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塔拉是个十七岁前从未上过学的女孩,以至于在她进入杨百翰大学的第一天,竟因不了解班级编号而径直闯入大四的教室。不仅如此,同学们惊讶地发现,她甚至缺乏一般性小学生都应有的常识。比如不知道上完厕所要洗手;没听过犹太人大屠杀;误以为欧洲是个国家,而非一片大陆等。

可就是这样一个靠自学考入名校的孩子,最终却凭借自己的努力,先后获得杨百翰大学文学学士、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和历史学博士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切,听起来像个灰姑娘逆袭走向人生巅峰的励志故事。然而《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不是小说,而是塔拉·韦斯特弗的自传。凭借此书,2019年塔拉·韦斯特弗被评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影响力人物”。

若非作者特别说明,我一定会当此书是一部小说。因为塔拉的家庭,以及她童年时代那些不可思议的人生经历,让人很难相信,这一切是真实存在于现代文明社会的今天,并且是在地球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摩门教、巴克峰与废料场,不可思议的美国家庭

摩门教、巴克峰与废料场,不可思议的美国家庭

塔拉于1986年出生在一个摩门教家庭。摩门教是耶稣基督后期圣徒运动中发展规模最大且最广为人知的一个宗派,教会总部位于美国犹他州的盐湖城。而塔拉的家,就在与之毗邻的爱达荷州的山里,书中称其为巴克峰。

  • 学校和医院都是政府的阴谋?

在巴克峰,塔拉的父亲经营一座废料厂;母亲凭借仅有的一点草药学知识为山中妇女接生。七岁那年,塔拉意识到自己家庭的与众不同,那就是他们不去上学。

父亲对待宗教的热情虔诚而病态。他偏执地认为学校是洗脑的地方,让孩子们上学,就等于亲手把他们教给恶魔。他甚至担心政府会强制他们上学,但并没有,因为政府压根就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七个孩子中四个没有出生证明,没有医疗记录。他们全都出生在家里,从未去过也不会去医院。就像他们没有入学记录,从未踏进过教室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塔拉的童年生活,就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深山里。从小她就和哥哥姐姐们在垃圾堆一样的废料场帮父亲干活——切割废铜烂铁,肢解汽车油箱等。

而与此同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囤积生存物资,诸如食物和武器,用以应对世界末日的到来。在这个家,塔拉的父亲主宰一切,母亲只会软弱地顺从。尽管学校是教会设立,但他却说那是魔鬼控制了宗教,认为学校和医院都是政府的阴谋。

  • 现实中的反智人群

这让我想到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的“反智”群体。他们怀疑或否定权威的同时,却固执地相信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

比如本次疫情,有人说病毒是假的;有人说5G可以传播新冠;最不可思议的是很多美国人认为地球是平的。

今年2月,有个叫Mike Hughes的人,他就声称自己是“地平论” 的支持者。于是自制火箭发射升空,想亲眼证实一下,结果不幸坠地身亡。

而据美国福布斯网的一项调查显示,18-24岁的年轻人里,仅66%的人相信地球是圆的。换言之,对此存疑者的比例高达到1/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反智主义”其实是“反权威”的延伸,而反权威的根源可上溯至更久远的历史。我们知道,美国是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基础之上建立的。所以反权威的文化,正是美国建国之初的文化。

尽管200多年过去,多数人的思想随着时代进步而转变,但此类人群依旧大量存在。

因此我想,正是这种思想根源,加之宗教的影响,使塔拉的父亲成为他们之中的极端例证。而正是这样的父亲,造就了塔拉的生存环境。

不幸的是,在你来到这世上以前,原生家庭是无从选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心深处的蛮荒,我们和祖先在认知方面有多大差别?

内心深处的蛮荒,我们和祖先在认知方面有多大差别?

我始终认为,相对于身体被限制在闭塞的地方,精神与思想上的禁锢才真正可怕。信息时代的今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任何角落,都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天下大事。

  • 玻璃罩中的世界

而塔拉的世界,除去《圣经》和《摩门经》以外,就是父亲的无知和偏执。他教育孩子们外面的世界充满危险与邪恶,编造……或者说他自己深信镇子上有家人家因不让孩子上学而被政府的人杀死。

可以说塔拉十七岁以前的世界,就在这样一个由父亲构建的玻璃罩中。这是一个促狭、扭曲的世界,是不被现代文明所照耀的阴暗角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确定是受父亲影响,还是固有观念问题,塔拉的母亲同样不相信现代科学。她认为所有的药物都是毒药,永远不会被代谢出体外;她说过哪怕你现在只吃一次药,十年后生的孩子也会是畸形。因此不要说她家里没有阿司匹林之类的常备药,甚至七个孩子都没打过疫苗。

塔拉直至九岁才有了一张迟到的出生证明。而办理证明的时候,父母亲和祖母三个人所说的出生日期竟都不一样。当然,他们认为这些不重要。

父母的精神控制之外,塔拉还有一个随时可能对其施以暴力的二哥肖恩。肖恩有时对她很好,有时又会发狂般地扯着她的头发将她按进马桶。爱与伤害出自同一个人,他就像天使与恶魔的合体。所以成名后的塔拉接受媒体访问时说:

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你可以想念一个人,但仍然庆幸他不在你的生命中...
  • 难以想象!这些事儿是真的

这样的童年真可谓“水深火热”!然而,通过书中描述,我发现了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塔拉母亲几乎没有任何专业的现代医学知识,却常被人请去接生,每次还能收费500美元。是否意味着在那个相对闭塞的地区,许多妇女是不去医院生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着实颠覆了我的固有认知,不禁要对这个地球上最发达的国家刮目相看。

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故,包括车祸、着火,甚至由爆炸而引发的大面积烧伤,他们全家竟都靠草药和精油治疗而保住了命。由此父亲更加相信宿命,否定现代医学。

更为不可思议的是,精油制作生意还让他们家在当地发了大财。要知道所有的精油配方,都是塔拉母亲用“肌肉测试”的方法决定的。就是交叉食指和中指,然后向自己提问,同时弯曲手指,观察它们的变化,分开或交缠意味着不同的答案。

说白了这就是心理暗示。可想而知那些配方能有什么实际功效而言?如我前文所述,此书若非自传,又有谁会相信这一事实呢?因为实难想象,这一切不是发生在久远的过去,而是高度文明的现代;不是在贫穷落后的经济不发达国家,而是在美国。

  • 愚昧是一种集体无意识

这说明不止塔拉一家人,山里很多人,甚至包括现实社会中的你我,都可能会被本质上就很荒唐的现象蛊惑,变得反智和不可理喻。

想起小时候听过的一些谣言,或者说是民间传言。比如闰四月,妈妈要给女儿买桃子之类的等等。再如大家都知道的例子,还记得2012年的“世界末日”吗?后又传说12月21日南北极大反转,地球会连续三天黑夜;以及2011年日本地震导致的福岛核泄漏事故,传海盐被核污染,人们大量囤积食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阅读过弗雷泽的《金枝》,我能理解千百年以来,人类在基础认知方面,同祖先的差别或许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也就是说,一直以来我们从不缺少精神上的蛮荒和原始。

韩少功小说《爸爸爸》的主人公丙崽,他是个白痴,只会说“爸爸爸”几个字,却被当地人膜拜为半仙。而后经历战争等各类社会变迁,许多人都死了。作为人类童年蒙昧思想象征的丙崽却还健在。

由此可知,我们内心深处,祖先所具有的认知局限,那种蛮荒状态并未离开,它早已变成了全人类的“集体无意识”。

不瞒你们说,那年囤的食用盐、方便面、蜡烛等,我们家到现在还没用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从选择≠无法改变

无从选择≠无法改变

1999年12月31日是个特别的日子。塔拉一家人都在父亲的深信不疑之下,等待“千年虫”危机的到来;等待全球电脑系统瘫痪那一刻;等待一切终结。这样他们的“末日补给”工作就没白费力,他们将成为地球上活得最久的一家人。

然而,如同诺亚造出方舟,上帝却并未让大洪水到来一样,这一天很平静地过去了。这也为当年十三岁的塔拉埋下了质疑的种子。她说自己一时间甚至怀疑上帝。书中原文写道:

在我看来,与那天早上相比,他更矮小了。他脸上的失望是如此孩子气,我疑惑上帝怎么能不遂他的心愿。他是那样虔诚的信徒,心甘情愿地受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以外,对塔拉产生思想启蒙作用的还有她的三哥泰勒。泰勒热爱音乐,早年上过几年学。父亲不许他们再去学校后,泰勒一直刻苦自学。后来他更是不顾父亲反对,离家上了大学。泰勒曾说:

外面有一个世界,塔拉,一旦爸爸不再在你耳边灌输他的观点,世界就会看起来不大一样。

这期间塔拉和原生家庭之间,无论在精神和行动方面都做着艰难的抗争。书中说当她拆下散热器上的铜,将第五百块钢扔进分类箱时,属于这个十六岁少女自己的声音渐渐苏醒:

离开家,去上学。

仅凭借《圣经》和《摩门经》学会阅读和写作的塔拉,在替父亲工作的间歇偷偷自学。一切努力最后,换来的奇迹就是杨百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入学后的塔拉,如本文开篇所述,经历了一个从精神的蛮荒到知性转变的过程,直至彻底脱胎换骨。

我想说的是,我们不应对祖先的认知和行为感到可笑,相反我们更该感谢祖先。如若没有最初的蒙昧与蛮荒,或者说对自然界的敬畏,便不会有后来的怀疑、探索,甚至科学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野蛮到文明,人类跨越了千万年的历程。而塔拉的蜕变,只在一瞬间。

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人会被原生家庭固化,走完他们的一生。比如塔拉的姐姐,同样遭遇肖恩虐待的奥黛丽,最终却选择了妥协。她甚至成了愚昧的帮凶,他的悲剧还将继续……

所以,绝不应让无从选择的原生家庭,成为我们人生的枷锁。因为生活毕竟不同于戏剧,不见得都如《俄狄浦斯王》那般难以逃脱的命运的捉弄。

也就是说,很多我们无从选择的事物,其实并不等同于无法改变!

  • 不要试图与黑暗和解

虽然这种改变是艰难的,但塔拉做到了。这或许也是此书成为现象级畅销书的原因之一吧?

整个大学时期,塔拉都在重新审视自己,思考过去的种种 。因为特殊的成长经历,塔拉有着与众不同的视角。从杨百翰大学到哈佛,到剑桥,通过对历史学的研究,她深刻地意识到:

个人对过去的了解是有限的,并将永远局限于别人所告诉他们的。

完成学业后,面对偏执的父亲、顺从的母亲、暴力的哥哥和妥协的姐姐,塔拉企图用知识和阳光照亮蒙昧,改变自己的家庭。然而她失败了,她变成了父母和亲戚们眼中被魔鬼控制的危险人物。

父母希望借助“宗教”的力量感化她;哥哥肖恩拿着一把带血的尖刀威胁她。最终塔拉悲哀地意识到,自己只能与家人渐行渐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几何时,复旦大学陈果教授的一段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广泛争议。争议缘于她讲台上的一句话:

学会与黑暗和解,当你与黑暗和解的时候,黑暗已经不那么黑了。

或许是我断章取义,若真按字面意思理解,这就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毒鸡汤”。塔拉的遭遇告诉我们,千万不要试图与黑暗和解!除非它接受阳光,除非它不再是黑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企图“挽救”塔拉,希望能以上帝的名义“赐福”她,驱逐她身上的恶魔。但塔拉早已不是从前的塔拉。她知道如果让步,接受所谓的赐福,她将丧失自己思想的掌控权。她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明白:

父亲想从我身上驱逐的不是恶魔,而是我自己。

“与过去的自己告别,此后所有的选择都由全新的自我做出!”塔拉如是说。接着她写道:

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
而我称之为:教育。

读到此处,肯定会有不少人疑问,为何不索性称这本书为“教育改变人生”呢?首先,我想此书带给读者的启示,绝非教育那么简单。在塔拉转变之前的思想抗争同样使人震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它还让我认识到,人类的思想认知,远比我们想象中多元与复杂。试图改变它,就和建立它时一样艰难。

其次,哪怕如台湾版那样,叫做《垃圾场长大的自学人生》,我也一定会当作“鸡汤”而错过这本书。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作者亲定的中文版译名。源自《圣经·诗篇》,可作“逃离”或“找到新的信仰”两种解释。而根据塔拉的传奇经历,两解都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