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时400烈士为壮大声势对敌宣称有800人,在上海四行仓库孤军奋战的故事。从影片预告的剪辑上看,《八佰》着重宣扬了面对敌人永不退缩,以一当十浴血奋战的英雄精神。故事本身积极正能量,必须被肯定。但为什么会被撤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忆我们在高中的历史课堂,每个人都会清楚的记起关于1937年的一些事。那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攻入南京城,人类史上最惨无人道的,长达40多天的南京大屠杀发生。虽然至今仍有日本的右翼分子未承认这个历史现实,但有些事发生了就是印记,它不像飞鸟飞过窗户,就会了无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把这种现象叫做“烙印”,烙印在中国古代就有,在不同的部落或者群体中,烙印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荣誉或耻辱。一个烙印里被封存的故事,会随着时间的演变,会衍生出很多的版本,但真相永远都不会被埋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当了解真相的人,听见有人说一个烙印里虚假的故事时,就会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当场给造假的人一巴掌。

《八佰》其实就是关于历史烙印的一份艺术,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导演的作品,也不是一部单纯的电影,而是一群人对自己内心关于道德评判和群体尊严的维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以为八百勇士血战到底流尽到最后一滴血? 错, 八百勇士实际只有四百人,谢晋元副团长带领这四百人坚守四天四夜,然后受蒋介石命令撤进租界,蒋介石命令守四行唯一的目的就是给西方国家做做样子,样子做到了就行了。 蒋介石命令谢晋元所部上缴武器进入租界,被隔离在意大利防区的胶州路,当时是租界收容难民的难民营。这“八佰”壮士在难民营里一住就是四年,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占领租界,难民营全体变俘虏干苦力,直到46年才从各地收集到了一百多人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关于后来从四行仓库撤退的原因是在四行仓库东南角方向一百米不到的位置矗立着两个巨大的煤气罐,一旦日军炮弹偏离煤气罐爆炸起火,那将是危及租界民众的大事,半个上海也要受到波及,公共租界当局通过外交途径照会中国政府要求从人道的立场下令孤军撤退,避免无谓牺牲,军令如山,谢晋元权衡再三,顾全大局,接受的命令(当时全体官兵已经做好以身殉国的准备了)

另外,官兵们之所以没离开租界,是因为租界是迫于日军压力租界工部局不放人。

谢晋元最后也在租界之中被日军收买的叛徒给杀害了(也可见日军对谢晋元之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影片未上映之前,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历史真相是什么,让观众先知道,避免被失德的作品引导错了方向,毕竟这是全新的世界,喜欢电影的人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心酸和艰辛,不知道真相,最重要的我们距离1937那个历史年,已经83年,将近1个世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我想读了这篇评论的朋友必须和我有一个共识:我们要正确地对待一部艺术作品,艺术确实有改变航向的力量,但并不是每一个艺术作品都能够改变航向,相反能够改变航向的作品少之又少,是被无数真理验证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