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资本必须傲娇

前头说了好几个饭局,而相比之下,巴菲特饭局则更“不像话”、太“不成体统”了,因为它不是巴老爷说、付钱的人听,也不是反过来由付钱的人说完巴老爷听,他们说了啥全都不是重点,张罗半天,重点就一个,只等吃完饭,买单的人擦擦嘴,吆喝一声:“乡亲们听好了!今天,我,赵一哥!可是跟巴老爷吃过饭了!”然后,工商界、金融业精英人士等喜欢“引爆点”和各类“尖端”“前沿”“朝阳产业”“大蓝海”“潜力股”概念的人,都会伸长了脖子踮起来脚,高呼一句:“哇!我靠,牛X!”接下来的剧情就是请吃饭的人的公司股价上涨一轮或者融资加速一波。

不是金庸迷,但充斥眼耳的金庸大师的影视剧和小说,又总让我想起《笑傲江湖》的画面,进而忍不住回首自己的一路蹒跚。二十五六岁时,我在深圳某港资工厂的HK老板麾下干活,他虽也常批评我,但因应他出生于书香门第,毕业于HK理工大学工科,兼修历史,所以学养深厚,对我的批评和斥责,可谓敦敦教诲,我每每有春风化雨之感,以致我被“娇惯”成了“温室里的花朵”。那时,我每月拿两千大洋薪资。后来,深圳的机械、五金来料加工业日薄西山,我去某“百”字号房企谋求“发展”,面试过程记不全了,但堪称经典的一幕是:HR女士问询我的目标薪酬;我答:三千左右吧;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回击我:你觉得你值这个价吗?她这真可谓“内力”深厚,雄浑霸气,犹如六指琴魔的纤纤玉手轻盈一拨,就会天地变色,江海翻腾,如果对方没点抵挡的内力,就会当场吐血而亡,而功力不那么差的最多会“晕倒在厕所”——那一瞬间我感觉到自己进了个屠宰场,但我仍然故作镇定,程序性地回应了两句,然后礼貌完结了面谈,最终落荒而逃,年少的心,就此慢慢开始结茧:原来,江湖是这样的哈?原来,“资本的血腥”这玩意,确有其事呐。后来的我也在江湖上听到过一个传闻,地产界某大佬,在集团年会上讲话的过程中,面对乌央乌央一大片参会人员,破口大骂某高管,而且是连珠炮似的把对方的母亲和人类生殖器挂在嘴边的那种,而据说被骂的这位高管,事后被关系好到“兄弟级”的哥们关心和“采访”时,说了自己的感受:那时那刻牙根都快咬出血了但只当风儿在耳边吹,同时“劝勉”、“告诫”自己:我没听见,没听见……不是骂我的,不是骂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百元大钞),指引我们向前进……看看,人家这一“掩耳盗铃”的听话之术,那叫一个“真功夫”!相比之下,我这点遭遇真是轻得跟一根鸟毛似的(雅称鸿毛)。只是,话说人为刀殂我为鱼肉,弱势一方没辙是“常态”和“常理”,但你还没成为人家砧板上的肉,人家就开始对你举刀相向——这种如果你确定你受得了、并且自己给自己算一卦——以后真被“千刀万剐”时也顶得住,那你算是“出师”了,“有钱途”!

这些年来,看看自己,我这头猪也还只是头猪,虽然卖价上升了,但涨价的这一截儿,有相当一部分只不过是因为中国人民银行印钞机的性能越来越好、运转效率越来越高;而这家房企也一直相当的财大气粗、腰圆膀阔——毕竟王石同志说过:(搞地产的),阿猫阿狗都赚钱了。只是,不知道那个尊贵、值钱的HR,至今总共将自己卖了多少钱。现在想想,我这样的新世纪“中年油腻男”,不就是这样历经鄙视、羞辱、打击而慢慢炼就的吗?譬如前些日子,华为公司的一句“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就甚得我大国国民特别是“爱国青年”的欢心,不是么?愿你我,还有芸芸众生,都是这盛世中压不垮的猪坚强,打不死的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