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正道的光”调研团队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从家庭性教育入手,调查儿童性知识启蒙现状,分析性教育尤其是家庭性教育的困境并提出针对性策略,为儿童性知识普及贡献力量。

为什么要研究性教育?尤其是家庭性教育。

2019年10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提交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一次审议,首次将学校应对未成年人开展性教育纳入,表明了党中央对儿童性教育的重视。性教育对儿童健康安全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而回答孩子性的问题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家庭性教育则是重中之重,但是由于父母的各种顾虑,家庭性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还需相应的对策调整。

基于对性侵儿童案件的高发和多发态势的关注,以及被性侵儿童的低龄化倾向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的12名同学组成暑期社会调研队伍,以家庭性教育为切点,对儿童性教育现状进行调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该团队阅读了大量的文献,收集相关新闻与访谈,先了解儿童性教育现状,再对文献其中新颖且可行的调研角度与调研方法进行总结,确定了以“家庭性教育”为主的调研方向。之后,团队成员访谈了14位小学儿童和8位幼儿园儿童,以简单易懂的问题如“你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吗”了解家长对他们的性教育水平,发现仍有大部分孩子对性的认知是模糊懵懂的,家庭性教育程度也是有差距的。接着团队成员参考相关文献和博硕士研究,并请教指导老师钱莉老师,制作出了一份合格的拥有效度与信度的问卷,问卷由团队成员联系小学和幼儿园的老师发放给家长填写,问卷题目既切合调研主题,又不过分“犀利”,能够照顾到家长的底线与心理。通过对问卷的讨论分析,成员了解到家长对孩子性教育的重视程度,分析出造成家庭性教育差距的原因包括城乡差异,家长的受教育水平、有无正规性教育的经历,以及家长自身对性知识的了解程度等等。当然也有家长认为性这类话题难以启齿,不知如何正确恰当地教导孩子性知识,部分家长甚至把性当做是有伤风化之事,担心性教育会把孩子带坏,以为孩子大些自然可以无师自通等。这些都是家庭性教育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正道的光”调研团队通过分析问卷、阅读文献、聆听专家讲座形成调研报告,并为家庭性教育的困境提出一些参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