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月禾

有一天上午,我和孩子爸爸带着三岁的孩子去医院。

根据医生的清单,我们需要去医院对面的大厦自行购买一种药品。

我们牵着孩子走出医院的大门,在等红绿灯时,我们看到旁边的报刊亭有很多玩具,摆放在柜台前低矮的地方。

三岁的孩子顿时瞪大了双眼,不走了。

“妈妈,我要买一个泡泡机,可以吗?”孩子充满期待地问我。

“我们先去拿药再决定好吗?”这是我的缓兵之计。

“不行!”孩子开始变得强硬起来。

我假装没听到他说什么,我开始保持沉默。

他转向爸爸:“爸爸,你可以买一个泡泡机让我开心一下吗?”

这话一出口,逗得爸爸乐了。

但爸爸也委婉地拒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年来,我们在育儿的问题上曾达成很多共识,其中一条就是:不能答应孩子随意买玩具!

正当我们自以为成功拒绝孩子的时候,他开始尖利地吼叫:“我就要买泡泡机!”

孩子刹那像打了鸡血,全脸都红透了!

我心里突然一沉,发现这回问题有点严重。

我牵着他试图往前走,穿过马路,但他拖住我的手,身子重心朝着地面。

我尝试安慰,劝告,但没有任何成效。

孩子只是不停地狠狠跺脚,边吼叫边放声大哭,重复叫着:“我就要买泡泡机!”

我看到爸爸的脸也变得煞白,人行道上我们成了一道焦点。

报刊亭老板带着困惑的眼神盯着我们,一些年轻的父母皱着眉头。过往的爷爷奶奶不时地给出建议:

“这孩子哭得太厉害了!”

“快哄一哄孩子……”

“妈妈赶紧给孩子买一个吧!”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顺从孩子,将导致什么结果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地方住着一个年迈的神仙,他掌握着智慧,问他什么问题,他都能准确无误地答出来。有一天,村里的孩子王把孩子们召集起来,对他们说:我有一个好主意,我的问题,那老家伙肯定答不出来。

我抓到一只小鸟,我把它捂在手里,问那老家伙是死是活的,如果他回答是“活的”,我就假装不知,悄悄掐死它;如果他回答是“死的”,我就让小鸟飞走。

于是,一群孩子拥到神仙那儿,孩子王问神仙:“老神仙,你知道我手里的小鸟是活的还是死的?”

神仙沉默片刻,开口说:“孩子啊,这个答案握在你的手里。

如果父母因为孩子的哭闹而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那么孩子就像掌控了这只小鸟的生死一样,牢牢地掌控了父母的心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会记住这种成功的“体验”,他还会融会贯通,将这种“哭闹威胁法”发扬光大,运用于未来生活的每一件事中。

如果不加节制地给孩子顺从孩子,满足孩子任何物质上的要求,孩子很容易被物欲所刺激,恣情狂妄,重利忘义,孩子将会逐渐丧失自己的良知,甚至损害人类的利益。

教育家卢梭曾说:如果想毁掉一个孩子,那么就事事顺从他。

可见,家庭教育中,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一定是深谙拒绝孩子的父母。

何炅在谈到父亲对自己的教育时说,小时候,我曾跟父亲提过很多要求,父亲没有满足我。但父亲的拒绝方法并没有让我感到难堪或失落,至今回想起来,我心里还倍感温暖。

几年前,一个母亲去监狱探望儿子,突然被儿子咬掉自己的乳头。

周围的警员都很不解,犯人随后哭着怒斥母亲:是你毁了我的一生!如果不是你,总是满足我的要求,我怎么会变成杀人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事满足孩子,可以直接将孩子的人生推向地狱。

当孩子长大成人,孩子不会因为父母小时候的对自己的顺从,而心存感恩,相反,孩子会记恨父母一辈子。

心理学上提到一个词叫“感觉阈限”,如果孩子的感觉阈限降低,再多物质上的满足,也很难让孩子有幸福感。

过多地满足孩子,还会发生什么?

  • 孩子会不珍惜得来的东西,不愿意深入地思考和探索
  • 孩子拥有的东西太多,出门时不知道选哪一个,孩子会出现选择困惑。在未来的人生中,孩子不敢自己做出选择
  • 如果孩子的无理要求每次都可以得到满足,孩子将无法克制欲望的冲动。成人后无法自律,欲望一来就想立刻被满足,这样的孩子,无法耐心等待,无法坚持奋斗,很难获取大的成就。
  • 孩子缺乏对未来的规划能力,习惯于随心所欲,懒散且思维混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知道不能总是满足孩子的欲望,但是不恰当的拒绝方法,也会让孩子的心理蒙上一层失望、焦虑与自卑的阴影,甚至也会让孩子产生怨恨。

以下5种拒绝孩子的方法,供父母们参考:

直接拒绝法

直接拒绝法

父母讲究原则,只要孩子违反已经达成的约定,就果断拒绝。这一招适用于六七岁以后的孩子。六岁之前,不建议父母直截了当地拒绝孩子,因为这样,孩子会感到自己的需求没有受到父母的关注,从而会产生挫败的心理。

但是,建议父母慎用“直接拒绝法”,除非孩子的另一个要求已经被满足,或者孩子正处于一种愉悦的情绪中。

委婉拒绝法

委婉拒绝法

当孩子郑重其事地提出一个无理的要求时,很多父母第一反应就是直接告诉孩子——不行!对孩子来讲,他并明白他的要求不合理,他认为他的要求对自己非常重要。如果父母果断拒绝,孩子会非常不愉快。

为了避免孩子的负面情绪,父母可以找到一些正当的理由,温和地跟孩子提出来,表明不能接受孩子的要求,不是父母故意的,而是有原因的。

生活中,成年人被果断拒绝之后,也会产生挫败、羞耻、怀疑自我甚至自卑的心理。对于孩子来讲,遭到直接拒绝,就更无法避免这样的“心理创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移拒绝法

转移拒绝法

这个方法在很多情况下都适用。父母运用好转移拒绝法,可以缓解亲子关系危机,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时,父母要立刻意识到运用策略拒绝。学会从当前的情境中抽离出来,用另一个不相干的话题覆盖当前的话题。

比如孩子要求我买泡泡机,我就运用了转移拒绝法。

我没有告诉孩子,不可以买。我说先去拿药,然后问孩子医生给你开了什么药?为什么开这个药?你为什么生病了?生病以后你的大脑发育会变得缓慢,大脑的神经元不能建立连接了……

我用另一个话题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进入我设置好的“困境”,孩子开始为自己的身体担心起来,从而不再哭闹。

当我们走到药房之前,他已经变回一个高兴活跃的宝宝,他告诉我:我最喜欢的玩的就是泡泡机和滑滑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补偿拒绝法

补偿拒绝法

有一次六岁的孩子要求买泡泡糖,我拒绝了。

当时在公园里玩,我说,买泡泡糖并不在我们的计划清单里。他被拒绝之后,脸色立刻沉下了,我能看得出他带着一种生气而难过的复杂心理,不愿和别的小朋友一直玩下去。

我先是耐心地询问他,为什么要买泡泡糖?如果现在不能得到泡泡糖会怎么样?

从他的回答里,我知道了泡泡糖对他来说此刻非常重要,他的要求坚定而果断。

我告诉他,我可以先给你一种跟泡泡糖很像的东西,下一次我们计划好,再买泡泡糖。于是我给了他几片口香糖,孩子很满意。

补偿拒绝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拒绝方法,孩子得到补偿之后,不仅感到挽回了“面子”,而且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重视,因此不会轻易产生消极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折中”拒绝法

“折中”拒绝法

所谓“折中拒绝”,就是将孩子的要求拆分、弱化、变成诸多小要求。然后满足其中的一个小要求。

有一次,我的孩子要求我立刻买一本奥特曼卡片。

我说,我今天很忙,有很多工作要完成,我明天给你先买几张吧。

孩子立刻质疑:你要做什么工作?为什么只买几张?

我耐心地解释原因,并且告诉他,明天只能先买几张,大本的卡片非常贵,你如果很想得到,那你需要做家务攒够积分就可以买到。最后,孩子欣然同意了。

这个办法的要点是,重视孩子的要求,同意并接纳孩子的想法。但一定不是立刻执行自己的承诺,而是让孩子等待,之后再逐渐满足孩子。

运用这个办法拒绝孩子,孩子不会感到失落,也不会因为父母折中的拒绝而感受不到父母的爱。

孩子的要求总是千奇百怪,就算是拥有超能力的父母,恐怕也难以招架。对于上述的方法,在面对复杂的情况时,综合运用,有时候更容易解决问题。

你还有哪些有效地拒绝孩子的方法吗?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