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内脏有病则必有其外在表现。

而各脏腑系统之间相互影响使病变复杂化,对于这种变化,中医学运用五行相生相克规律进行分析与治疗,用以解释病理与传变,并总出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根据相生关系的治法:

以补法较多。主要有益木助火法,即补肝养心法,适用于心阳不足一类的病证,有赖于肝木的向荣,以补心火的不足。

1,滋水涵木法

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即对肝木之过亢源于肾水之亏者,徒平木之亢,多无济于事,必须滋肾水为先,方能平抑过亢的肝木。

主要用于肾阴亏虚而致肝阴不足,肝阳偏亢之证。

临床可见头目眩晕,眼目干涩,颧红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弦而细而数等症。

2,培土生金法

又称补养脾肺法,本法多适用于肺病患者,由于肺脏本身受到损害,需依靠脾气的支援,所以用补脾益气达到治疗肺虚不足的治疗方法。

主要用于脾胃不足,生化减少,肺气失养的肺脾气虚证。

临床可见久咳,痰多清稀,食欲减退,大便溏薄,四肢无力,舌淡脉弱等症。

3,金水相生法

又称补肺滋肾法,滋养肺肾法,是一种滋补肺肾阴虚的治疗方法。

主要适用于肾虚水亏因上源不充者。即用于肺虚不能布津以滋肾,或肾阴亏虚,精不能上荣于肺,而致肺肾阴虚的病证。

临床可见咳嗽气逆,干咳少痰或咯血,音哑,潮热盗汗,腰膝酸软,遗精,体瘦,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

4,益火补土法

火,在此是指命门之火,益火,是指补益命门之火,也就是补益肾阳,又称温肾健脾法,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疗方法。

主要用于肾阳衰微而致脾阳不振的病证。

临床可见畏寒肢冷,腰膝冷痛,腹泻,完谷不化,或五更泄泻,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滑,脉沉无力等症。

根据相克关系的治法

主要以祛邪为主,通常把主要力量放在增强其不够强的一方,加强祛邪作用。

1,抑木扶土法

又称疏肝健脾法,调理肝脾法,是以疏肝泻肝,健脾和胃来治疗肝脾不调或肝气犯胃病症的治法。

主要针对肝旺脾虚而设(即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对木旺乘土时,以抑制木为主,扶土为辅;对土虚木乘时,以扶土为主,抑木为辅)使木与土的关系平衡协调。

2,培土制水法

又称敦土利水法,这是的水,是指脾肾阳虚,水湿泛滥之邪气的水。培土是补益脾气,促进其运化水湿的功能,以消除水湿的滞留。

主要在于温阳健脾,健脾则水湿自消,肾阳可发挥蒸腾气化的功能。

3,佐金平木法

又称滋肺清肝法。是滋肺阴和清泻肝火相结合的治法。

主要用于肺阴不足,肝火上逆,则以滋肺阴为主,清肝火为辅,清金的目的,是加强其清肃之力,而助其平抑肝木之风。

若肝火太过,损耗肺阴,则要清肝火为主,兼以滋肺降气。

4,壮水制火法

又称泻南补北法,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是指泻心火,补肾水,适用于心火偏旺,水火不济,肾阴不足的心肾不交之症。

火之盛,源于水之不足,必须“以壮肾水用以抑制心火”

若以心火偏亢于上而不能下交于肾,应以泻心火为主。

若以肾水亏虚而不能上奉于心,则应以滋补肾水为主。

另在相克关系的一些以攻邪为主的治法,如攻土救水法,适用于土克水的病症,即在胃实的情况下攻下通便以救其阴。

补火制金法:这里所制之金,是外来的燥金之邪,可用温热通经的药物给予治疗。如叶天士治疝气每取辛通合温养的药,以助正火而制金邪。

逐水益火法:当邪水泛滥无制,阳气衰弱时,运用逐水峻剂,以驱逐邪水,使阴霾散而真阳复。

泻火保金法:泻去邪火而保肺金之阴。

削金护木法:以外来的燥金之邪,治以苦温,以护肝阳。

利用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确定治法,其最终目的还是调整五行之间的关系,去邪扶正,以达到新的平衡。并要根据具体的病情,辨证施治,不能机械的套用,盲目的照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