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最先试点的城市,上海的强制垃圾分类政策已实行一年有余。在这一年多,上海市民为响应政策,完成垃圾分类的工作,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强制立法的大背景下,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脑洞大开的“非常规操作”纷纷上演。一起来看看吧!

法制新闻版

法制新闻版

“拒绝配合垃圾分类并打伤宣传人员,

奉贤一男子被追究”

“垃圾拒分类还掐晕指导员,

上海一男子被移送警方”

“上海一男子趁夜色多次偷倒垃圾,

被罚两万元”

。。。

强制之下,大部分居民积极配合主动参与,但在政策下达初期,不少“刺头”仍万分嚣张。

2019年6月,奉贤区某村一姚姓男子不满分类垃圾桶放在自家附近,兀自将垃圾桶放到远处公路边上,并不听宣传人员劝告,拒接合作,并“动口也动手”,拳打脚踢,甚至用上了刀背攻击宣传人员,被判故意伤害罪。相类似的,2019年7月,虹口区某叶姓男子在倒垃圾时不听指导员劝阻,坚决不分垃圾,一言不合还掐上了指导员的脖子致其晕厥,被交送警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正面硬刚的“暴脾气老哥”,还有背地里做小动作的“偷偷摸摸型”。2019年7月,某执法中队发现某垃圾临时堆放点被人偷倒了大量未分类垃圾,通过查看监控摄像头与跟踪车牌号,警方抓获了该当事人,并对其处以2万元的行政处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作为全国第一个立法实行“强制垃圾分类”的城市,在《条例》施行初期执法极其严格,首周便开出了190张罚单,至今所开具的罚单数目已近万

而随着《条例》施行时间渐长,沪市居民也渐渐适应,“法治新闻版”少有垃圾分类相关,各地区的分类工作也逐渐步入正轨,取得了卓越成效。这与初期的严厉执法是分不开的,是执法人员,志愿者与公民的共同努力促成了如今垃圾分类的成功。

娱乐新闻版

娱乐新闻版

“上海某男歌星已被垃圾分类逼疯”

“因为上海垃圾分类他把梨核都吃了!”

“新时尚!分类垃圾桶包引领潮流”

。。。

同为上海居民,就算是明星,也逃不过垃圾分类!深受垃圾分类之苦,薛之谦的画风渐渐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常住人口”,“偶然路过”也得时刻谨记垃圾分类!上海机场的垃圾桶都是可回收和干垃圾,歌手迪玛希出机场时在吃梨,却突然发现附近没有是湿垃圾桶,所以迪玛希干脆,直接把梨核给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帅哥镇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在全国即将全面垃圾分类的大浪潮之下,很多明星也成为了这一行动的倡导者,利用公众人物的影响力,引领民众一起垃圾分类。杨洋、戚薇等明星就都背过“垃圾分类桶包”,用“新时尚”间接提高全民垃圾分类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搞笑版

搞笑版

“24小时不制造垃圾挑战”

“垃圾分类‘猪分法’”

“你是什么垃圾?”

。。。

在垃圾分类的重压之下,懒人们纷纷出招,“奶茶不放珍珠”,“不吃小龙虾”,“每日吃食堂”都算是基本操作,要解决垃圾分类问题,最根本的还是从源头干起,不制造垃圾!

“24小时不制造垃圾挑战”应运而生,只要省得好,厕纸都可以一张不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在记不住什么是干垃圾什么是湿垃圾?这也不用担心!猪分法:您最好的垃圾分类小助手。

【佩奇:我为人类付出了太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在源头拒绝垃圾,分类垃圾,每天下楼扔垃圾时,上海居民们还需经历阿姨们的灵魂拷问“侬是啥垃圾?”

【小编: 我…我是学术小垃圾(委屈: (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结语

当今世界消费主义盛行,随之而来的便是城市垃圾生产量暴增。为了减缓城市垃圾的制造速率,提高后端垃圾处理效率,全面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全面垃圾分类是目前最必要的、最有效的措施。

中国的垃圾分类时代已悄然来临,纵使前路或有坎坷,段子层出不穷,但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各高新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帮助之下,在小圾科技等各企业事业单位的通力合作之下,全国的垃圾分类工作必将飞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一个更加文明、更加绿色、更加环保的新社会。

E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