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天气燥热,从天边飘来的几朵白云,却引发人们对秋雨的渴望和遐想。终于有一天,天公作美,赏赐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雨落在树叶间、草地中、以及人家的屋檐上,并与枝头的蝉鸣声,汇合成一首秋天的交响。

人们欣喜地观赏着这场秋雨,仿佛一位久违的客人,诗意绵绵,又带着幽幽芬芳。古代曾经有一位诗人,也在途中遇到一场秋雨,既享受了一股清凉,心情也无比舒畅。下面分享清代的一首七律,描绘了一场壮观的秋雨,尾联更充满理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雨

清代:何绍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绍基,字子贞,晚号缓叟,湖南道州人。他是清代道光年间进士,作过翰林院编修、及一些省区的乡试主考官。他论诗推崇苏轼、黄庭坚,是近代早期宋诗派的著名作家。他善于描写景物,有些歌咏自然的作品写得极好。

作者45岁时去贵州做乡试主考官,途中看见秋雨的的奇观,于是即兴写下这首风景诗。作者在诗中描述山行时所见景象,浮云奔动、猛雨袭来;而雨过天晴之后,山峰显得更加清秀,溪水瀑布、飞流直泻,十分引人入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绍基喜欢宋代很多诗人的作品,不仅对苏轼、黄庭坚非常钦佩,也喜欢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虽然他平时工作较忙,但只要稍有闲暇,就会读书写作。这一次他外出办差,依然不忘随身带点宋诗,烦躁不安时就借此解闷。

时值秋天,郊野空旷,四周寂静无人。阵阵凉风扑面而来,诗人顿时觉得一扫旅途的疲惫,他兴致盎然地观赏周围的秋景。

诗人头戴圆形蓑笠,他信马由缰、缓缓地骑行在林荫小道上,不时地闪避着伸出的树枝。“野行宜”三字,既交代了地点,也彰显出诗人十分悠闲的心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山林中天气多变,忽然就浓云密布、而且不一会儿就下起雨来。诗人虽然带着蓑笠,不怕雨淋,却因为它有些遮挡视线,他干脆摘掉它,畅快地感受这清凉的山雨。

“自相聚”三字,突出了乌云聚散不定、来去匆匆的特点;而“人不知”,也因为山雨忽来,无法预料,不仅让环境更加清新,也更加凉爽,透出了诗人的一份惊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两联重点描写自然景象,颈联转而抒写自己的心情。诗人丝毫不在乎“衣巾任沾湿”,更欣喜地看见村边地里的瓜豆,也被雨打得枝叶纷乱不堪。离披,是指分散倒挂的样子。一个“任”字,生动地传达出作者恬淡悠闲的心态,也含蓄地表达了喜雨之情。

千年只是一霎,多少风流都被雨打风吹去,无数缠绵也似流水轻般地消散。诗人难得忙里偷闲,更要慢慢享受这岁月静好,哪怕是山雨磅礴,又何足惧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两句描写精彩,一场猛雨之后,山上到处都是滔洒直泻的流水。远远看去,好像挂着成干上万的瀑布,真是壮丽的奇观。经过阵阵暴雨的清洗,山峰更显青翠。

“尽放”二字,写活了山雨,让其充满了灵动之感,更体现了作者对雨后奇景的赞美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览何绍基的这首七律,清新柔美,抒写直白,读完令人心旷神怡。作者通过抒写雨前的信步野行、雨中赏景的欣喜、以及雨后的惊奇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山林间的天气变幻,和诗人郊游的快乐。

再细味最后两句,“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其实更充满理趣。大自然经常需要疾风暴雨的洗礼,才会变得清新宜居。

而人们生活在喧嚣的尘世,日夜为生活奔劳、被名利羁绊。长久以往,心灵也被蒙上了厚厚的灰尘,更需要不断地通过更新知识、发掘潜能,才能开拓创新,不然就会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甚至迷失方向、一路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