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声势浩大的垃圾分类刚拉开序幕, “#快被垃圾分类逼疯的上海居民#”的话题迅速冲上了社交网络热搜榜。

垃圾分类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 今年,受新冠疫情防控影响,公众对于北京垃圾分类的关注没能像上海推行新规时那般火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历史发展来看,早在20年前,我国就将8个城市列为垃圾分类试点,期间,出现过几次垃圾分类的“潮流”,都因为准备不足而没有显著效果。

北京目前的策略是循序渐进,在一批试点社区内,垃圾桶撤除,施行“定点定时”投放,通过社区APP鼓励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随着垃圾分类的实施,北京的社区还会招募曾经的拾荒者,参与到前端垃圾分类的过程中。

垃圾处理主要经历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四个环节。在四个环节中,矛盾主要集中在垃圾分类的“一头一尾”,即垃圾的分类投放和分类处理。

在垃圾分类中,“末端处置决定前端分类”的理念贯穿其中。垃圾如何分类,其实是由垃圾末端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和能力决定的。随着末端处置技术的不断提高,分类标准也会相应调整,将出现更多的专项分类品种。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品晶对于目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提出了不同看法。

“可回收物只要放在一起就始终是一堆混合物,混合物本身没有回收利用价值,纯物质才有价值。由于混合物再利用需要二次分拣,会增加成本。因此,我们提倡可回收物一定要细分类,比如饮料瓶、易拉罐等应该设置单独的收集容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回收物如果没有市场依托和市场需求,它依然是垃圾,最后的去处就同‘其他垃圾‘是一样的,前期分类反而会给城市垃圾处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在垃圾分类中,理念和市场是两码事。实施垃圾分类的前提,是要进行科学的市场调研、评估和规划,若只是为了分类而分类,只会增加额外的社会成本。

垃圾分类产业链可以分为三个环节:上游是居民垃圾分类,主要分为湿垃圾、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中游是环卫,包括垃圾分类、垃圾收运和垃圾转运三个环节;下游是垃圾处置,包括焚烧、填埋、堆肥和回收利用。

一直以来,垃圾分类存在“两头不信任”的尴尬局面:居民认为存在先分后混的问题,如果后端混装混运,前端分好类没有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垃圾处理体系的不同,分类可以由居民做,可以由拾荒者做,可以由政府公职人员做,可以外包给私人公司来做,还可以完全不做。不同地区准备推广怎样的垃圾处理体系,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但是,垃圾分类的方式、要求、具体的责任者一经确定,就应当清晰地体现在法律中,而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是模糊的。这一方面是规划思路还未成熟的体现,另一方面,相关的社会生态问题也的确千头万绪,不易梳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