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应该是千禧年后最为残忍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以及中美贸易战都让很多人的生活雪上加霜。但是顽强拼搏,充满希望,始终是我们勇敢面对的传统精神。在中国影院沉寂半年之久后,一部《八佰》顽强的,充满希望的袭来。说它顽强是因为它本该去年就上映的,可能经过了种种删减,终于顽强的登录了大银幕。说它充满希望,是因为无论是电影内容传达的精神,还是电影本身对中国影院的作用都是充满希望的。希望是最重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我们就只谈谈电影《八佰》以及,作为观影者必须要知道的真实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管虎作品生存之民工,目前已被改为春天里

导演管虎,是为数不多的品质保证的导演。近年来较有成就的作品《老炮》《杀生》《斗牛》。其实管虎导演最好的作品并不是这些,而是一部电视剧《生存之民工》,上学的时候追星,但是第一次看到《生存之民工》这部剧,真的让我彻底的震撼了。很多人觉得黄渤是因为《疯狂的石头》出了名。实际上真正让黄渤走向影帝路途的正是这部《生存之民工》。一个时代总有一个时代的背景和故事,如果《生存之民工》的那个时代是10年的话,那它绝对是那10年中最好的影视作品。它好在真实,一个人如果真实,那么他必然会吸引周围的人,一部影视作品真实,它也必然更加吸引眼球。中国从来都不缺真实的好故事,只是缺展现好故事的影视作品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还是来说《八佰》,电影《八佰》同样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四行仓库保卫战”。

先来说下真实的历史事件:

1937年8月13日以后,蒋介石尽遣70余万国民党精锐之师,与日本侵略军展开激战。尽管在局部战役曾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但在几乎没有任何天然屏障可以防守的淞沪平原,面对海空占绝对优势的日军,两个多月下来,伤亡巨大,败相已露。

10月26日,鉴于在上海闸北地区抵抗已日趋艰难,蒋介石决定撤出该区绝大多数部队,去防卫上海西部郊区;同时命令顾祝同将军让其麾下的八十八师单独留守抵抗。因为九国公约的签字国将于11月6日召开会议,蒋介石希望以八十八师的牺牲来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的谢晋元

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通过参谋长张柏亭向顾祝同提议:既然出于政治目的,那么留守闸北的部队,实力多是牺牲,实力少也是牺牲;守多个据点是守,集中兵力守一、二个据点也是守。最后顾祝同同意八十八师留下一个团的兵力,留守地点自行处置。孙元良决定,就以四行仓库为据点固守,固守时间为7天,这也是蒋介石向他提出的。他想来想去觉得一团兵力还是过多,在最后撤离时,决定只留下八十八师五二四团第一营这么一个加强营。营长为陆军少校杨瑞符;为加强领导,特派五二四团副团长中校谢晋元作为最高长官。

四行仓库是一座位于苏州河北岸、新垃圾桥及西藏路桥西北角的仓库建筑,是交通银行与北四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与盐业银行)于1931年建成的联合仓库。它是当时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建筑物,建造得十分坚固。

杨瑞符营长接到从闸北前沿阵地撤退的命令,很不情愿,因为他在这块阵地上已坚守了2个月,牺牲了差不多有一半的兄弟。当孙元良告诉他撤到四行仓库,就一个营坚守7天,掩护全军撤退时,他非常高兴。他明知有可能与他的部下全部牺牲,却说“大敌当前,男儿自应以死报国”。

兵力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奋战,经过5次补充兵员,全营撤退到四行仓库时,包括谢晋元副团长在内,仅414人。而他们的对手,是以后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的松井石根亲自指挥的日本王牌军第三师团。

27日早晨,天刚蒙蒙亮,日军在重炮、坦克的掩护下,攻进了早已是一片废墟的上海火车站(老北站)。他们惊讶地发现,这里已是空无一人。松井石根不敢相信这一状况,他亲自视察了老北站后,便命令部下快速挺进到苏州河北侧。从10月27日至30日,战斗打了四天四夜,引起了中外各方面的严重关注。10月29日,英美等国派代表向国民政府递交请愿书,要求以“人道主义原因”停止战斗。

蒋介石经过再三考虑,认为坚守闸北、坚守四行仓库最初的目标已经达到:绝大部分的中国军队已经顺利撤退,并重新部署;而这场战斗已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注意。于是他下令部队于10月31日撤离仓库,并委派上海警备司令杨虎与英国将军斯马莱特会面,商议中国军人如何撤退至公共租界,并与在上海西部作战的第八十八师会合。于是租界方面出面,与日本军部反复磋商,让中国军队撤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最后的冲桥

电影《八佰》基本也是这样叙述的,到影片末尾,大部分八佰守卫军开始统一冲桥,进入租界。电影到这里戛然而止。管虎导演没有做过多的描述。可能为了上映做了删减,也可能本就是如此创作的。但无论怎样,这都是一个很好的结局。可真实的事实呢?我们为之牵绊的八佰壮士过桥进入英法租界后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呢?我觉得我们必须要知道!

进入租界后,日军指挥官松井石根原以为四行仓库至少应该有一个旅,二、三千人的兵力,因此他答应了让中国守军撤退。后来当他从报纸上获悉,造成他的第三师团阵亡200多人的四行仓库守军不满800人时。他当即要求英方:当谢晋元部撤退到英租界后必须全部缴械,并限制行动自由。否则,这支部队退到哪里,日本皇军将追击到哪里……

租界当局屈服了,而谢晋元(电影八佰中杜淳饰演)与他的八十八师五四二团第一营的全体官兵还蒙在鼓里。他们解除了一营官兵的全部枪械,并将他们全部送到了租界西部意大利防区内的胶州路进行隔离。

租界当局决定转移到上海胶州路花园附近,这里实际上是租界当局用来收容难民的地方,到处是垃圾堆、污水沟,高高低低。从此,部队就在这个地方开始了长达四年多的“孤军营”生活。

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在四行孤军营操场被4名汪伪76号特务收买的兵痞刺死,年仅37岁。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孤军营宿舍门前的小花园内。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步兵少将。25万上海市民到孤军营为谢晋元将军送葬。

孤军营生活一直延续到1941年12月。

1941年12月8日,日本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占领了公共租界。孤军营也被日寇接管,日军就把四行孤军官兵们押送到宝山月浦机场,进行挖沟、护铁路。然后又转到南京老虎桥第一监狱。虽然形势日趋严峻,但是大家仍然团结在一起,在雷雄(谢晋元牺牲后代理团长)(电影八佰中张承饰演)率领下,全体官兵坚持操练,从不懈怠,日寇对此既怕又恨,强迫孤军做苦力,挑大粪、百般折磨。日军为了不让孤军团结在一起,便对他们实行分散看管,分别把大家押往裕溪口、杭州、孝陵卫、光华门、新几内亚等地做苦力。

1946年,名扬天下的“八百壮士”才从各地回到上海,总计100余人。他们请回老团长的遗孀,在老团长的陵墓四周搭起棚子住了下来。

三年内战开始后,“八百壮士”的幸存者们,不愿打内战,有的当了车夫,有的当了警察,有的做了苦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四行仓库遗址

以上才是电影中没有透露的真实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部电影映像最深的两处高潮莫过于 战士们身上绑好炸弹,喊着自己的名字跳下楼。以及在楼顶上大家用生命去让当时代表他们的旗帜不倒下。结尾的全军冲桥有些过于修饰过于煽情了,反倒没了什么共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提的 电影中欧豪饰演的端午以及魏晨饰演的朱胜忠真的让人眼前一亮。娱乐圈受欢迎的不只是奶油小生,更需要这种硬气的气质。特别是欧豪饰演的端午,在电影中两次中枪,第一次子弹只是擦破了皮,他立马害怕的大呼小叫,认为自己要死了。第二次肚子被打穿了,却还沉浸在守住了旗帜的喜悦中。而并未察觉。但是美中不足对于欧豪的濒死描写过于长了,毕竟是群戏还是点到为止较好。就如同片尾的过桥一样沉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不得不提,唐艺昕饰演的杨惠敏送旗一段,也确有其事,只是有多种说法,当时中国军队都没有携带国旗和军旗,谢晋元突然提出希望有一面国旗悬挂在四行仓库顶上,以振国威军威。上海市商会迅速送来了一面大国旗。据著名中医陈存仁在《抗战时代生活史》一书中回忆:“突然一名女童子军杨惠敏,很勇敢地用油布包了一面大国旗,在枪林弹雨之下,跳入苏州河,淌水到达对岸。把她带的一面国旗送入国军手中。”这种说法最具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色彩,却似乎缺少现实可行性。而据一位英国工程技术人员回忆:当时连接苏州河南北两岸有一根直径达75厘米的管道,是他亲自带着杨惠敏通过管道爬行到对岸的。这段回忆由英国记者海默写成稿子,配上杨慧敏的照片,刊登在当时的《时代周刊》上。而在曹聚仁与舒宗侨合著的、影响很大的《中国抗日画史》中写道,“女童军杨惠敏送国旗不是由苏州河过去,而是经由隔壁大楼凿开的墙洞过去的。”后来杨慧敏在武汉发表的《自述》中说:“当我负着神圣的使命走到垃圾桥附近时,被一英军阻止了。经我多番辩论后,我终于在这英兵的许可之下爬过了铁丝网,随又匍匐在地,爬过了许多沙包堆,约二小时之久,我终于爬到了四行仓库,将国旗献给了谢团副和杨营长。”当谢晋元与杨瑞符从这位10多岁的小姑娘手中接过国旗时,都情不自禁地向她行了一个军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惠敏与林青霞

不管真实的送旗情况是如何?好在是确有送旗一事。

而有趣的是,很多年前,台湾曾将八佰的故事搬上屏幕,其中送旗童军杨惠敏由林青霞饰演。

最后看完这部电影,给我最大触动的一句话,并不是那些拼死保卫的誓言,也不是那些所谓的政治牺牲。是姚晨饰演的何香凝的一句话:国人皆如此,倭寇怎敢?

难道不是么?

最后 由衷感谢那些为了祖国,全力拼搏甚至献出生命的每一位英雄。

谢晋元是决定了自己以及他的部队要以死报国的,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了身后的四万万同胞。

所以 更希望我们所有后辈,都会秉承这种意志,顽强并且充满希望的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