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楂发酵与蒸馏

为充分利用原料中的淀粉,将大楂酒醅蒸馏后的糟,摊凉撒曲后进行二次发酵,称为二楂发酵。发酵期仍为28天,发酵、蒸馏操作大体上与大楂相似。

(1)加水、加曲大楂酒醅蒸馏后,视糟的干湿状况,趁热泼入原料量2%-4%的温水,水温为35-40摄氏度,称为蒙头水。再将物料出甑,迅速冷至30-38摄氏度,加入原料量9%-11%的曲粉拌匀。

(2)人缸人缸条件:淀粉14%-20%,酸度1.1-1.4, 水分60%-62%;人缸温度春、秋、冬季22-28摄氏度,夏季18-23摄氏度。

在清植发酵中,通常强调“养大植、挤二精"。所谓“养大植”,是因大精是纯粮发酵,人缸物料淀粉浓度高,发酵时易生酸,所以应力求防止酒醅生酸过多:“挤二楂”是指应充分利用残余淀粉使能够产酒。因此应根据大楂的酸度等合理调整二楂的人缸品温,以保证二植的正常发酵,多产酒、产好酒。当二精入缸酸度在1.6以上时,每增加0.1个酸度,则人缸品温须相应地提高1.8摄氏度。

(3)发酵品温入缸后第4天,就能达到最高品温32-34摄氏度,并保持2-3天;从入缸,后第7天开始,品温缓慢下降,但到出缸时仍保持为24-26摄氏度,使“前缓、中挺、后缓落”。二植发酵要求“升温幅度”至少在8摄氏度以上,降温幅度一般为6-8摄氏度。

(4)二楂发酵成熟酒酪成分水分58.5%-67.2%,含酒量5.2% -5.8%,淀粉8.8%-11%,酸度1.9-2.8,残糖0.31%-0.34%。

(5)二楂酒成分总酯0.2777克/100毫升, 总酸为0.0536克/100毫升。

2、大楂酒和二楂酒产量、质量比较

按每班投料1100千克计,大植酒产量在240-400千克、二植酒则在100-270千克不等,两者之间大体上为60:40。各季之间波动幅度较大,产品质量与产量成正比。

大楂酒和二楂酒风格特征:大楂酒,清香突出,入口醇厚,绵软回甜,爽口,回味较长,有粮香:二植酒,清香但欠谐调,常带辅料味,人口较冲辣,后稍带苦涩,回味较长。

3、两种清蒸续植法

有的清香型白酒的生产,采用如下的两种清蒸续植法配料。一种是将清蒸后的熟粮与蒸酒后的酯,以1:(4.5-5.0) 的比例混合。加曲量为投料量的15%-18%。若在夏季,可将曲粉以等量分别与熟粮及醅拌匀后再混合,人池作为粮精发酵。剩余的醅加5%-10%曲粉作为回醅发酵。池的回醅与上层的粮植用熟糠和隔算分开,也可将几个班组的回醅集中人池发酵。

另一种是将未蒸的粮粉与蒸酒后的热醅混合,粮醅比为1:(4-4.5),焖堆2-3小时后,蒸粮1小时。然后将加曲后的粮粒及回醅进行发酵。回醅中也可不加大曲粉而添加麸曲、酒母。回醅的人池水分可高至60%-62%。发酵容器为瓷砖或内壁打蜡的水泥池或地缸。掌握“前缓升、中挺足、后缓落"的发酵温度管理原则。粮粒酒与回醉酒单独蒸馏、贮存,粮植酒为高档清型白酒,回醅酒为普通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