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不少父母的朋友圈发的文章关于给孩子足够的爱和自由的文章,这些文章看起来写的很有道理的样子,其实是一碗满满的毒鸡汤,喝多了真的会害了孩子!

一起来看看微信朋友圈的三碗育儿“鸡汤”,看看你有没有喝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快乐教育

曾几何时,很多的父母被快乐教育蒙蔽了,认为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就应该效仿国外,三四点就放学,学校不用布置那么的暑假作业。对待孩子无礼的行为,尽量去和孩子沟通,不要有体罚,包括语言上的都不可以,认为这样的教育是很成功的,也是很理想的一种状态。

但是老师想说: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件轻轻松松的事,父母可以帮孩子做很多的事,唯独学习,只有孩子自己能帮助自己,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痛苦的!为什么会这么说?

因为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大量积累,不断付出耐心和努力去迎接新挑战的过程!

一位老教育家曾经这么反对过:

“我不同意降低教材难度。这点难度都接受不了,孩子们将来还能干点啥?四点半就放学也是胡闹,会教育的家长把孩子接回家辅导,不会辅导的家长呢?让孩子回家看电视?这哪是减负?这是拉大教育不公!”

不知道你们的孩子四点半以后在家会做些什么?你们也许会说,你看人家国外,三四点放学,体罚学生都要报警的。

但你看到过他们的家庭花费大量的金钱为孩子培养孩子的兴趣,成为孩子成长的敲门砖。你看到过国外立法“允许教师在历经劝告无效的情况下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纪律的学生遵守纪律。”吗?说白了,就是可以适当地

不要一味的追求国外的教育,而忘记了

那些以欧美教育为范本,给孩子端出“快乐教育”鸡汤的人只看到人家快乐,却没考虑过背后的机制。看看日本教育、看看被誉为“比死刑更残酷”的韩国高考,再看看欧美精英们提前学大学课程,说国外教育轻松的,绝对是没经过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释放孩子天性

我经常听到老人抱怨:现在的小孩真难带啊,以前我们生四五个也都没一个孩子难带,不干活只带一个孩子,还是带不好。

但是据我观察,有很多熊孩子,就是爷爷奶奶眼中难带的孩子。我们带孩子去广场上玩,熊孩子看到我们家孩子的玩具,立马跑上前去抢了就跑,不给就是一巴掌。可是他们的奶奶无动于衷,我上前去拿回玩具,和奶奶理论。奶奶反而来一句:“你家孩子玩具那么多,我们拿一个怎么了?”丝毫没有为打孩子和抢玩具的行为道歉,让我很气愤,拿回玩具,把孩子带回去了,远离这样的熊孩子。

之所以将这样的故事,是想告诉很多的家长,孩子天性调皮很正常,但是父母一定不要舍不得管教。我一直相信顽皮是孩子的天性,孩子调皮不能成为父母不管教的借口!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所以教养该教就得教。如果你的孩子现在不教,那么等到他进入社会时,你指望谁来宽容他?教养不光是恪守公共底线,往高层次说,还是发自内心的温暖、坦荡,是替人着想,是予人予己最大的善意。

一个把天性凌驾在社会规则上的熊孩子,父母首先该醒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成功和学历无关

家长们还常喝这样一碗鸡汤,大学生都在给初中同学打工,小学毕业的都给博士当老板了。

所以,学历高没用,将来还不是要给人打工。考不上大学也没关系,没准将来会成为管理界的奇才。

我们来做道算术题,初中毕业管理大学生的,有多少人?算几万好了。初中毕业的人又有多少?上亿。所以前者是不是凤毛麟角?学历高低和成功呈反比,毫无学历却功成名就,是小概率事件。

而且初中毕业就能打拼天下的人,必定是人中龙凤,比普通人有更高的能力和眼界,而绝大多数的孩子资质一般。

以这种小概率事件告诉孩子“不上大学也没关系”,不是耽误孩子前途是什么?

事实上,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孩子而言,有个学历护身,已经是普通人的幸福坦途。

喜欢用“我的孩子学历不高,但是将来能管大学生”这样罕有事件来自我安慰的父母,还请细细体味这样一段话:不能给孩子施加过重的压力,不能让孩子背负本不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负担,当然没错。但是这与教养一个懂礼貌和会学习的孩子,并不矛盾。

面对家里唯一的孩子,越来越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产生。事实上,再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也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孩子,选其精华,灵活运用才是育儿的正确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