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一部片子在全球首映。

刚在B站上线,就拿下了9.7分的炸裂口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看演职员表,全片仅靠4人撑起。

什么人这么猛?

4个名副其实的——

海王。

极度深海

The Deep Me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部4K高清纪录片,对一般人来说是场深海视觉盛宴。

但对深海恐惧症患者来说。

估计就这组图已经足够高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来听一组令人窒息的数据:

4名潜水员,5平米的生活空间。

20个潜水点,28天无间断下潜至深海域100米处探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度深海》,是“腔棘鱼探险项目”的第五次考察。

正所谓:

陆地有贝尔,海底有劳伦。

腔棘鱼探险队的队长劳伦,法国海洋生物学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水下摄影师,先后拿下世界各大水下摄影奖。

开头也说了,这4名海王来头可不小。

其余成员帝博、亚尼克、安东尼都是优秀的潜水摄影师,他们曾在18年创造“与700只鲨鱼共处24小时”神奇记录。

当初为了拍摄黑尾真鲨的捕食大战,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仅靠一套潜水设备,带上机器就往鲨鱼群里冲。

是群狠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次,他们玩得更大了。

不是跟鲨鱼较劲,而是跟自己较劲。

挑战人体极限。

为了身体不受到巨大的压力冲击,确保生命安全,他们只能呆在与海底气压相同的高压舱中。

完成当天潜水任务后,需要回到封闭的高压舱中。

就这么5平米的高压舱,要待28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次出舱,入水,都是对身体系统的一种冲击。

而这冲击,他们每天都要经历2次,持续28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高压舱中,连呼吸的气体都得混合,氧气仅占3%,其余的97%是氦气。

混合气体的比例要这么严格吗?

只有精准的气体混合物,才可以有效避免麻醉昏迷以及癫痫性抽搐的发生。

高浓度的氦气改变了他们的声色,一秒切换成“小黄人”。

指挥室的工作人员被他们逗笑了。

倒是给这趟探险缓解了不少紧张的气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听清潜水员的声音,需要重新调整他们的音色,确保正常沟通。

其次,是挑战时间极限。

这片海域劳伦以前去过,但最多也只待过30分钟。

而这次要挑战下潜3个小时,无论是身体、还是未知的突发情况都是巨大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劳伦为这个项目,带领团队筹备了18年,探险之行终于可以提上日程了。

我等了我孩子9个月,但这个项目我等了18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就在他即将开启深海探险项目时,他的孩子刚出生,事情就这么赶一块了,顺利的话他28天后就回来。

不顺利的话……深海有着诸多的不可抗力因素,一切都不敢想象。

最难的是,面对未知的致命危险。

潜水员们长时间在氦气的混合气体中呼吸,身体充满氦气,如果此时快速上浮,接触到地表空气,随时有致命可能。

越深的海域能见度越低,又是长达3小时的潜水,随时面临走失的危险。

这不是单靠潜水经验就能解决的。

他们只能用救生索,套住潜水钟,完成任务后顺着救生索游回去,同时也不排除绳索会遭到海底生物咬断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知的危险因素这么多,是什么让他们咬牙坚持的?

越过死亡的考验,等着他们的,就是生命的璀璨——

就如他们说的“在水下看到另一个地球”。

有像“含羞草”的蠕虫,犹如花瓣般含苞待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白色森林”中偶遇红粉艳丽的海鲈打哈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是不经意间感受鱼热情的一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有极难遇见的惊喜,大型地中海枪乌贼。

我只在十年前见过它们一次,那次只是惊鸿一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连潜水经验丰富的劳伦,都仅仅见过一次。

这次不但能近距离接触,还十分幸运地目睹它们繁殖的过程。

只见它们触手交织缠绵,腕足深入,几秒后雌性乌贼便游回洞穴,将受精卵挂在洞顶。

就这样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孕育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中海枪乌贼一生只有一次创造新生命的机会,并且是在生命即将结束之时。

但新生命的降临,也预示着它们的消亡。

如果你觉得他们这一趟只是为了拍摄罕见的海洋生物,未免太小瞧他们了。

9.7的高分,不是那么好拿的。

这部纪录片给我们展现的海底世界不但充满新奇,还饱含哲学。

不同的生物在这里都扮演起“哲学家”的身份。

比如这片“白森林”,宛如冬天的雾凇,银装素裹,真实的名字却是黑珊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丽尤物时常伴着危险这个定律总是不变的,越美的地方越深藏陷阱。

连号称世界上毒性最强的水母「海黄蜂」也迷惑在这片白色森林下,被密集的珊瑚虫包围住,可以说是棋逢对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片珊瑚骨骼是黑色的,白色的部分实则是珊瑚虫。

人们以它死后的形态为它命名,生前华丽的样貌稍瞬即逝。

黑色珊瑚形成了白色森林。

黑即是白,事物都有着其黑、白两面,世间万物不正是如此吗?

只是这海洋生物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诠释着这一不变定律。

但自然界是平衡的,有建设者就会有破坏者。

比如珊瑚藻礁。

它只生长于这片地中海域,礁石的基底源于紫罗兰石藻类,并通过海生蠕虫、珊瑚虫、软体动物……不断叠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大批“生物工人”在彼此的身体上不断建造,形成这一大片壮观的珊瑚藻礁。

比如钻入岩石的贝壳类,分泌酸性物质溶解石灰岩的海绵,这一类便是珊瑚藻礁的破坏者。

也正因为有了它们的破坏,珊瑚礁的体积不会一味地的壮大。

这崎岖的表面还迎来了第三类生物——海洋栖息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对它们而言既是栖息地又是避难所,可以逃避凶猛生物的追杀。

有建设者跟破坏者,又有相生相克的生物种类,才得以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在这片海洋底下,不同的生物之间以它们独有的生存方式保持着生态链的平衡,这不是人类可以强加干预的。

但人类,总是喜欢挑战“无极限”。

于是这片深海中,美丽的景象背后却承载了寒心的事实。

来看两张“惊艳”的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潜水员在深海区拍摄的照片。

他们下潜到最深的海域,145米,只有1%的阳光可以穿过黑暗。

挑战极限环境,只是为了拍摄这区别于普通海域的景象吗?

不,他们这一趟的重点不单单是探索未知的海底,还有检查海洋排污管道。

照片中这鲜艳的色彩,实则是人类排放的各种化学物质残留。

由于不可降解,便堆积成眼前所谓的“美景”。

深海之地,本应是无人触及、仅独属于深海物种的栖息地。

人类未到达,但人类的“科技”宛如无形的魔爪霸占了这片领域,一旦波及便一发不可收拾,化学物质的排放已经不断笼罩着这片海域。

排污管附近,堆满了沉积物,导致这片海床一片荒芜,能见度也非常低。

以为是不毛之地,但没想到仍有栖息者。

它们的存在,是地球最后的希望。

它们的出现,似乎在说「目前还算过得去」

这就是为什么 我想为它们拍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们代表了原始海洋的生命,脆弱渺小又坚强。

目前还算过得去,以后呢?

劳伦冒着生命危险,到深海下拍摄这些在恶劣环境下顽强挣扎的小生命。

就是为了提醒全人类:

环保刻不容缓,趁海洋污染还未完全吞噬着这一切,救救它们吧。

这也是在环环相扣的食物链中,拯救我们人类自己。

或早或晚,我们必须停止使用不可生物降解的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颗蓝色星球,被70%的汪洋覆盖着,这28天的深海探索,只是这浩瀚海洋中的冰山一角。

但这仅仅的一角,却折射出人类给深海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旧伤未愈再添新伤。

待到何时,人类才可以修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不希望未来的某一天,看似蔚蓝的大海底下,却已是千疮百孔。

腔棘鱼探险队回到陆地,又多次被这片海洋召唤回去。

迈向大海的脚步从未停下,只愿下次回归深海时,足以看见治愈的伤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