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

央视新闻发了一篇文章,

题目为“4岁的小金伦,

还不知道父亲已经牺牲了”。

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

我和你们一样,

不知道‘小金伦’是谁,

不知道他的父亲是谁。

但当我看完文章,

突然懂了那句话:

很抱歉,以这样的方式认识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记得这张照片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照片中的人是安徽边检总站民警王璇,

也是小金伦的妈妈。

她的丈夫陈陆,

在安徽抗洪救灾转移群众途中,

不幸牺牲。

在遗体告别仪式上,

王璇撕心痛哭,

向自己的爱人敬礼告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22日早8点,

因连日暴雨,

安徽庐江县的一处大堤突然溃口,

瞬时间大量洪水涌入圩内。

水位飞速上涨,

群众被洪水围困,

急待救援。

危急时刻,

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党委书记、

政治教导员陈陆

登上第一艘船,

带领四艘橡皮艇,

向群众被困的方向全速开进。

途中却不幸遇到激流漩涡,

被淹没在湍急的洪水中,

不幸牺牲。

他的生命停留在34岁……

普通人这一生,

还有几十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但有些人的记忆,

却永远停留在了2020的夏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30日,

陈陆的追悼会在安徽合肥举行,

王璇哭着说:

“陈陆,我想你。”

“我会好好把孩子带大,

特别特别好地带大。”

“我心疼孩子,更心疼陈陆。”

陈陆唯一的一条朋友圈,

是小金伦的出生照。

因为工作繁忙,

他没有时间陪孩子。

每次宝宝在房间里哭,

他就坐在外面流眼泪。

等孩子睡着了,

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璇回忆说,

为了让陈陆多陪孩子玩,

她给他办了一张海洋公园的年卡,

但这张卡却只在办卡当天用了一次。

为了保护小金伦,

家人们对陈陆离开的事情闭口不谈,

只说他是出差去了。

而陈陆给儿子准备的礼物——

一辆消防车模型,

再也不能亲手送给儿子了……

总以为现在的缺失,

未来还有很长的时间用来弥补。

却没想到某天最寻常的告别,

会成为永远的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费正清说:

“每一代人,

都学会了他们要扮演的最后角色,

无非是当下一代人,

进门前用脚踩踏一下的垫子。”

在这个平凡又伟大的家庭,

外公、父亲、母亲,

都尽心尽力扮演了陈陆的垫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陆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

父亲是第一代安徽边防军人,

外公是抗美援朝的老兵。

在家人的影响下,

陈陆心中时刻装着老百姓,

总是冲在危险的最前方。

得知陈陆牺牲的消息,

尽管悲痛欲绝,

母亲陆红仍坚定地说,

“我们的儿子应该冲在前面,

不能让他手下的兵出一点差错。”

“我的孩子不牺牲,

就会有别人的孩子牺牲。”

这个世界上

从没有天生的英雄。

只是因为有人需要,

才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成为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安徽救灾的前线,

还有很多这样的人,

用自己的平凡之躯,

筑成抵挡洪水的防线。

佳乐,00后。

看了他的伤口,我差点哭了出来,

很难想象,本该护肤、美白的年纪,

会有如此粗糙的皮肤。

他的脖子被编织袋勒出了血印,

伤口反复结痂、发炎,

他却一遍遍说着“没事”。

忍受疼痛,坚持完成了抗洪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子浩,2001年出生。

他没有想过自己这个年纪就要承担起如此重任,

所以,这次任务他格外看重。

由于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

他的手臂长了百来个水泡。

让人看得都心疼,

可是他并没有临阵退缩,

而是坚守在一线,直到最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家伟,刚入伍没多久。

这次抗洪任务很艰险,

他怕家人担心,没有告诉他们。

即便划伤了手,鲜血直流,

处理伤口的时候疼得直哆嗦,

他愣是咬牙挺了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明明还是可以喊疼的年纪,

却为了让群众放心,

把所有的苦独自咽下。

正因为有了他们的负重前行,

才让我们看到了风和日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很多人眼中,

消防员是赴汤蹈火、勇敢无畏、

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代言词。

但其实,

他们跟普通人一样,

生活中也有柔情的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辽宁大连,

有一位94岁的孤寡老人。

一个人住在大连中山区。

因为年纪大了,

精神上有些糊涂,

常常认为自己有子孙。

3年前,

消防员王政霖,

无意间看到邵奶奶在街上吃凉馒头,

心里很不是滋味。

于是他开始冒充老人的孙子,

一直照顾着老人。

每天给老人送饭、

带她外出看病、

解决房屋漏水问题,

从那时起到今年的1月14号,

正好整整三年。

英雄,其实一直在我们身边,

只不过每个人挺身而出的样子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月5日凌晨,

12名出完抗台抢险任务的消防队员,

来到义乌贝村路一家小吃店吃夜宵。

当时大家觉得自己身上都很脏,

怕弄脏店里,

就在门外支了一张桌子用餐。

一位可爱的小姐姐看到后,

悄悄过去为他们买了单,

然后一溜烟坐上出租车就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天后,

队长联系上她表达了感谢,

并想把钱还回去。

但小姐姐表示,

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是你们挡在了我们前面,

我只是做了一件很多人想做的事情。”

“应该是我谢谢你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薪火相传的爱,

大概就是抗洪必胜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无疑是多灾多难的一年,

上半年抗疫,下半年抗洪。

有人在洪水猛兽面前紧闭牙关,

有人却为了免费的午餐假扮英雄。

灾难就像一面照妖镜,

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伟大和渺小。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寻梦环游记》中说:

“死亡并不是最可怕的,

遗忘才是。”

每一个抗洪的瞬间都值得被铭记;

每一个陌生的面孔都值得被尊重;

每一个温暖的画面都应该被珍惜。

让我们向所有抗洪英雄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