍频繁出现。是诊断标准过宽造成的,而且仅靠这种诊断方法也不够准确。可以说:都是B超惹的祸。

他的这些看起来颇有“道理”的观点在坊间广为流传,让很多酗酒、暴饮暴食有不良饮食习惯、肥胖不爱运动,并已有轻度、中度甚至重度脂肪肝的人颇感欣慰,可以不再担心了。因为他们本身就不想改变现在“开心”的生活习惯,这次终于找到了依据。

基于对脂肪肝的长期误解,很多人对在正常体检或检查中,发现了脂肪肝根本不予以重视,也不改变饮食习惯,也不增加运动,任由脂肪肝由轻到重的发展,心想:反正不是病,管他干嘛?

我们先了解一下:

什么是脂肪肝?

脂肪肝(fatty liver)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而言。正常人每100克肝脏湿重约含4~5克脂质。目前医学上确定的标准是:肝细胞里含有的脂肪在5%以下,被列为正常;如果含量在30%以上,可以称为肝的脂肪变性,或者是脂肪堆积,称为脂肪肝。

脂肪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肝病( A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以及特殊类型的脂肪肝。如丙型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营养不良性脂肪肝等。

过去医学界曾认为,脂肪肝是一种肝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理状态,不会引起肝炎和肝纤维化,但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已经证明,脂肪肝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临床最常见的慢性肝病。

目前临床认为

脂肪性肝病是进展为终末期肝病的主要原因。除了可导致肝炎和肝纤维化外,还可促进代谢紊乱,增加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并能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及恶性肿瘤的发生

脂肪肝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单纯性脂肪肝,

第二阶段是脂肪型肝炎,

第三阶段是脂肪性肝纤维化,

第四阶段是脂肪性肝硬化

进入第二个阶段,肝硬化的发病率就比较高了, 到不了第四个阶段,人的身体就会出现代谢问题,比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会大大增加。与此同时,有2/3的肿瘤和脂肪肝有关系,包括结肠癌、直肠癌、肝癌等都与脂肪肝有直接关系。

酒精性肝病发病率高,后果严重,是欧美发达国家肝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意大利Dionysos研究显示,普通成人酒精性肝病患病率为4%。欧洲每年有7万人死于慢性肝病。

近年来,我国居民嗜酒者及居民酒精消耗量增长迅速,酒精性肝病也已成为我国愈来愈重要的慢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欧美等发达国家肝功能异常和慢性肝病最常见的原因,普通成人患病率为20%~30%,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分别占10%~20%和2%~ 3%。

随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流行,亚洲国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增长迅速并呈低龄化趋势,中国上海、广州和香港等发达地区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高达15%并呈进一步增加趋势。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

一般与脂肪肝的程度及其病理分期密切相关,轻度单纯性脂肪肝可无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常在健康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进行肝脏影像学检查时发现,从而确诊脂肪肝。

中度或重度脂肪肝特别是病程长、并发脂肪性肝炎、进展性肝纤维化的患者,临床表现比较明显,与其他慢性肝病一样,出现的症状无特异性,主要的表现有食欲减退、恶心、乏力、肝区疼痛、腹胀,以及右上腹压迫感或胀满感,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肝脏表面光滑,边缘较圆钝,质地正常或稍硬而无明显压痛,肝功能酶学指标异常等,但肝脏肿大程度与病情轻重无关。

临床诊断

虽然肝活检仍然是诊断脂肪肝及其分型和分期的金标准,但是在临床实践中,肝活检诊断往往不太可行。

因此,目前主要依据生化指标和肝脏影像学(B超CT、磁共振)检查诊断。

生化指标主要是血清转氨酶,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迄今为止仍被认为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金标准”。

目前国内外专家都推荐影像学检查为脂肪肝诊断的重要方法。当肝脏脂肪化达到10%时实时超声图像便可出现异常,若肝脏脂肪变达到30%~50%以上时超声多可准确诊断。所以腹部超声检查简便、实用宜行。

脂肪肝是一种多系统疾病

脂肪肝作为一个典型的生活方式病,常伴随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等慢性代谢疾病,这些疾病与脂肪肝互为因果,医学上统称为“代谢综合征”。

脂肪肝是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慢性肾病的高危因素。

同时又有不断的证据显示,脂肪肝与睡眠呼吸暂停、大肠癌、骨质疏松症、牛皮癣及多种内分泌病存在共病相关性。

脂肪肝不仅会引起肝脏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同时也会增加肝外器官并发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而且脂肪肝患者最常见的死因是心血管疾病及肝外恶性肿瘤。

1脂肪肝与心血管疾病

脂肪肝患者往往伴有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

过多的游离脂肪酸不仅可在肝脏沉积形成脂肪肝,而且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或促进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

研究显示,无论谷丙转氨酶(ALT)是否升高,脂肪肝较普通人群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脂肪肝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5倍。

2脂肪肝与糖尿病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脂肪肝与Ⅱ型糖尿病(T2DM)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研究表明脂肪肝是Ⅱ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脂肪肝会显著增加发生糖尿病的风险。糖尿病患者中慢性肝病的死亡风险比普通人群高2~3倍。改善脂肪肝可降低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或通过治疗脂肪肝有利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3脂肪肝与慢性肾病

在脂肪肝患者中,5%~35%的患者常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蛋白尿等慢性肾脏损伤特征。

脂肪肝在慢性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脂肪肝患者慢性肾病年发病率约为1.2%,且脂肪肝的严重程度与慢性肾脏病显著相关,脂肪肝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越重,肾功能损害的风险越高。

4脂肪肝与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是脂肪肝患者最常见的代谢合并症之一,50%~70% 脂肪肝患者伴有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也显著增加脂肪肝患病风险,研究提示,高尿酸血症与脂肪肝互为因果并互相促进对方发生、发展。

脂肪肝如何防治?

脂肪肝的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和诱因,积极控制原发疾病或伴随疾病,如: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尿酸等;

2调整饮食、纠正营养失衡,控制饮酒,改变高油、高盐、高糖、高脂肪饮食习惯,拒绝暴饮暴食。

3 坚持必要的体育锻炼以维持理想体重。肥胖者要想办法减肥,因为,如果到了脂肪型肝炎,只有体重下降10%以上,转氨酶才会有改善。

4必要时辅以保肝、抗炎、抗纤维化类药物;

5已发生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需要防治门脉高压和肝功能衰竭的并发症,有条件者可考虑进行肝移植治疗。

总而言之,脂肪肝不是亚健康,而一种可逆的慢性疾病,只要早期重视它,完全可以治愈,并且有效阻止或缓解由它引发的重大疾病发生、发展。

方法很简单:管住嘴,迈开腿

相信每一个人都能做到!

参考文献:
高冀蓉.你了解脂肪性肝病吗[J].《家庭医学:下半月》,2015(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