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医学最基本特点为:整体观与辨证论治。

1,整体观

整体观表现为两个方面:

1,机体自身的完整性

2,机体与外部环境的统一性。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是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沟通,气血的灌注,把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筋,脉,肉,皮毛,骨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神的作用,共同完成机体统一的功能活动。

在结构上不可分割,体现了五脏一体观

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协调,彼此为用,体现了形神一体观

在病理上,各个部分间相互影响

在诊断上,强调四诊合参

在治疗时,强调辨证论

例如肝失疏泄,会犯脾克胃,导致脾胃升降失常,临床上除了肝气郁结的症状外,还可出现胃气不降所致的嗳气脘痞,呕恶纳减等肝胃不和症状,又可出现脾气不升所致的腹胀,便溏等肝脾不调的症状。治疗时需疏肝理脾和胃,整体调节。

中医学的整体观既强调人体内部环境的统一性,又注重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灵枢·邪客》说:“人与天地相应也”。

季节气候的影响:

天气炎热,则气血运行加速,腠理开疏,汗大泄

天气寒冷,则气血运行迟缓,腠理固密,汗不出

表现为不同季节,多发病不同

春季多风邪为患,夏季多中暑,长夏多泻痢,秋季多燥邪,冬季多痹症

昼夜晨昏的影响:

《灵枢·顺气一日为四时》曰:“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人体的阳气随着昼夜阳气的朝始生,午最盛,夕始弱,夜半衰的波动而出现规律性的波动

病理上,一般而言,大多白天病情较轻,傍晚加重,夜间最重,呈现出同期性的起伏变化。

地域的影响:

东南土地卑弱,气候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体格多瘦削

西北地处高原,气候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体格多壮实

2,辨证观

症状是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如头痛,发热,咳嗽,恶心,呕吐等 。

证,又称证候,指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因,病性,病位及邪正关系,如肝气郁结证。

病,又称疾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如感冒,哮喘等。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进行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最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例:

病:感冒

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辨证分析:病因为感受外邪,恶寒重,发热轻,苔薄,脉浮可知病位在表,肌表属于肺;寒性收引,腠理闭塞,所以无汗;,寒性凝滞,主痛,故头痛,肢节酸痛;寒性清澈,所以流清涕,痰清稀;舌苔白,脉紧均主寒证。

证型:风寒表证。

主方:荆防败毒散

由此可见,中医学通过四诊合参,进行辨证论治,从理论指导到生理病理防治均体现了整体观、辨证观,这两个观念贯穿于中医学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