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二十三岁的大胃王,

也看过三十三岁的大胃王,

但我从来没有想过,

三岁的孩子也能成为“饭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年前,

一次偶然的机会,

“佩琪”因为吃在网上走红,

她的父母从此发现了商机,

开始每天给女儿胡吃海塞。

佩琪的第一个视频,

是吃一桌的汉堡薯条,

标题是“可爱宝宝吃好多,

快养不起,

吃得比大人还多,

两岁半都50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岁半,50斤,

我想谁看到这个数字,

都会被吓一跳。

但佩琪的父母不在乎这些,

他们一心想着:

孩子的体重越高,播放量就越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后来的视频,

标题依次变成了:

“三岁60斤胖妹吃饭几秒吃完,

根本不用大人喂饭,

是要超过100斤吗?”

“三岁66斤胖妹母亲节过得非常开心,

吃了不少食物,

马上突破100斤。”

“70斤三岁小胖妞,

爸爸不作死又带着她去吃砂锅米线,

真是要养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佩琪从两岁半吃到三岁,

短短半年,增肥了整整20斤。

她的身体亮起了红灯,

不仅翻身困难,

连走路都变得一瘸一拐。

终于有一天,

佩琪出现了厌食情绪,

但佩琪的爸爸竟说:

“战斗力太低,需要弄点补药。”

陌生的网友都担心佩琪的身体,

亲生的父母却冷漠至此。

在他们眼里,

把孩子当猪养,来钱最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发生以后,

佩琪的母亲出面做出了回应,

她说,发布视频纯属是为了娱乐,而非盈利。

可是,我很想知道,

当他们戏谑自己的女儿--

“小区第一胖子”,

“儿童车压碎了”,

“要定制大码女装”时,

有没有想过,

这样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影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

在孩子人生的头三年,

对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无论是免疫系统的完善,

还是人格的健全发展。

很显然,佩琪的童年充斥着利益,

而非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世界上,

还有很多“佩琪式父母”。

他们打着“出名要趁早”的名号,

把孩子当作附庸品,

把自己赚钱的梦想,

压在孩子弱小的肩膀上。

2019年4月,

网友曝出一名女童模特被踹踢的视频。

视频中的小女孩叫妞妞,

是杭州淘宝摄影基地的童模,

年仅3岁。

她提着篮子往前走,

她的妈妈跟在后面用手机拍。

因为不满意妞妞的摆拍姿势,

妞妞妈提起一脚就是猛踹,

妞妞整个人重心不稳往前两步。

但妈妈仿佛没有看见一般,

拿起手机继续拍摄。

更可怕的是,

妞妞也没有任何抵抗的动作,

像是习以为常一样,

迅速调整好摆拍姿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发酵后,

网友质疑:

“妞妞妈把妞妞当赚钱工具。”

也有善意的网友猜测:

“可能是妞妞自己喜欢呢?”

直到记者来到妞妞家采访,

真相大告于天下。

“妞妞你喜欢拍照吗?”

“不喜欢。”

“妞妞你喜欢穿漂亮衣服吗?”

“不喜欢。”

或许,妞妞喜欢听故事,

或许,妞妞喜欢看电视,

或许,妞妞喜欢去公园玩。

而妈妈用行动告诉她:

你只能喜欢拍照和穿漂亮衣服。

因为你是我的孩子,

我就有替你决定人生的权利。

据了解,

年仅三岁的妞妞,

每天工作超过十小时。

成年人一天拍10套都算艰难,

妞妞一天却拍20-30套。

在母亲的施压下,

她从来不敢喊一句累。

只要母亲眼睛一瞪、手一抬,

妞妞马上就能调整状态,

对着镜头露出天真的笑容。

本该是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年纪,

却奔波在为生计忙碌的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国策》中写道: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意思是说天下之大爱,

就是父母爱孩子的那种爱。

父母是怎么爱孩子的呢?

父母习惯为孩子做长远打算,

想给孩子谋一个好的前程。

但放眼这个时代,

又有多少父母,

亲手把自己孩子的未来毁掉呢?

几年前,

一个与马云长相相似的小男孩,

突然在网上爆红,

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小马云。”

就连马云本人也发文称:

“乍一看到这小子,

还以为是家里人上传了我小时候的照片,

这英武的神态,

我真的感觉自己是在照镜子啊。”

商机很快被人察觉,

各路记者和商家纷纷从四面八方奔过来。

他们给出可观的薪酬,

只为了跟小马云合照,

或者让他给自己的产品代言。

面对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小马云的父亲乐开了花。

原来小马云原名范小勤,

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父亲是残疾人,

母亲是小儿麻痹症患者,

奶奶又身患老年痴呆症。

生活十分拮据。

这次“小马云”的爆火,

是范家翻身的机会。

父亲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他在镜头面前直言:

“我不管是什么人,

只要对我有好处,

(让儿子)做什么我都答应。

对我没好处的,我就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

年仅7岁的小马云,

成为了各大网络头条头版的常客,

负担起了养育家庭的重任。

孩子盼望早日长大,

父亲却盼望孩子发育再慢一些。

可惜好景不长,

随着热度的消失,

外界不再关注“小马云”,

那些商业公司也纷纷将他“扔掉”。

小山村还是那么落魄,

可他的心境已经完全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仅11岁,

本该在校园上课的他,

已经尝到了名利带来的甜头,

对上学渐渐失去了积极性。

现状堪忧,未来前途不明。

而这一切,

皆因父母指的路。

他本可以容忍黑暗,

如果他不曾见过太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个孩子,

都是上帝赐给我们的天使,

他们纯洁可爱、天真无邪,

可是有的父母,

却强迫他们穿上成熟外衣,

摆出稳重的模样。

醒醒吧,孩子不是你的摇钱树!

他们没有权力选择出身,

却有权力决定自己的人生。

他们应该有欢乐的童年时光,

而不是被父母和商家过度消费。

不要让孩子成为赚钱的工具,

也不要让家庭成为伤害孩子的第一把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