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觖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朱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

以上的梁武帝萧衍对陈庆之的评价,在南北朝那个讲究门第出身的年代,庶族出身的他是如何从文弱书生成为一名寒门将种的呢?

陈庆之一生最辉煌的经历,应该就是以七千人马孤军深入敌国境内,攻占北魏都城洛阳,成功护送北魏皇室元颢北归继位,历经四十七战攻取三十二城,先后歼灭击退北魏三十万大军,纵横千里,所向无敌。

抛开史书记载中普遍存在的水分因素,陈庆之北伐中以寡击众并攻占北魏都城的事实是不可否认的。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很多,比如巨鹿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攻陷敌国都城的名将也很多,但是同时具备这两点的只有陈庆之一人做到了。

在我最初的想象中,陈庆之应该是如同长坂坡七进七出的常山赵子龙一般,是一位武艺卓群英姿飒爽的威猛将军,而现实中,陈庆之只是一个41岁才开始领兵的文弱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据《梁书·陈庆之传》记载,“庆之性祗慎,衣不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就像瞎子听觉好瘸子手灵活一样(想想霍金老爷子),身体不行的陈庆之,同样用智慧为自己加成。

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汉族,义兴国山(今江苏省宜兴市)人,最初只是萧衍的一个小书童,寒门出身的他却有一颗上进的心,为了能从众多随从中脱颖而出,陈庆之以下棋为突破口,为陪萧衍下棋可以不眠不休,随叫随到,凭着这份毅力,逐步取得了萧衍的好感,成为萧衍的“好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监元年(502年),萧衍受禅登基,建立南朝梁政权,是为梁武帝。“棋痴”萧衍也将年仅十八岁的陈庆之带入宫中,担任主书一职(相当于秘书),主要工作还是陪萧衍下棋,这一下就是二十年。

围棋如战场,棋手如诸葛,方寸之间考验的是棋手的大局观、应变力。许多人惊讶于陈庆之的军事才能不知从哪里学来的,小小棋盘就是答案。

偏偏不安分的陈庆之并不满足于纸上谈兵,他要真正地驰骋疆场建功立业。估计是受不了陈庆之的软磨硬泡,梁武帝萧衍决定找个机会让陈庆之过过当兵的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魏普通六年(525年)正月,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乱不成,在彭城投降南梁,并请求梁武帝派兵接应。梁武帝以陈庆之为武威将军,与胡龙牙、成景俊率梁军前去接应。41岁的陈庆之第一次穿上军装,过了一回带兵的瘾,我估计梁武帝也是看着这次没仗打,才让陈庆之当个临时工,打打酱油过把瘾就算的。

但是,陈庆之好像带兵上瘾了,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梁武帝说:除了陈庆之外,吾未见好战如好色者也

棋友梁武帝无奈再给他一个任务,派他率军两千,护送自己的次子萧综去徐州上任。不出意外,这又是一场没有风险的“军旅生活体验游”。

但偏偏出现意外了,北魏此时派了两万人马围攻徐州,设置防御工事。魏将丘大千筑垒,切断了梁军的进军路线。

在众军还在犹豫不决时,陈庆之却非常兴奋。几十年等待的建功立业机会出现在面前,两万魏军现在就像一只香气四溢的大鸡腿,而陈庆之就如同饿了三天的叫花子,馋的口水直流。

不按常理出牌的陈庆之出人意料地立刻发起攻击,杀得魏军措手不及,居然旗开得胜。

虽然后来发生了主帅萧综投敌的离奇事情,导致群龙无首,魏军乘机攻陷徐州,但是陈庆之在混乱中还是将自己所部安全撤回了梁国。

公元527年,陈庆之再次作为偏将随曹仲宗、韦放等率军攻击涡阳(今安徽省涡阳县),曹仲宗等看敌军势大,畏惧不前,想撤军。浑身是胆的陈庆之却率军主动出击,趁夜偷袭敌军,大获全胜,连破魏军四座营垒,魏军大败,遂攻下涡阳。此战陈庆之作为偏将竟然立下头功!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苦心等待了20多年的陈庆之抓住了仅有的两次机会,将自己的军事才能充分的展现了出来,令梁武帝刮目相看。

公元528年,北魏内乱,军阀尔朱荣杀入洛阳,杀害了当政的胡太后,拥立长乐王元子攸为新任皇帝,并屠杀大批王公大臣,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河阴之变”,许多北魏皇室为求自保逃到南梁避难,其中就有北海王元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颢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他在梁武帝面前涕泣陈情,请求梁武帝帮助自己立杀回北方。同时给梁武帝萧衍许诺了很多好处,开了一大堆空头支票!几个月后,禁不住诱惑的梁武帝答应派兵护送元颢回洛阳。

公元528年农历十月,时值深秋,元灏、陈庆之正式率七千南梁军出发,首战就攻克铚(zhi)城(今安徽省淮北市濉(sui)溪县临涣镇)。

很多人觉得梁武帝只派出七千人去攻击北魏,是因为梁武帝此时老迈昏庸不思进取,想赌一把又不舍得下注,最后因为兵力不足导致功亏一篑。七千梁军就攻入洛阳,如果给陈庆之七万人,说不定就能统一全国。

我认为这样批评梁武帝是不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武帝作为以军功上位的皇帝,对当时的战略战局分析还是有清醒认识的,虽然说当是北魏内乱,但是北强南弱的军事格局并没有改变,就算以倾国之力也不见得能打赢北魏,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因此这次北上,打出的旗号就是护送北海王元颢归朝。明确告诉北魏各势力,我不是来抢你们的地盘的。

此后的进程也验证了萧衍的判断,除了在荥阳和北中城经历恶战,其他战斗都是轻松取胜,基本上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在进入洛阳之前,并没有遭遇魏军主力。如果真的派七万人去,估计北魏主力就会全力歼灭这支梁军,进洛阳就更不可能了。

七千人马进入北魏,既不会引起特别重视,也能作为一个战斗单元保持一定的战斗力(尔朱荣也是以七千人破葛荣三十万人),在主将的人选上,梁武帝第一个就想到了陈庆之,这次少量人马孤军深入考验的是主将的智慧而不是武力,陈庆之是最合适的人选。

驻军梁魏边境铚城的陈庆之并没有继续前进,而是一边整训军队一边寻找战机。

陈庆之内心既充满激情,也充满清醒。他渴望建功立业,但不希望出师未捷身先死。

他没有盲目行动,而是在铚城操练兵马,静待时机,提升自己的战力。对于这一支特意挑选的以他的同乡部曲为主的军队,陈庆之明白此行危机重重,每个人都需下死命,如何提升士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思想工作必须做到位,作为一流的激励大师,他的演讲极有煽动性,每次都能让部队听得热血沸腾。(可以参考前几年流行的成功学大师陈安之的演讲场景,巧的是,两人名字也相似)

具体来讲,就是如何让这群大头兵肯为自己卖命,自己又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

对于刀尖舔血的兵卒,“效忠大梁报销朝廷”这样的空洞口号绝对没有“抢钱抢粮抢女人”来的实际。

史书记载白袍军军纪败坏是有根据的,陈庆之并不是一个嗜血的人(从他后来在地方任职的表现来看,他是一个体恤民情的好官),对于一支没有后勤没有援兵的孤军,纵兵劫掠只是应对残酷战争中的无奈手段。为了自以为心中的高尚目标而用世俗的利益鼓动士兵作战。

经过将近半年的魔鬼训练以及励志教育,这七千梁军已经变得如狼似虎,充满战斗欲望。

529年四月,机会来了,山东邢杲起兵叛乱,声势浩大,北魏主力大部分都参与平叛去了,稍纵即逝的机会出现了。

就像躲在草丛里耐心观察的狮子,猎物终于露出了破绽,他要像狮子一样,以雷霆万钧之势,一跃而起,一击致命!

统一白袍在身的南梁军开始出击,首先突袭荥城(今河南商丘东),荥城守军毫无防备,被轻松拿下。

随后乘胜攻击梁国(商丘)。陈庆之遇到了老熟人,魏将丘大千。

丘大千号称领军七万(估计把城内老百姓都算上了),在城外构筑一条貌似固若金汤的丘大千防线——九座城堡,拱卫梁国城。

  • 陈庆之向丘大千喊话:“大千兄弟,你还记得徐州城外的陈庆之吗?”
  • 丘大千:“……”
  • 人物还是那个人物,剧情也还是那个剧情,丘大千再次被那个人迅速击溃了。
  • 丘大千:“不打了,我投降还不成吗!”

急不可耐的元颢早就等待不及了,就在梁国城南匆匆登基称帝,年号“孝基”。陈庆之被封为使持节、镇北将军、护军、前军大都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国失陷,朝廷立即派济阴王元晖业率领两万羽林军,正星夜兼程赶来驰援,进屯考城(今河南省兰考县)。考城四面环水,易守难攻。元晖业就想要依托坚城,稳固防守,坚持个把月,等待主力回援,里应外合,梁军将死无葬身之地。

没想到陈庆之军中带有大量工匠,打造了许多攻城器械,梁军一鼓作气,竟然一举攻克考城,生擒缩头乌龟——元晖业。

此后一路向西,攻至荥阳,沿途基本没有遇到大的阻力,这里面除了白袍军战力强外,元颢也起了很大作用,在许多地方势力眼中,这不过是一场皇族内部的争斗,将来还不一定是谁做皇帝呢,保存实力才是上策。眼看着梁军距离洛阳越来越近,孝庄帝终于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匆忙派东南道大都督杨昱率军七万镇守荥阳(今河南荥阳),这七万人马已经是孝庄帝元子攸的全部家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袍军碰上了硬骨头,猛攻数日不克,又听闻元天穆征讨邢杲的十几万大军已经开始回援荥阳,形势一下严峻起来,将士们也大都士气低落,关键时刻,陈庆之又拿出了看家本领--励志演讲。

他十分镇定地解下马鞍,一边喂马,一边对梁军将士们发表演说:吾至此以来,屠城略地,实为不少(烧杀掳掠没少干);君等杀人父兄,略人子女,又为无算,天穆之众,并是仇雠(投降是木有出路的)。我等才有七千,虏众三十余万(可能有严重夸大,元天穆军应该没有这么多人,其目的是激起将士们的求生欲望)。今日之事,义不图存。吾以虏骑不可争力平原,及未尽至前,须平其城垒,诸君无假狐疑,自贻屠脍(没有多少时间留给我们了,唯有拼命才有保命,在元天穆大军到来前攻不下荥阳,就会被两面夹击)。

一通破釜沉舟的演讲后,果然群情激奋,个个不要命的往城头上爬,本以为度过危机的杨昱却在最后关头被攻破了城。

此战也是白袍军进入北魏以来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斗,伤亡了500多人。面对即将赶到的北魏援军,白袍军决定以逸待劳,酒足饭饱的白袍军,静等元天穆的到来。当尔朱兆和鲁安带领三万前锋军,日夜兼程疲惫不堪的赶到荥阳时,被陈庆之一举击溃,后面的元天穆十万大军也被吓的不敢向前。

荥阳一克,后面的虎牢关和洛阳守军不战而逃,孝庄帝元子攸也跑到山西找尔朱荣避难去了。

就连元颢自己也没有料到,短短一个月时间,就能入主洛阳。幸福来得太突然。

全盘接收元子攸后宫的元颢,留恋于美色无法自拔,没有抓住时间拉拢各方势力,巩固自己的地位,反而开始疏远防范陈庆之。而陈庆之敏锐地察觉到元颢靠不住,就提议自己回徐州,元颢以梁武帝是让你来保护我的为理由,不放陈庆之离开。陈庆之又申请让梁武帝加派军队援助,也被元颢否决。

就在双方不断扯皮中,南北朝的另一位战神尔朱荣杀到了,作为中流砥柱的七千白袍军镇守北中城,与尔朱荣三天内连战十一场,将尔朱荣硬生生堵在了黄河北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尔朱荣军中将星云集星光闪烁,而陈庆之就如一轮皓月当空。

强攻不下的尔朱荣迂回到别处,绕过了北中城攻入洛阳,元颢和他的十几万守军望风而逃,得知南岸失守的陈庆之,知道大势已去,他长叹一声,从容率军渡过黄河,向东南方向撤退。

尔朱荣有感于白袍军恐怖战力,率军紧紧追赶,伺机寻找机会。时值六月雨季,暴雨如注,白袍军退到嵩山(今河南登封西北部)一带,正赶上山洪暴发,几千名将士死散殆尽。

轰轰烈烈的北伐功亏一篑,陈庆之借助元颢的名头,利用七千人马在北魏最混乱的时期偷袭洛阳得手,但最后又被尔朱荣击退。在许多人眼中感觉这个战绩有水分,但试问换做其他人,有几人还能做到?

陈庆之一生征战常设奇谋,多为以少胜多,善于凝聚人心提升士气,他在战争实践中的敏锐的判断能力和对时机良好的把握能力,将“闪电战”发挥到极致,一次次的获得超过预想的胜利,当之无愧的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军事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