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妈妈私信给我,说孩子九月份就要上幼儿园了,担心孩子不适应,希望能分享下这方面的知识。
01)一个值得借鉴的例子
我小表妹阿花的女儿是去年上的幼儿园,当时孩子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生活。所以我就把阿花的经验分享出来,希望能给妈妈们带来一点启发。
听说过很多分离焦虑的例子,也亲眼看到过幼儿园门前那一幕幕分离哭闹的情景。所以阿花提前做了很多准备,比如开学前一个月就带孩子到幼儿园熟悉过环境,又在平时的交流中刻意地给女儿灌输很多上幼儿园的好处:比如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有很多玩具可以玩、老师还会教手工教跳舞等等,令到女儿对幼儿园充满期待。
但也有过来人告诉阿花:这些我当初都做过,没用的,该哭的还是会哭,哪个孩子上幼儿园会不哭的?
“你会哭吗?”阿花问女儿。
“我不哭,妈妈会来接我的。”女儿天真地望着妈妈。
“当然,妈妈会第一个来接你的。”阿花很认真地许诺。
到了开学那天,阿花带着女儿来到幼儿园。女儿背着书包,跟着老师兴奋地走了进去,没半点迟疑,甚至连和妈妈说“拜拜”都忘记了。
“女儿真的没哭。”阿花望着女儿的背影,心里涌起一丝不舍与失落,女儿没哭,她却红了眼睛。
到了放学时候,阿花也如她承诺的一样,第一个来接女儿。女儿看到妈妈,很开心地冲她笑。
“我就知道妈妈会第一个来我的。”回家的路上,女儿说。
“当然,妈妈答应过你的。”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女儿也没有出现所说的还是会哭的情况。相反,女儿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生活,没有出现过哭闹不想上学的情况。
02)案例分析
有些妈妈认为,阿花女儿不哭不闹,且如此快就能适应幼儿园生活,可能是孩子本身的适应能力强,与妈妈的教导关系不大。
但我和阿花仔细分析后判断,孩子没有出现分离焦虑,且能快速适应新环境,这恰恰与妈妈平时与孩子的相处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 一个不经意的“告别”习惯——带给孩子持续的安全感
孩子出生后,阿花一直都有一个习惯,每次与孩子分开,哪怕是离开一会,去洗澡,她也会与孩子告别。她会告诉孩子:“妈妈要去洗澡啦,宝宝自己先玩一会,妈妈大概10分钟就回来。”
后来女儿6个月大,阿花开始上班,孩子交给奶奶带。阿花每天出门前依然是先和宝宝打招呼,告诉孩子:“妈妈要去上班了,宝宝和奶奶在家玩,妈妈下班就回来。”
妈妈向孩子报备行踪这个习惯真的非常好,让孩子知道妈妈去哪了,什么时候回来。这样孩子即使一时见不到妈妈,但知道妈妈会回来,也会觉得很安心的。
阿花说,之前只是习惯使然,但有过两次忘记和孩子告别的经历后,她更坚定自己的做法是对的。因为有两次阿花出门匆忙,忘记和女儿告别。
女儿发现妈妈不见后,就哭着要找妈妈。但如果阿花出门前和孩子告别了,孩子一天都会玩得很安心,不会闹着找妈妈。
知道妈妈在哪里,让孩子觉得安心。所以,妈妈这个不经意的“告别”习惯,带给了孩子持续不断的安全感。而孩子获得的安全感越充足,他的分离焦虑就会越小。
- 妈妈信守承诺——带给孩子的是无限的信任
阿花平时答应孩子的事,她一定会做到,所以孩子非常信任她。这一点从她们谈到上幼儿园的事情时就可以看出。
阿花问女儿:“你会哭吗?”女儿说,不会,因为妈妈会来接我。这如果没有平时的信任积累,女儿是不会说出这句话的。
而听到女儿这样说,阿花马上就承诺:“妈妈会第一个来接你。”
这就如给了女儿一颗“定心丸”,女儿开开心心地去上幼儿园。而妈妈真的信守承诺第一个来接她,这下女儿心里什么负担都没有了。
孩子安全感十足,分离焦虑就不存在了,自然也不会哭闹了,所以淡淡定定地适应了幼儿园生活。
总的来说,父母要想帮助孩子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可以让孩子提前了解下幼儿园的环境和生活,同时生活中也要给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和掌握一定的自理能力,因为自理能力强的孩子,适应力也会强的。
热门跟贴