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往往并没有那么昏庸不堪,很多时候他们只是一个可悲的“背锅侠”,国家交到他们手中的时候早已经积贫积弱,病入膏肓,非人力所能挽回了。
比如明朝,虽然亡于崇祯,但是从万历怠政,就已经种下祸根,到了明熹宗年间,重用魏忠贤,更是把朝政弄的一塌糊涂。崇祯虽然励精图治,可是国运已不再,最终只能吊死煤山。
清朝的情况也差不多,虽然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宣告大清灭亡。但是这笔账算到一个登基时候只是个孩子的皇帝身上显然不合适。清朝真正的从衰落到衰亡,则跟慈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慈禧太后一生中干的最霸气的一件事应该算是1900年6月21日,向西方列强十一国同时宣战。宣战书也很是霸气,比如指责列强曰:“三十年来,欺凌我国家,侵犯我土地,蹂躏我人民,勒索我财物,日甚一日,无所不至”。最终拿出自己的态度:“大张挞伐、一决雌雄”。
听起来很是解气,然而背后反映的恰恰是慈禧本人的昏庸无知。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慈禧这次大动干戈并非爱国心膨胀,而是私心作祟。
光绪帝想要变法图强,这触动了慈禧的核心利益,因此废了光绪,将其幽禁。这自然引起了西方列强的不满,认为慈禧是在开倒车,把清朝往闭关锁国的老路上引,不利于列强们和中国做生意,攫取财富。所以想要逼慈禧下台,甚至扬言要将她处死。
这个当然不是慈禧所能接受的,一向对列强予取予求的她在膨胀的私心下,展开了疯狂的自保运动,同时向十一国宣战,而最大的依仗居然是那吹嘘“刀砍不进、枪刺不入”的义和团。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是近代国耻,八国联军进占北京城,慈禧仓皇西逃。一直到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后,事情才算告一段落。慈禧也才敢带着光绪从西安返回北京。
当时的交通状况极为落后,只有京汉铁路北京到保定段能通车,从西安到保定就只能走陆路,而这也成了沿途各级官员大献殷勤,投慈禧所好,从而升官发财的大好机会。
《辛丑条约》中,中国需赔款4.5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十几年的收入。如此庞大一笔巨款,连列强都不好意思拿,后来还以各种形式给予了部分返还,比如设立清华大学,设立公费留学名额等。
然而慈禧似乎并没有一点羞愧之感,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在返京的途中依然不忘保持其皇太后的排场,铺张浪费犹有过之。
从西安动身的时间选为1901年秋,沿途首先经过的就是河南。当时的河南巡抚松寿,对迎接御驾之事很是重视。规定沿途开辟3丈6尺宽的御道,每60里设一大行宫,用于过夜。每30里设一小行宫,用于午休。
御道旁每10步放置一个水缸,内贮清水,在御驾到来之前洒在御道的黄土之上,此乃龙不行乾道之意。仅此一项就毁良田无数,至于耗费的钱财,出动的劳力,更是不可计数。
御道已经如此铺张,行宫的建设就更加奢靡了。新乡卫辉府的公署被改建为大行宫。完全按照北京皇宫的式样进行了重新修葺,内设各种宫室,雕梁画栋,油漆一新。
室内的各色装饰,盆景陈设,各季花草均有远道专程送来。为求富丽堂皇,桌椅全部为楠木制造,名人字画挂满房间,床帐裹上黄缎,便盆裹上红缎,极尽奢华之能事。
至于小行宫,虽然只是承载午休的职能,但是档次一点都没有因此而降低。也是仿照皇宫院落而修建,一切陈设和厨房食品应有尽有。
除了行宫,城内还专设一处大厨房,召集来四面八方知名厨师,从中再优中选优,择厨艺精湛者数名,模仿御膳房的做法,重点研究满汉全席中128道菜肴的味道火候,并派专人到外地采购山珍海味、猴头燕窝、银耳鹿茸等各色上品,可谓不惜代价和成本。
这边地方政府忙得不可开交,那边的慈禧和光绪则是边走边玩,时局的衰败完全没有影响太后的好心情。
从西安经潼关一路到洛阳,每逢名胜古迹必然要御驾游览,这一路折腾过来,到达开封已经十月,人疲马倦。
在开封,一行人住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因为慈禧和光绪的生日都在十月,需要在开封大举祝寿。十一月初,御驾再次出发,这时的排场更是煊赫,跟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前面有宦官骑马前导,负责检查道路安全,督促洒水,并且指示两旁群众跪拜迎接。后面紧跟着河南地方武装部队,龙旗招展,以壮声势。
随后就是御前护卫和慈禧光绪所乘坐的八抬大轿,再往后是多达3000辆的各色行李车辆,声势之浩大,与仓皇离京出逃之时不可同日而语。
在大部分走到开封和封邱交界处时,还出现了一次意外。欢迎人员中挤出一个中年妇女,只见她内穿重孝,外套大红,手本上写明了自己是封邱县知县的妻子,因为封邱县实在贫穷,无法完成上级交办的迎接任务,因此知县畏罪自杀,她的夫人只得出面迎接。
因为这个意外,倒是也扫了老佛爷的兴,于是决定不再进封邱县城,仅在小行宫稍作休息,就匆匆赶往延津住宿。该知县用一死换得了全县人的财产得以保全,可悲可叹。
封邱县人民有此“好运”,汲县可就没这么幸运了。在接待工作上,知县力求“尽善尽美”。除了给太后和皇帝供应满汉全席以外,还提供上中下三等酒席,不限人数供应。对于那些不吃酒席的侍卫和宦官,居然还可以折现。
一时间闹得乌烟瘴气,有些人随意吃喝,酒肉随地抛弃,糟蹋粮食无数,有的折完现又跑来大吃大喝。各种乱象笔墨实在难以形容。套用一句诗大概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可怜的汲县百姓。
事后据统计,仅汲县一处上报消耗就达到17万两白银,这回京的一路之费用可想而知。要知道北洋水师的一艘主力舰购买价也不过170万两白银。如果能把这些钱都用在购买军舰上,甲午海战又何至于失败,近代中国又何至于衰败至此。
近代的一些影视作品和网络上的一些言论中,存在为慈禧洗白的迹象。然而当我们拨开历史的面纱,细看那些尘封的真相时,会发现,有些人,有些事真的洗不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