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年间,历代封建王朝难破300年的魔咒,也降临在清朝身上,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多地纷纷爆发起义,可谓内忧外患,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武昌起义,可以说这是击倒晚清最后一颗炮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在此之前,民间还有一支打着“抚洋灭清”的组织,这个民间组织就是义和团,关于义和团的兴起,有多种说法,有白莲教、也有大刀会一说,但主要原因还是西方列强的入侵。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之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德国强占山东,山东人民痛恨洋人的侵略行为,就在赵三多的带领下爆发了义和团运动,由于义和团杀了两个德国传教士,原山东巡抚李秉衡被革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廷指派毓贤为山东巡抚进行镇压,毓贤为了做出一些业绩,一上任就下令不准民间私立大刀会、红拳会,也不准习武练拳,他的镇压比起德国人还要凶残万分,但义和团的实力发展还在壮大。

毓贤深感义和团的势力比起外国教会势力更加严重,因此,他不在镇压,正式改义和拳为义和团,明确表示“民可用,团应抚”,他任凭朱红灯、徐大香、董燕榜等义和拳领袖设场授徒,攻击教堂,打击教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的保护下,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发展壮大,期间更是杀害了不少的洋人,德国公使不断施压,慈禧害怕洋人出兵,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十一月,清政府秉承帝国主义意旨,撤职毓贤,改派袁世凯任职山东巡抚。

可就在撤职的第二天,毓贤就诱捕了山东义和团首领,朱红灯、于清水等人,并且下令将他们杀害,对外声称是洋人所为,这让山东一代义和团更加排外,起义的呼声越来越大,袁世凯到了山东之后没有立刻进行镇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是四处搜寻义和团首领,正所谓“擒贼先擒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过一番搜寻下来,发现首领级别的人物都莫名其妙在同一天死了,袁世凯只能强行进行镇压,不过几天后,一个自称是义和团首领的人找上了门。

此人就是死里逃生的于清水,于清水虽说有一定的领导能力,但他的一面之词肯定不够,但若是能够拉拢袁世凯,情况就不一样了,两人交谈时,袁世凯知道了毓贤都干了些什么,对于这个人他了解的很,他这是想利用义和团官复原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世凯也有自己的打算,他突然打断于清水,就说曾经听闻团民刀枪不入、水火不侵,于清水不知道他什么意思,就顺着他说了下去,还吹嘘自己有一身的本事,袁世凯听了之后就站了起来,取出腰间的手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毫不迟疑的开了一枪,这位刀枪不入的于清水被当场打死,看着他的尸体,还说了一句:这哪里刀枪不入啊!而整个义和团的运动最终在《辛丑条约》之后彻底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