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假山,有瀑布,有鲤鱼跃龙门……比星级豪华宾馆毫不逊色的陕西省镇安县新镇安中学终于建成了。请注意几个时间节点:这所学校2015年开始动工建设;镇安县2019年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新镇安中学2020年交付使用;学校总投资7.1亿,但镇安县2019年地方财政收入1.78亿。这所豪华学校是举债建设的,且是在没有摘掉贫困县帽子前就一直按照高标准建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脱贫县的“豪华”校园

“钱学森之问”大家都在回答,答案不是形象工程

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跟国家领导人温总理有一段对话名留青史。钱学森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这个反问句,被称为“钱学森之问”,与“李约瑟难题”并称。李约瑟难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学森

对于钱学森之问,不管是政府官员,还是专家学者,甚至是民间莽夫,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回答。关于教育,社会达成的共识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根据这个共识,国家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国家倡导素质教育,企业家兼慈善家们建了很多所希望学校,公益人士们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捐款捐物,有的还去支教。国家三令五申,不许托欠教师工资。我们看到的结果是:国家的教育条件确实一天比一天好了。

然而,我们的国家出“大师”了吗?

答案令人比较寒心。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出国的,比例相当大的才子不再回来,最有名的是余茂春,南开大学的高才生,成了美国人的高参,专门对付中国。还有更多的出国留学才子,选择了外国国籍。甚至这个国籍是普通老百姓从没有听说过的小国。越来越多的“白眼狼”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出大价钱改革的教育,是不是哪里出问题了?

中国人最好面子,但显然“钱学森之问”的答案不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害死人,因为他只是一个没有内涵的形象,“僵尸”是不是创造人间奇迹的。

建豪华学校没错,错在贫困县建的

许多网友都在吐槽陕西镇安县的豪华中学,惊叹于这所中学之美:有假山,有瀑布,有凉亭,有水车,有栈道,有石拱桥,有鲤鱼跃龙门,有仿唐式建筑屋顶,有石砌栏杆,有天坛祈年殿形状的图书馆,红木铺地,座椅扎花,餐具考究,不知道的,俨然进入了哪个景区,美如人间仙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配以朗朗的读书声,家长们是不是该以此为自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脱贫县的“豪华”校园内景

如果一个城市,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我们就该以这座城市为荣。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最美丽的建筑就是学校。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因为学校的内涵是知识、技术、进步。相对应的,这些国家的政府大楼很普通,象个物业委员会。从这个层面上来理解,其实我们应该为陕西镇安县的领导叫声好,至少他们把钱花在了学校上,而没有花在政府大楼上。孙玉良认为,如果政府有钱搞建筑,最好的建筑就应该是学校、医院、研究院。这象征着城市的文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陕西镇安回应7.1亿建豪华中学

镇安县被吐槽的地方,是该县没有量力而行,举债建学。试想,该县2019年地方财政收入仅仅1.78亿元,却敢花7.1亿元建豪华中学,大大超出了该县的财政能力。这点财政收入举债建学,难道要大家不吃不喝不发工资看学校风景吗?据介绍,该学校需连续12年每年偿还5000余万元贷款,这得背付多大的经济压力啊。这就好比一个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的困难家庭,却贷款举债开着一个凯迪拉克豪车,油钱从哪来?保险买得起吗?打肿脸充胖子会不会开着车饿死?

如果这所豪华学校建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杭州这样的地方,一点也不奇怪。苏州园林冠绝天下,如果再建这样一所这样的中学或大学,我认为是锦上添花。镇安这样重视教育,有点过了。就象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一样,不被上级领导批评才怪呢?

教育的真谛在于精神,大师不是在享受中产生的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

是培养出方方面面的杰出人才,继承并创新人类的文明。

如何培养出杰出的人才,著名教育家、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有一句话:“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另一位著名教育家、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则创造了一个“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时代,而当代著名教育家、原华东师大校长孟宪承在大师们的肩膀上,提出了“大学三理想”概念,在他看来,现代大学的理想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智慧的收获;第二,品性的陶熔;第三,民族和社会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大学

梅贻琦先生对于大学的解释,可说是戳到了某些官员的痛处。这些官员掌握了一定的权力,可以大笔一挥下决策,反正钱又不是他们个人的,用于民生提高自己的政绩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投资教育便成了他们的优先选项。然而,因为他们的见识有限,所谓的投资只能停留在建筑投资这样直观可见的层面上。在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里,官员的工作是形象工程,教师的工作是学术论文发表,学生的工作是考个高分。

中国原创性的基础研究为何那么少,因为原创性的基础研究不能立即带来效益,故从上到下没有人愿意从事那种工作。因为没有人想,当然就没有人干,结果自然是大师罕见,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精致利己主义者。

我们这个时代有没有大师?

答案是肯定的。

教育的改革,应该是大师办学,将教育的权力交到职业教育家手里,而不是掌握在官员手里。学校也不应官僚化,分什么部级、处级、科级,而应以教授、副教授称之。发达国家的大学培养出那么多人才,他们的办学经验我们完全可以拿来借鉴。

至于陕西新镇安中学投巨资于教育投成了“反面典型”,这并不是该县县政府的一己之错,这个所谓的“错误”是整个社会的社会氛围决定的。要记住,大师不是在享受中产生的。因为官员有权力做决策,我所担心的是,这所豪华中学不会被强拆吧?之前陕西秦岭豪华别墅被曝光后受到中央重视,最后惨遭强拆命运。花费巨资建这么好的房子,说拆就拆了,这不是重复浪费吗?即便是牵涉腐败,没收了做其他用途不可以吗?镇安中学也是一样,豪华中学已经建成,钱已经花了,建议不要为了“节俭”的面子而把它毁了。下不为例就是了,拆了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啊。

位卑未敢忘忧国。如何教育、培养出下一代中华民族的接班人,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呼吁改变,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