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其存在的必然性不会因为时代变迁、社会更迭的变化而改变。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会一直存在,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这一点是无可争论的。可是教育到底起源于何处?这个问题从古至今争执不休,按照教育的发展过程,我总结了以下四个主要观点,我们能从这些观点中学到这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观点一:神话起源
代表人物:朱熹

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都一样,都是由超自然的神灵或天创造,我们的教育目的、教育过程主要是为了体现神灵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朱熹是宋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理学思想体系出发论述的,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以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认真参悟天赐予人类的道理,以达到没有任何人欲的目的。这是错误的观点,是非科学的,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当时人类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对教育起源的问题有较大的局限性。现在自然是没有人会这么想了,我们追求的是客观存在在这个世界的真理,而不是“神赋”“天赐”虚无的道理。

观点二: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桑代克

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是来源于动物的本能,是一个动物群族生存发展的本能需要,不需要科学的指导和外界的干预。在中国古代,有“乌反哺,羊跪乳”等谚语和故事,也体现了这一点。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在其所著的《动物界的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起源于一般的生物活动。但这个观点忽视了人类的社会属性,的确人类有同动物一样的自然属性,但本质属性还是社会属性,同样教育活动是在社会里的社会属性人的教育活动,不可将人与动物简单混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意识到自己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克制自己自然属性的动物冲动,发展自己社会属性的人类精神文明。

观点三: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孟禄

心理起源说主张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美国教育家孟禄在其著作《教育史教科书》中写到: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是简单的无意识模仿,在这种原始的共同体中,这就是最初教育的发展。模仿作为一种心里现象,一种学习方式,可以作为教育的诸多途径之一。可把这作为教育的起源却大有不妥,模仿是无意识的,而教育确是人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所以我们在生活工作中,少做一些重复的无意识模仿,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有目的的支配自己的行为,以求发展。

观点四:劳动起源说
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

劳动起源说是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形成的。它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的社会生产需要、社会生活需要和人的发展的需要的辩证统一。我们需要劳动需要工作,社会也需要群体的劳动和工作,在满足两者需要的同时,还要找到两个需要之间的平衡,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就源于此。(教育青年说)

————————————————————————————————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