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进行常识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让幼儿得到全面发展,使他们聪明起来。因此家长要丰富幼儿关于自然和社会方面粗浅的知识。常识教育主要内容是社会方面和自然方面的常识事物,也即幼儿周围的一切事物。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教育内容当然就不能统一起来。但一般不外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关系方面:家庭用具方面:生活方面:自然方面:社会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庭对幼儿进行常识教育常用的方法:

(一)观察法:这是让幼儿认识自然和社会的主要方法,也即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有意识地去认识各种事物和现象。例如观察小蝌蚪的生长发育过程,观察兔子的外形,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观察工人叔叔盖房子等。幼儿往往不会观察,东看看,西瞧瞧,抓不住要领。家长带幼儿到动物园去看猴子,幼儿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到嘻戏的猴子身上,忘了观察猴子的外形,因此要引导幼儿有顺序仔细地观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家长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幼儿看看猴子的头、身、四肢和尾,帮助幼儿认识猴子的主要外形,这样幼儿既掌握了猴子的外形特征,又发展了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经过家长多次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开扩了幼儿视野,增加了知识,加深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实践法:有条件的家庭在自己庭园或凉台上种植一些花草树木,饲养一些小金鱼等。家长要不失时机的为幼儿提供实践的机会,在家长指导下要求幼儿去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例如让幼儿给鱼喂食,或给花浇水。家长要做到有布置有检查,帮助幼儿顺利完成任务,并进行恰当的表扬和鼓励。对幼儿在劳动中不好的表现,如不负责任、草率等,家长不能姑息,应进行教育。通过幼儿的实践,提高幼儿劳动兴趣,掌握一定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幼儿认真劳动,爱惜劳动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在玩中学:家长要因地因时制宜,尽量和幼儿在一起,利用一切机会,使幼儿在玩乐中获得知识。例如晚饭后带领幼儿散步,启发幼儿看落日的余晖,和幼儿一起挖要出土的知了,假日领幼儿爬山游园,这一切都会给幼儿带来极大的欢乐。在幼儿兴高采烈的时候,便培养了幼儿的兴趣和爱好,扩大眼界、增长了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要正确回答幼儿的“为什么”:幼儿对周围一切事物感到新鲜好奇,因而有常向家长提“什么”的特点。例如他问“为什么小鸟会飞,我不会飞?”、“为什么汽车开得那么快?”、“为什么小鱼 在水里不会淹死?”提出这些问题是幼儿想要认识世界,是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候,对幼儿提出“为什么”,有的家长认为他在身边纠缠不休,是捣乱,因而大声训斥,警告他“不要影响自己的工作。”有的推说“不知道”,有的不懂装懂,乱回答,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态度,会大大挫伤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压抑了幼儿去认识世界、探求真理的积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家长要正确对待幼儿提出的“为什么”,用浅近易懂的语言,耐心为幼儿解答疑难。过于深奥的不是幼儿所能了解接受的知识,家长可启发幼儿“等你长大,好好学习,老师会教给你许多知识,到那时你就懂了。”总之,家长要引导幼儿用“为什么”这把金钥匙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